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世纪体育产业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体育产业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霍琳 《华章》2012,(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一新的环境务件下,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对陕西省体育产业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体育产业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问题,严重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予以解决,本文从体育产业发展入手,就其投融资涉及的主体、渠道以及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发展困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我国体育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审视我国的体育产业,通过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更好地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发展潜力具有可持续性。体育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体育产业市场化必须加快改革投融资体制,广泛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体育产业市场化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体育产业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迅速发展起来,在欧美体育产业发展发达的国家,体育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其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已经初步建立。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体育市场的日益繁荣,体育产业开始成为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生力量之一,并表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体育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对策,具有较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并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研究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前提下,在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的前提下,在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路和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等方法,在探讨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特征、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投资基金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对策与措施,为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建立适合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权益型和债权型投资方式,以及把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建设成培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孵化器、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为纽带,有效地盘活体育产业的资产存量、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体育产业资本营运的支点、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重新调整定位,提高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体育形成一定规模时,体育与经济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变得更为紧密。体育产业作为永远的阳光产业,在市场里扮演着积极而活跃的角色。至今,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显然我国同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其产业的规模效益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明确我国体育产业的不足,从国际比较中,思考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主要障碍,提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