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天细菌繁殖旺盛,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这是小学生王聪(化名)写的一篇题为《春天》的作文中的几句话。作文交到老师那里后,王聪挨了批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春天到底好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并非“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春天好就一定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春天的确…  相似文献   

2.
说教材:《触摸春天》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找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春天为主题的。这是一篇极美的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我决定把《找春天》的教学分为两大块:第一,用好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的印象,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语言的美。第二,超越教。开展一系列有关春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实践机,并在实践中积累、提高。教学过程:一、在被激活的状态中踏上学习旅程记得小时候听越剧…  相似文献   

4.
目前说课一般包括四个环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仅有这四个环节是不够的,说课也要“说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能力中,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不难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看出一个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读出独特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不同流俗的见解,因为这是他们个性心理和情感的结晶。遗撼的是,在笔者的抽样调查中,100个高一学生中仅有11个学生喜欢写作,15个不讨厌,剩下74%的学生都不喜欢写作;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 《黄鹂》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册书现代文阅读共三个单元,每单元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以文体组织课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早起步,从一年级就进行训练。说写结合是作文训练早起步的重要途径。 1.联系实际,进行说写训练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具体课文练习说话和写话。例如《秋天》一课,教学时正值秋季,这时让学生说说秋天到了,天气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到野外观察后,说说田野里、果园里、菜园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指导学生先说后写。开始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教师要“扶”着学生从说写通顺完整的话开始,扎实训练…  相似文献   

9.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过程中 ,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来说课。一、说教材 :《火烧云》一课是训练学生认真观察 ,注意积累的好课例。本课训练重点确定为 :1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标)2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目标)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感目标)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彩笔、教学录像带。二、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找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春天为主题的.这是一篇极美的文章,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说课一般包括四个环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仅有这四个环节是不够的,说课也要“说学生”。“说学生”与“说学法”看似相同,实则有区别。“说学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说学生”则除了教学生学习,还要考虑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李超朱晏民小朋友的这篇《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是一篇春天的赞美诗。小作者赞美春天,却从严冬写起,“寒流还在大地久久停留”,这或许取自于“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的悠深意境。“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文章撷取了春天的三个景象:春雨、春风和春光,正是它们各自的风姿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无限春色。春雨芳菲,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小作者精心编织的“春之景”,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谁说不是呢,每当我们感受着浓浓春意的时候,不正类似于对诗的享受!“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小作者的一大创意在于截取古人的咏春诗句来抒发这一主题。“随风…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的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说话的完整性、条理性也比较欠缺,为此,低年级的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在说话训练课中乐说,会说,创造性地说。 一、巧入课题,使学生乐说 引题的方法很多,不管是哪一种引题方法,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用短短的几句话,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如,教《春天》一课时,我知道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画画,为让学生能说出春天的美丽景色,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就领大家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同学们听了纷纷拿出彩笔和画纸。这时我又问“我们应该画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这样,一节课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是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安排了三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但课文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有写景的,有记叙春天游戏活动的,还有写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因此,本次训练的着眼点,就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在学习了三篇课文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燕子专列》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叙事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欧洲瑞士的一个春天气温骤然下降,导致燕子经过瑞士时因找不到食物而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就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长期带毕业班的语文教师,谁都希望自己学生的作文能从基础等级提升到发展等级,以至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作文等级升格技巧一篇作文怎样从基础等级提高到发展等级呢?(一)从立意的角度来看,能由一般见解、公众化见解提升到独特见解。比如要求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人们通常是从赞美春天的角度进行立意,为春天大唱赞歌。如果你不这样写,而是从指责春天的角度立意:指出在春天隐藏着危险和阴谋,诸如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一些苍蝇、蚊子从阴暗的角落里飞出来,毒蛇也从地洞钻出来,伸着舌信子,开始活动。因此,你告诫人们在春天要有所…  相似文献   

17.
春天对霜雾说了什么,霜雾那么听话,都悄悄地回家了。春天对太阳说了什么,太阳那么听话,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春天对蜜蜂说了什么,蜜蜂那么听话,都嗡嗡地工作了。春天对小鸟说了什么,小鸟那么听话,都叽叽喳喳地唱歌了。春天对蘑菇说了什么,蘑菇那么听话,都高高兴兴地撑开小伞了。春天对小朋友说了什么,小朋友那么听话,都长高了长大了。春天说了什么$四川绵阳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李俊杰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看图作文,内容是作文指导书上的,画面上是一个少先队员和一位老奶奶在对话,题目是《钥匙锁在屋里了》,请学生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今天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令我大吃一惊,学生们为老奶奶拿钥匙的方法可谓是大胆、离奇、创新。学生们个个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有的说从烟囱里爬进去,有的说从楼上翻下去,有的说从另一个阳台爬进屋去,还有的说从下水管道上爬进去……学生们的想象不能说不丰富,学生们的行为出发点不能说不崇高,因为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怎么能眼看着老奶奶有难而不帮呢?但…  相似文献   

19.
改写为说     
在作文教学中,打破每单元讲完几篇课文即写的习作习惯,可每天只说不写,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丰富的“参考资料”来充实学生的头脑,让资料“动”起来,先从写景状物篇开始,规定他们每天必须背一篇、一段、一句或一词,然后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外阅读时间交流体会,再把背诵下来的写好贴在墙上、桌上甚至椅背上,同学间互相传阅、朗读、背诵,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定期评出优胜者,给予特殊奖励。只背不写,简直把学生乐疯了,况且还有奖。接着是写人物篇,记事篇,抒情篇等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累语言量,一天天,一日日,很多学生看到某事、某物简直能出口成…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语四册看图学文《春耕》,图上画的是在春天的田野里,新机器耕地的情景。在本课教学中,除了教好字、词、句、篇外,还要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一、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看图学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图学文”中的图比较复杂,内涵较丰富,利于学生观察和品味。一幅图画也和一篇课文一样,是一个整体。一般地说,观察要从整体入手,从全局着眼,然后观察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本课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