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厉霞 《家长》2022,(34):31-32
<正>在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究竟应为孩子做什么?是坐在孩子旁边做一个“辅导者”,还是陪在孩子身边做一个“引导者”,答案不言而喻。三年级的彤彤(化名)放学后便哭丧着一张脸,在回家的路上更是愁眉不展,不明所以的妈妈急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彤彤叹了一口气说:“妈妈,今天数学作业特别多。”听完这话,原本还满面春风的妈妈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的压力,尤其是数学学科的预习与复习,更是让家长操碎了心。很多家长都向我反应:“不学数学母慈子孝,一学数学鸡飞狗跳。”这句话看似好笑,却反映了家长的无奈与心酸。  相似文献   

2.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3.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4.
“明明,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儿歌,念给我听听。” “昕昕,今天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讲故事,能讲给妈妈听吗?” 每天放学的时候,当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走出园门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发问。有时候,有的家长也会向老师反映:“回家问他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东西,他就是说学了新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电脑室里,坐着6O位学生,两位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他们在进行“性知识”讲座。只见电脑里正在播放“男女不同的生理结构”知识。学生看得脸红红的,但眼睛还是盯着屏幕全神贯注地看着,有的家长偶尔会给坐在自己旁边的孩子说些什么。用电脑进行“性知识”讲座,避免了教师讲解的尴尬,每个同学一部电脑,避免了同学之间的不好意思。有些家长参与了这次讲座,增添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机会。在观看完光盘后,还进行了师生交流。可惜的是很多学生都不敢提问,只有两个学生在课后才悄悄地问。教师也很乐意回答他们,只是回答得较为委婉。问题一:“精…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身上的每一个习惯,无论好与坏,都藏着父母的影子。作者为大家列出了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9个坏习惯。1.手机不离手曾在地铁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人手一本书,坐在座位上看得特别投入;就在他们的旁边,另一位妈妈在用手机刷短视频,旁边的女儿也跟着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有个家长说:现在的孩子难教得很,整个儿像阶级斗争,我们松一松,孩子就会变着戏法闹革命。晚上孩子写作业,他坐在旁边当看守,整个儿一个警察,他去拿报纸走开几分钟,孩子便有几分钟不做作业。这种经历我们做家长的是太有感受了,还有个家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的孩子把毛主席的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我进他退,我疲他  相似文献   

9.
王志 《宁夏教育》2010,(3):78-78
“孩子学习就像给我学似的。”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说,只要家长不坐在身边,孩子写作业就特别慢,时不时地搞些小动作。为此,每天晚饭后,家长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坐到书桌前,监督孩子做作业,结果弄得自己和孩子都很疲劳。  相似文献   

10.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1.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到那次与几位朋友聊起的“家长当助教”的话题。什么叫家长当“助教”?就是如今一些本该由教师在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转到家里由家长来指导孩子进行。就是说,一些家长取代了教师的部分职能。比如,由家长指导孩子预习,由家长给孩子复习,由家长给孩子抄卷子,由家长给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夏天到了,又是孩子们肆意奔跑的季节。爸爸妈妈带孩子在户外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让“跑”变得更有趣!1游戏一你追我赶——前后变速跑准备1.找一块空旷平坦的场地。2.开始玩时,家长当羚羊,孩子当猎豹。孩子掌握规则之后,可以让孩子当羚羊,家长当猎豹。陆地上什么动物跑得最快?当然是猎豹啦。它的时速可达110千米。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的确如此,不知不觉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可一上学,有的家长认为愁事来了——为管孩子学习而发愁。于是孩子一上学,家长也开始了漫漫陪学路。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头上,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身上。早上送孩子出门时反复叮嘱:“要听话,好好学习。”中午坐在饭桌上边吃边问孩子:“今天学的啥?听懂了吗?”晚上孩子刚看一会儿动画片,就急忙催促:“快去学习吧,你都看了多长时间啦?”等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忙不迭地拿出搜集来的各种测试题放到孩子面前……这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在玩或看电视,就忍不住要干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学生的“减负”问题。可有的人只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减负”二字,出现了一些为“减负”而“减负”的现象。就拿家庭来说,家长的初衷总希望孩子的课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没有从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和素质上来考虑,孩子回到家后,有可能增加新的负担。一些家长根本不理解学校“减负”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怕学生学不好知识。于是,对孩子过高要求,引导孩子走上另一个极端。既要孩子补习各门功课,又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家武术,结果把孩子折腾得什么兴趣都没有了。当问…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普及,但效果又如何呢?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案例1大班教室里有8位幼儿和其中的6位家长,各位家长均坐在自己孩子身边.老师向大家出示了一件由红、橙、蓝三色纸条编成的手工作品,并说道:"Hello,eyeryone!Wha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子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 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  相似文献   

18.
宁静 《家教世界》2023,(32):36-37
<正>“妈妈,我不想再学钢琴了,好没意思啊!”与兴趣班的较量并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战场,相信家长朋友们也很烦心。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他都不愿意去,别人家的孩子课余时间都在培养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为什么自己家孩子就是不愿意呢?而且,兴趣班种类那么多,又该让孩子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陈晖 《师道》2004,(4):49-50
儿子以刚上线的成绩考上了外国语学校。这是个名牌学校,能考上的都是尖子。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女儿的年级排名才154名呀(全年级214人),你孩子呢?”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家长问。  相似文献   

20.
<正>"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似乎变成了一场分秒必争的比赛。学英语、学钢琴、学舞蹈,很多孩子成天被家长拖着赶各种班。到底什么是"起跑线"?这场假想中的比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很多人并不清楚。"抢跑"是有代价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特别想说:"家长,你慢慢来。"她讲了一个"放空的男孩"的故事,这个孩子的家长很早就给他报了一个和高年级学生一起上的英语班,让他学英语。可孩子听不懂,于是,他坐在教室里,用眼睛看着老师,把自己的思绪放空。结果,他把这样一个倾听的习惯带到了小学,变成了学习困难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