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时校园中很流行一种风气:认为孤独是一种“高雅”,是“独树一帜”,是一种“深沉”,表明自己“与众不同”;还有的人认为孤独是“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2.
做一名一流的人民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可谓言人人殊。有人认为要“爱岗敬业”,有人认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人认为要“德艺双馨”,还有人认为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认为”和“以为”都可以表达观点,但“以为”比“认为”多一层否定的意义,“以为”问句是反问句,而“认为”问句是疑问句。“你以为呢”是简略的反问句,“你认为呢”是简略的疑问句,它们在形式上的一系列差别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艳  付进 《教学与管理》2009,(12):19-21
一、绩效 目前绩效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绩效”=“完成了工作任务”,有人认为“绩效”=“结果”或“产出”;Bemardin和Beatty(1984)对绩效作的定义认为,绩效是在特定范围,特定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还有人认为“绩效”=“行为”。  相似文献   

5.
一、“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景阳冈》一课所说的“筛酒”是怎么一回事,有多种浇法:有人认为“筛酒”即是斟酒;有人认为“筛酒”就是烫酒;也有人认为所谓“筛酒”就是过滤酒。其实,“滤”、“烫”、“斟”乃是一件事的三个不同阶段,都和人们饮用酒有关。我们知道,在远古,酒是通过水果自然发酵而制成的。后来,大约在先秦时期才有了用曲酿造的  相似文献   

7.
“塔兰奇”是对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七河地区维吾尔人的旧称.学术界对“塔兰奇”一词的研究和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蒙古语,意为村庄、种子、粮食、耕地等;有的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满语,意为庄稼汉;还有大多数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突厥语,意为粟、耕种者、种植者、聚集者、很卖力气的农人、归附者、臣属者、农夫、农民、迁移等.对上述观点作一归纳总结,并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8.
关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中“徘徊丘垅间”的“丘垅”,目前存在两种差别较大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是“坟墓、坟堆”之意;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荒地、废墟”“田野”。从陶渊明出游目的、上下语境、风俗习惯、时代背景等方面考察,“丘垅”解释为“荒地、田野”更合情理。  相似文献   

9.
语感     
语感●刘雪明抓好“语感”教学,就如同找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钥匙。一、“语感”的概念一种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另一种认为“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再一种认为“语感”是一种心理范畴。以上三种观点中的所谓“语感”基本上是从两个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常+N”在媒体和生活中纷纷亮相。对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看法:有些人认为“非常+N”是副词+名词结构;有些人认为“非常+N”结构中“非常”用的是“非同寻常”之义。本文从语法性质、语义指向、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一现象作试探性研究,认为“非常+N”是多义结构,它的出现和存在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蒹葭》作为《诗经》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旨学界主要持有三种观点.其一是“讽刺说”,其二是“招贤说”,其三是“求爱说”.而大家普遍认可“求爱说”. “蒹葭”、“伊人”、“白露”、“水”是诗中的主要意象,其中“伊人”、“白露”、“水”这三个意象学人论述得已十分充分,而对“蒹葭”这一核心意象,我们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若以《蒹葭》诗的主旨是“求爱说”为基础,结合“蒹葭”这一意象的物理特性,以及该诗的比兴意蕴,对“蒹葭”这一意象进行关照,我们认为, “蒹葭”是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自喻.  相似文献   

12.
方以智和王夫之的辩证思想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方认为事物是“相反相因”的,而王则认为事物是“相反相仇”,同时又是“相倚相济”的;二是方用“代明错行”来描述事物在时空中的转化,而王则从常变的关系上来强调事物的转化;三是方用∴图论述了“一”与“二”、“二”与“三”和“一”与“三”之间的关系,而王则重视“两”、“一”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但对“一”和“三”的关系则鲜有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少一人”少的是谁?有人依据题目认为是“山东兄弟”, 有人依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认为是作者自己。笔者认为,要彻底弄清“少一人到底少的是谁”这一问题,就要从全诗着眼,一句一字地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一位“严”师,并且坚定地认为“严”就是“严肃”“不苟言笑”,“严”字当头才是合格老师,才能教出高徒,没想到,有一天我的想法被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推翻了。  相似文献   

15.
对于“着、了、过”的性质,语法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助词;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构形成分,当为词尾。本详细分析了“着、了、过”的用法以及“着、了、过”的作用,认为“着、了、过”不具备成为词的条件,而是动词的词尾。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对话”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谭学纯先生认为:“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①另一种观点认为:“说话与说话相  相似文献   

17.
一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流行着一种不确切的评价,认为民生主义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主观上”或“名义上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展资本主义”。有的研究者根据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与《两种乌托邦》的有关论述,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从学理上说是错误和反动的。它模糊和腐蚀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它“是一种乌托邦”,是“反动分子的理论”,是“极其反动”的。这是因为,它“认为在中国可以‘防止’资本主义,认为中国既然落后就比较容易实行‘社会革命’等等”。现在看来,这些评论显然是不切合孙中山的思想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青·绿·蓝——汉语颜色词文化意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作为颜色,是古人认为的五正色“青、赤、黄、白、黑”中列为首位的颜色。《说文解字》分析“青”字,从生从丹,推测是一种深绿色的矿石,又加上古代“五行”之说盛行,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构成的,“五色”与“五行”相对,“青”与“木”相对应,因此古人认为草木的颜色为青色。汉语中常以“青”色形容草  相似文献   

19.
"一之日"辨     
《诗经.豳风.七月》是一篇传诵千古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却历来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不管是传统的毛传“周正”说还是今人“十月太阳历”的新说,都不能自圆其说。本文认为“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等很可能是甲骨文合文“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等的误认。这样的解释既没有毛传同一篇作品用两种历法的尴尬,也没有“十月太阳历”新说与原作节令不符的抵牾。作者认为当是一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美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