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在个人心态中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辉。五四时期是个大变革时代。时代潮流将鲁迅推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作为思想先行者,鲁迅开始重新审视几千几来的传统文明。传统文化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敦促鲁迅举起启蒙的大旗。对传统文化在社会心理的历史积淀和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即对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与批判,当首推鲁迅。鲁迅在自己的小说中,自觉地表达了这种意向。沈从文与鲁迅小说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所指就有很大不同。传统文化对沈从文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世俗民风的浸染与湘土人情的渗透,他在小说中构建的是一个感性自足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陈寅恪从文化学视角探讨国民性问题,对这一问题有着精深独到的见解.王国维从中国人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现世乐天的人生态度、经验直觉的思维方式以及重行轻知的知识论等方面探讨中国国民性,并且提出了通过美学与宗教来改造国民性的独特见解.陈寅恪主要关注中国人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并从学术、教育、社会等层面分析其影响,同时对中西方国民性作了简单比较.王国维陈寅恪国民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从文化学视角而非社会学视角探讨国民性,二是深刻把握中国人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王国维陈寅恪国民性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习和借鉴其国民性思想,有助于增进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制约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国民性中社会成员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质对教育改革会起到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从"国民性"的角度审视当前的教育改革,存在着权力至上、权利意识淡薄、机械照搬和非此即彼等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理性、科学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要促进教育改革的民主化发展,不断赋权与教师,尊重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年,在改造国民性思潮中,中国思想界深入探究了中国国民性格形成的历史根源。他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了专制制度、伦常文化、自然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国民品性形成的关系。清末思想界对国民性格根源的探究,不仅深化了改造国民性思潮,而且将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引向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在建立近现代新文化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寻国民性,不是20世纪我国某些作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代代作家的集体行动。因而,我国的20世纪文学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国民性人物画卷。在这些国民性人物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色彩,不同的思想深度,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影响。而在我国作家坚持探寻国民性的行动中,又折射出我国固有的强调宣传、教育功能的文学精神,和重内容、轻形式的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6.
国民性的形成有其“心理-社会”的原因,但在国民性的传递过程中,教育参与其中,并起重要作用.以《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章,即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教科书中的篇章为研究对象,寻绎教科书中对国民性的塑造、改造的过程,可以发现:自壬寅-癸卯学制来,110年的过程中,我国教科书中的国民性塑造有四种状态:即以批判图改造;继传统以明明德的传统导向;关注科学以新民的他人导向;关注民族文化以提升自信的自我导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探索《阿Q正传》的文化反思意识,进而宏观鲁迅小说的美学形象体系特征。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阿Q正传》所概括的社会人生内容及其历史时代特征。文章指出,鲁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现实人生和阶级关系的其实描写,反映了那一特定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斗争和文化思想冲突的某些本质内容,成为我们民族苦难历程和悲剧历史的一面镜子。鲁迅对“国民性”这个多维文化结构复合体的探索,为我们开拓了一条中国社会和人生的反省之路。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阿Q精神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文章指出,对中国农村社会阴暗面和农民国民性病态精神的现实主义暴露,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的历史主义批判,构成了《阿Q正传》文化思想内容的两个层面。作为被压迫者的阿Q,虽然不是阿Q精神的始作俑者,但统治阶级思想渗透于包括劳动群众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则又是必然的。唯其如此,作品的文化批判意识才格外沉痛深刻。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鲁迅通过“文化寻根”这个独特的艺术视角,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探索了民族集体无意识层,概括出精神胜利法这种具有某种共同性的国民性病态。从而启迪人们为认识自身,重塑灵魂,改良社会而去追求奋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文化、社会心理及行为方式的特征的总和。中国的传统国民性具有勤劳、消极无为、保守好古、封闭排外、僵化麻木、办事拖沓、忍耐、迷信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特征,也具有以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直到近代,觉醒过来的中国人民才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民现象为楷模架构了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自尊自信、尚武冒险、爱他合群等新国民性品格,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国民性改造思潮运动。  相似文献   

9.
朱雷 《毕节学院学报》2013,31(7):109-1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它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和中华儿女的民族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许多高校相对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经常化和有意识的系统引导。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图存的大背景下审视国民性改造问题的第一人,开启了近代思想界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先河。他深刻揭示和尖锐批判了近代社会的国民劣根性,并提出改造国民性的具体实践路径。深化对严复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挖掘其改造国民性思想中的价值意蕴,对重塑新时代"中国性格",促进新时代中国精神建构、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新时代精神文化风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易经》是筮法与思想的融合体,秦汉间的易学发展史是筮法与思想互动的历史。孔子儒学有着坚实的礼乐文化背景,而《易传》哲学则是战国时期礼乐文化被消解时的产物,因其对“天人关系”这一传统论题给予重新而系统论述,完成了先秦儒学对于以天为本体的宇宙论和人性论的构建。西汉董仲舒将人和天的关系推到极致,构建了“天人感应”的新天道,但其并没有完成占验新天道的筮法构建。西汉中后期的官方易学出现一系列对民间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改造运动.最终由孟喜、京房在其新易学的体系内完成了对推演“天人感应”之术的系统构建,由之也形成了“易为经首”的经学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蒙古服饰不仅与其所处的自然气候条件、经济生产方式、独特民族心理相适应,而且反映了时代历史特征和社会发展水平。笔者采取历史民俗学之文献考证法,探讨13世纪蒙古人服饰文化的几种表现形式,说明上述理论假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闽北因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成为沟通福建与中原的文化走廊。其深受地理环境、政治局势、经济结构和社会习俗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历代皆重文教的良好风气、经济上自我满足的生存心理和移民文化的开放兼容,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且至今仍对闽北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作者通过对贾宝玉独特心理成长过程的描写 ,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是其独特生理、心理成长的结果 ,又是一种社会影响的结果 ,还是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正是有了这一女性化心理细致深入的描写才使贾宝玉这一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而成为不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理论,特别强调神理、政治、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文化等外在因素(外力)对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由此构成了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改革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话语背景中展开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时,过于注重操作和形式化层面,而这些理论和方法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冲突往往被忽视了,从而导致了理论上过度推论和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从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分析目前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普遍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十分丰富,对西方教育文化的学习一定要注意与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关系, 注重在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17.
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为平台,借助电视传媒手段,产生了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普及热的"易中天现象".这股文化信息传播潮流是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方面适应社会时代宏观背景、契合社会文化心理趋向的产物,透露出社会文化心理的最新气息,也体现出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信息传播改革方向,在人性化、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等方面给予现代语言文化信息传播许多启示和期望.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传统化在国人心中积淀而成的自是之心,其表征一是夷夏之变、朝贡制度,二是西学种源说,总体趋向是封闭、保守、僵化。鸦片战争后,人们在对待西洋明问题上的态度可分为崇洋、喜洋、媚洋、惧洋、仇洋、忌洋等。对于从自是之心到崇洋心理的转型原因,知识层宣传中不如西并导致中西地位的反向互换,是关键所在。与媚洋、仇洋相比,崇洋、喜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由它取代自是之心,是适应现代化需要而对传统化的扬弃。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汉字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说:在历史上,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现实中,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能适应信息化,并且在汉文化圈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同时,随着汉语在全球走红,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先民创制的木鼓在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通天的神器 ,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文化以木鼓舞为代表 ,再现了佤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景 ,传承了佤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