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音。因此,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重词汇、语法而轻语音。只有学好语音,才可以学会正确、流利的发音,才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通假字是阅读古典文献的障碍之一,通假成因较为复杂。有以简单易写字替代笔画繁难的;有追求古雅而刻意存古的;有以委婉代避忌的;也有由于古今方雅语音变化而通假的;还有协韵通假。文字通假是汉语准确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是汉字趋向表音化、简化的反映,也是汉语变化的真实记录,是我们研究汉语语言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思想,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吴应海 《阅读》2014,(43):18-20
<正>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家匠心独具,通过"一滴水"来表情达意,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重大而深刻的主题,这也就是"以小见大怕勺表达方法。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常常能以新颖的角度切入事件,再进行深入的描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运用"以小见大怕勺手法,其一是"小"和"大"之间有紧密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创作中,不管是器乐作品还是声乐作品,都需要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作品的内容。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形象,作者创造音乐形象,正象诗人用文字、画家用线条色彩创造艺术形象一样,有他自己特有的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音乐创作就是作者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但它和其他文艺形式相比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有一些种类的文艺如文学、戏剧、美术等等,它们的艺术形象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而音乐的表现手段是依一定规律来运用的声音,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也不能象文学那样用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6.
释“啸”     
"啸"是我国古人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达意方式,在《诗经》和早期的记载中啸者多女性,并与古代的迷信和道教关系密切,于魏晋为盛,是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的语言形态,是创作主体情感表达的媒介。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率表情法和蕴藉表情法。  相似文献   

8.
孙卉 《阅读》2015,(8):52
在阅读教学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身量较小,却对表情达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成员,它就是关于"标点"的教学。标点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给标点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不妨以它们为抓手,教学生学会玩转这些"小不点"。一、准确理解每种标点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给一句话加标点,学生往往不易出错。难的是在语境中理解标点及标点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时,教者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鼓子秧歌的历史与发展的介绍,阐述了鼓子秧歌在舞蹈教学中对于舞者肢体训练、气质培养以及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对于写作和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几乎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符号——无声的语言,无怪乎有的伟大作家写信连一句话一个字都不写,仅用几个标点符号,而对方居然心领神会,也用几个标点符号复信,这位伟大作家看了复信十分高兴,完全知道信里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标点符号起到了代表语言文字的积极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候使意思发生歧义,甚至让人读不懂内容,不了解意思,这样的书面语言也就达不到交流交际,表情达意的目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是无声的语言,属于非语言交际。它可以辅助语言,使语言的表情达意更丰富;有时它可以替代有声语言,暂时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本文对体态语的定义、内涵作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体态语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体态语时应该注意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开设《现代汉语》课,是从1954年开始的.当时根据现代俄语教学大纲制定出来的现代汉语教学体例,把教学内容分为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四大部分.后来,又把修辞也放了进去,排列在后.直至今日,我们通常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仍没有离开这个框架.讲现代汉语课要谈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当然是必要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可是,我们又另外增加了一个文字部分,并且放在语音之后来讲,这种安排就有点不太合理了.如果说印欧语言这样讲,还有一定道理.如俄语、英语等,文字是拼音文字,先讲语音,再讲根据该语音拼写成的文字,然后讲词汇和语法,还算是说得过去.不过这样毕竟割断了语言本身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有机联系,这本来就不是很合理的编排.而我们的文字并不是拼音文字,是表意体系的方块汉字,也安排在语音和词汇中间来讲,这就更显得不伦不类了.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物质基础,这是语言学基本的常识.现在把文字插在了语音与词汇、语法之间,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文字也是语言自身的一部分,至少象(?)(?)语音到词汇,语法的媒介物,尤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史记》之"太史公曰"在文学史上具有开百代之先的地位。作为论赞,它附同于本纪、表、书、世家以及列传,并同它们一起组织起《史记》完整的结构。在烘托主文本的同时,也汇筑起了"太史公曰"作为表情达意的独特文本所具备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修辞"的出现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其目的在于表达真实的思想。先秦百家争鸣的境况,一方面使其形式成为众人褒贬议论的焦点,另一方面各家的著述也发展了"修辞"本身。作为一门系统理论的学说,"修辞"在先秦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修辞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和成熟了。  相似文献   

15.
释义就是对语言形式及其承载内容的说解。对自然语言及其承载内容说解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用自然语言表情达意时各个层面上语障的存在。释义的可能性表现在人类是用共同的感知器官和意识器官感知同一个外部世界并将其内化成大致相同相近的可以通约的语义内容。长期以来 ,人们对自然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内容的说解 ,主要是面向人的。在这方面 ,人类积累了大量经验。观察、认识、总结这些经验 ,对于今天基于自然语言面向计算机的释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屈原的《楚辞》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句首状语的诗句,通过对这类诗句的研读,可以发现充当句首状语的语词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结构等,这类状语表达的意义非常丰富,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语气、时间、地点等等。句首状语的使用,扩展了诗歌的意象,丰富了诗句的内涵,增强了诗歌表情达意的艺术性,具有极强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职英语口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着"耗时多,收效微"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改善教学环境。本文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现今高职类院校口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指出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建设的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语音训练,在提高语音训练效果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人们进行交际的辅助工具.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准确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必要保证之一.而目前,社会上用字比较混乱,写错字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和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十分严重.商品的商标、广告,电影和电视的片名,字幕,商店的招牌,各种标语、指示牌、宣传栏等的用字问题很突出.这种现象不仅造成文字使用上的混乱,影响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对两个文明建设也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在交际中,模糊语言是大量存在的,它能够表现语言的柔性和张力,使语言更加自然、得体,更加有效地表情达意,并能够产生其它语言结构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物意象为诗歌更为准确的表情达意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文章将重点放在诗歌英译与动物文化的传递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探讨,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分析如何采取翻译策略与方法,最大程度的传承诗歌中的动物文化,向译语读者展示其中独特的文化蕴含。研究发现,不同动物意象隐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可以通过添词丰意、意象转换、嫁接剪辑等方法传递,以文化为单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