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陈泽华 《青年记者》2012,(17):21-22
哈耶克的法治思想简析 1.哈耶克简介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F.A.Hayek,1899年~1992年)是被世人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哈耶克不仅对计划经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批判,又深入到经济学、心理学、法哲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从而构建了自己复杂而坚固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哈耶克一生发表论文130余篇、著作25部,其中《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及《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作品,集中表达了哈耶克对法治与自由关系问题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奖的新科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著中文版题目是《美国怎么了?》,英文原版的书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克鲁格曼是以自由主义者自居的,但读完全书,他与我们所熟悉的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却是大相径庭,他自称的自由主义是什么含义呢?  相似文献   

3.
王韬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代表性人物,他将西方自由主义理念系统地传入了中国,提出了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并积极在实践中践行,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显著功勋,受到很多学者教授的赞誉。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王韬因为时代及个人局限性,其提出的新闻思想也存在局限性,但是总而言之其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促进我国近代新闻业发展过程中贡献较大,本文将以《循环日报》为例分析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新闻理念是近现代中国流传进来的重要的新闻思想之一。《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报纸,其办报实践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自由主义新闻理念。文章以五四运动为切口,展现了《申报》在五四运动中的新闻报道活动,分析其间包含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表达自由、观点平衡、新闻本位;对《申报》在五四运动中的行为作了解读:反对压制、全面多元、真实客观;还对《申报》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实践中的"温和自由主义"的奉行、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图书馆员伦理纲领》的核心理念与实施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述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日本《图书馆员伦理纲领》的制订经过、历史背景;从专门职业制度与伦理纲领之间 的关系、获知自由与伦理纲领之间的关系、现代专门职业理论与伦理纲领之间的关系等3个方面,论述日本《图书馆员伦理纲 领》的核心理念、性质、局限和实施现状。  相似文献   

6.
孙曙征 《档案管理》2023,(1):126-128
《信息自由法》是英国档案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近两个世纪发展和完善,为信息自由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通过对《信息自由法》历史沿革和法律实践详细分析,提出系统性和专业性统一,信息服务公益和有偿有机结合,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档案法制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於梅 《新闻世界》2014,(4):251-252
在新作《自由》中,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从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生态保护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自由主义思想给美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提出,不存在理想化的绝对自由,不管是个人或企业,还是人类整体,都应当约束自我,寻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晓毓 《大观周刊》2010,(46):43-43,76
在北美和欧洲,两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自由主义占据了核心地位。第一部是美国的《人权法案》,在杰斐逊的推动下,1789年“出版自由”(the Freedomofthe Press)一词第一次见诸成文法,这也被看成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同年,法国国会也通过了《人权宣言》,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这两部宪法所保障的依然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个体自由。之后,在革命运动、政治势力的角逐中.作为重要宣传阵地的报刊所表现出的舆论性、鼓动性和战十性作用与潜力使报纸与一般的出版物区别开来.体现出自己特有的政治优势,成为统治者试图掌控的工具。同时,随着报刊日益成为人们发表言论、获知信息的重要中介.在反抗当权者控制报刊和媒介日益受托成为信息中介的进程中,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了制度性的新闻自由。本文由此浅谈《美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新闻和出版自由》读后感。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把新闻自由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和17世纪的《权利法案》,此时关于新闻自由的斗争尚处于萌芽阶段,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的新闻制度。进入17世纪,欧洲早期的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关于人的理性、人的权利、国家性质和作用等一系列学说,成为西方各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和基础。但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在法律确认的形式,使新闻自由思想成为一种制度,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理念是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由主义理念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它有3项根本主张:个人自由、平等和法治下的自由观念。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理念的核心和一切立场的出发点;自由主义理念是知识自由的思想理论和践行基础,是知识自由不可或缺的根基。厘清两者的关系对于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必须遵循和践行自由主义的根本主张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的自由权益,在理性指导下坚持自我约束与自我限制。  相似文献   

11.
黄璜 《大观周刊》2012,(43):53-53,67
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西方自由主义的代表学家之一,哈耶克的制度理论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制度理论。哈耶克本着对自由维护的宗旨,在制度理论中建构了自由与秩序的相关思想,重点阐述了他关于“自生自发秩序”的理论,并把它运用于经济、法律和政治领域。本文将重点论述哈耶克在制度理论中建构自由与秩序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年多以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频频出招”以“有形之手”救市,一时间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大政府主义等等各种主张“国”字当头的“主义”大行其道,认为这些才是救市良方。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古典自由主义”颇有些不合时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更有重提“古典自由主义”的必要。正如《古典自由主义》的作者大卫·鲍兹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法治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建设》2015,(1):20-25
1权利研究2000年6月李国新出版《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一书,其中以专门章节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的含义与原理、日本"图书馆自由"运动的历史进程等相关内容。2000—2002年李国新相继发表《论图书馆的法治环境》、《日本的"图书馆自由"论述》、《日本"图书馆自由"案例研究》、《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四篇论文,集中表达了对图书馆权利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47年春天,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份报告:《自由与负责的新闻业》。这份长达140页的报告首次系统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同时也表明了较之以往自由主义理论有所发展的一种新的新闻自由观的诞生。责任论从确立到发展始终与新闻自由观紧密相关,也与新闻实践活动所碰到的新问题紧密相关。社会责任论是以强调新闻自  相似文献   

15.
博客自2002年8月由“博客中国”引进中国之后,短短的4年时间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博客的自由精髓与博客环境的混乱日渐产生冲突。为此,国家信息产业部提出博客实名制的议案,本文试用洛克《政府论》中的自由主义观点浅析对于博客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下是《共同福益》(Commonweal,一份自由天主教杂志)的伯纳德·普鲁萨克(Bernard Prusak)于1998年1月对罗尔斯的访谈。我将它略作剪裁收入本文集(616-622页),因为它澄清了一个对罗尔斯来说非常重要的主题,即:一个自由社会与在该社会中繁荣生长的诸多宗教之间的关系。《罗尔斯文集》编者普鲁萨克:在《正义论》索引中并没有宗教这个条目,但在你新近的著作如《政治的自由主义》和"公共理由再探索"中,宗教即使不是中心的主题,至少也成为了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2015年高考一事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隐性采访的角度对该事件中记者的职业伦理与隐性采访的相关法律依据分析论证,《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采访的个案符合职业伦理,也没有违反法律。  相似文献   

18.
选取15家美国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调查、E-mail咨询、文献分析等方法,在阐述美国口述历史法律与伦理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开展的口述历史法律与伦理保护实践进行介绍与分析,总结其特色与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图书馆在开展口述历史法律与伦理保护中,应建立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伦理规范、加大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树立法律与伦理意识和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国媒体丑闻是传统新闻出版自由和媒体监管模式双重失效的结果。当代新闻出版自由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管,新闻自由与媒体法律监管相辅相成。如今,对新闻媒体违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也成为时代趋势。当然这种管理必须坚持利益衡量下的法治原则,新的媒体职业伦理首先是坚持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饶先成  徐棣枫 《编辑之友》2021,(7):84-90,112
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对作品的定向改编,通过转换表达模糊其违法性,造成版权法对洗稿行为的规制困境.人工智能洗稿行为在道德规范的求证下,不具正当性,应在外部性的义务规则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规制.公众参与文化和模仿自由理论下,法律介入规制洗稿行为应保持一定的谦抑性,以保护公共知识领域.以道德为起点,形成法律、技术和伦理之间多元互动的规制路径,并在价值理性下培育人工智能共同体伦理意识和平台方的责任意识,以实现社会共治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