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娜 《太原大学学报》2004,5(4):43-44,54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曹禺以《雷雨》、《日出》为代表的剧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为读者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丰满的女性形象。曹禺笔下周蘩漪、陈白露这两位典型的悲剧女性,人性的表现达到相当的高度,放射出异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三十年代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两部剧作。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作者戏剧创作的日趋成熟,也体现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追求和轨迹。本文就此变化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剧作家学识、修养和性别的差异,使得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曹禺《雷雨》中的“新女性”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新女性”人格的游移与疯狂、新女性理想的感性观照与理性思考和白薇的女性意识与曹禺的“阿尼玛”情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昭君形象出自班固《汉书》,后不断变化丰富。元代马致远《汉宫秋》、当代作家郭沫若《王昭君》以及曹禺《王昭君》均因不同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对昭君形象做了大胆创新。本文通过对昭君题材历史剧进行历时性考察,分析了昭君形象演变的内部原因。探讨归纳前辈作家创作历史剧的经验和方法,或许可为当下历史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三十年代,戏剧大师曹禺又为世界女性画廊增添了三个奇异的形象.她们中有虽为人妻、人母,却不守妇道,犯有“通奸”乱伦”之罪的神经质女人;有玩世不恭,享有“大众情人”之称的高级交际花;有背着丈夫、婆婆偷野汉子的“狐狸精”.这三位女性形象分别出现在曹禺早期创作的戏剧《雷雨》、《日出》和《原野》中,她们是繁漪、陈白露和金子.她们都是全剧的“灵魂”所在.曹禺通过三位具有不同身份,地位,处于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那个罪恶的旧社会腐朽没落、必将崩溃的本质,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命运探索戏剧大师曹禺创作道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母亲形象是文学画廊里的永恒主题,20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在《寒夜》和《憩园》中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母亲形象,这些女性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各自为人母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不同于传统女性所经历的母性困境。  相似文献   

7.
《群芳亭》这部小说中,赛珍珠对精明干练、追求精神自由的吴太太的形象塑造使西方读者重新认识了中国女性;而与昊太太处于同一社会转型期的疯狂女人周蘩漪是曹禺笔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受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和西方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她们积极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之爱,渴望拥有婚姻生活中的话语权,但又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男权思想中苦苦挣扎。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看,她们的觉醒、反叛和追求独立,缘于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意识觉醒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曹禺的《雷雨》、《日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蘩漪与陈白露是曹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深一步探索曹禺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美戏剧史上的代表作家,奥尼尔与曹禺在其戏剧创作中都体现了女性悲剧意识。以两位剧作家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为切入点,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孕育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女性悲剧意识在两位剧作家创作中的不同诠释等几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拓宽奥尼尔与曹禺作品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曹禺是中国的戏剧史上泰山北斗级人物,其一生创作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日出》《原野》《雷雨》被称作“生命三部曲”.探究曹禺的童年生活及其早期戏剧创作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结合他一生的爱情生活历程及女性形象的转变,论证了这些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正是曹禺心路历程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而爱米莉正是以此留名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希思克利夫是复仇者的形象,作家却通过这一形象传达出爱的旨意。曹禺在《原野》中借鉴外国戏剧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仇虎这个形象,反面说明爱的有力。  相似文献   

12.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崇德和《金瓶梅》张欲不同,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代表的明代神魔小说的女性形象有菩萨和妖魔两类,甚至妖女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表现出作者女性观的矛盾二元性。显示出它们在女性形象塑造的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人》、《芳草天涯》是四十年代曹禺和夏衍的两部重要作品,两部作品对人性都有深刻的揭露,而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本文选取《北京人》、《芳草天涯》中愫方和孟小云两位女性,试着揭示在抗战的背景下两位生活环境、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在面临爱情和人生的困境时,灵魂的挣扎和精神的裂变。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与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两位女性生活的年代大约相似,同为寡妇形象,祥林嫂的形象更多的体现出中国宗法制度给她带来的种种磨难,虽然如此,这个形象给人以善良、勤劳和忍耐的认识,曹七巧的形象虽然也是受着封建礼教种种压迫的形象,但更多的体现出人性的邪恶。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  相似文献   

15.
鲁贵是曹禺悲剧《雷雨》中一个"二丑"似的喜剧人物,他的喜剧行为影响了其他人物的悲剧命运,推动着悲剧冲突向着更加悲剧化的方向发展。曹禺对鲁贵喜剧形象的塑造,由于把握了典型的人际关系,把握了渗透于这种关系之中的悲与喜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辩证法,大大加深了《雷雨》的悲剧底蕴,强化了《雷雨》的悲剧特色,显示了曹禺戏剧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人物性格方面,《诗经》和《楚辞》的女性分别呈现出阳刚型和阴柔性的特征。本文以《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为例,简要分析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阳刚性。  相似文献   

17.
何致文 《考试周刊》2009,(10):23-24
在剧本《日出》中,曹禺先生塑造了陈白露这样一个交际花形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及其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尹莉丽 《考试周刊》2013,(90):12-12
《雷雨》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剧中通过展现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和阶级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悲剧色彩的周朴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成名作,剧中的繁漪、侍萍、四凤三个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宽广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20.
批评家的灼识与偏见-读司马长风的《曹禺的〈雷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司马长风先生的《中国新学史》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史。该书以活泼多姿的行风格和重本体研究的批评特色见长,书中不乏作的真知灼见,但值得商榷之处也不少。本谨就其曹禺批评,对《雷雨》“写作上的投机心理”、紫漪形象刻画的缺乏民族性格以及曹禺对西方名剧的“窃取”等问题试与司马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