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在同伴依恋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采用同伴依恋量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社交外表焦虑量表、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量表对6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依恋能负向预测网络人际关系成瘾(β=-0.51,t=-12.50,p<0.001);(2)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在同伴依恋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社交外表焦虑的中介作用、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7.65%、7.84%、5.88%;(3)链式中介作用与社交外表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仅在女生中显著,负面评价恐惧的单独中介作用仅在男生中显著。结论:同伴依恋对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学习行为数据的来源是学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享意愿的研究有待深入。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选择网络隐私顾虑、信任、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为自变量,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构建了初始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检验这一概念模型,以抽样调查获取的206名商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拟合指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修正。结论显示: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隐私顾虑对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没有直接作用,但前者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正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后者通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负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信任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网络隐私顾虑对信任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接纳模型,以200个涉农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三个维度对影响其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证明: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感知风险则显著负向影响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研究结论为提高涉农主体农产品众筹参与意愿提供了参考,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和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中部地区四所高校1053名大学生,考察了网络社会支持在羞怯与孤独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大一的网络社会支持水平最低,大四的网络社会支持水平最高;羞怯各维度均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羞怯各维度、孤独感与网络社会支持各维度都显著相关;信息支持在表达的自我限制对孤独感的影响上起负向调节作用,友伴支持、情感支持及工具性支持在拒绝的恐惧对孤独感的影响上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风险认知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成就动机量表""16PF量表""网络消费风险问卷"形式,对珠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的3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得出以下结论:(1)在网络风险认知差异中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女性消费者在感知风险的程度上显著高于男性,不同户籍、接触网络购物时间、退换货经验对风险认知均有影响。(2)获得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成就动机与财务风险、心理与社会风险均显著相关。(3)大学生消费者人格的创新性倾向与身体与时间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0,(4):132-137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高校的8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并检验自尊与抑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杀风险;同时,童年创伤经历可以通过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杀风险,并通过抑郁负向预测自杀风险。最后,童年创伤经历也可以通过自尊与抑郁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正向预测自杀风险。研究显示,童年创伤经历时大学生成年自杀风险的危险性因素,且自尊与抑郁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成果,针对电商直播环境、直播行为、感知愉悦、感知唤醒、冲动型购买意愿等搜集对应量表,并提出对应假设;面向5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发放在线调查问卷,将调研数据纳入到基于SOR框架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合理性。从环境刺激到情感认知,用户交互、气氛烘托、内容创造、意见领袖、促销行为对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或P<0.01);从情感认知到机体反应,感知愉悦对冲动型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P<0.01);但感知唤醒对冲动型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传统电商迈向电商直播的情境转换过程中,大学生消费者更容易被刺激消费,形成强烈的情感反映,进而产生冲动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8.
利用江西省大学生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本科生报考大学生村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自我了解变量中,从政偏好、吃苦耐劳精神、政治面貌对报考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职业知识变量中,学业成绩对报考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村官职业情感对报考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整合变量中,白酒酒量对报考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家庭变量中,报考时父母态度对报考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构建了一个影响本科生报考村官意愿因素的受力模型。该模型表明,本科生报考村官意愿要受到推动力、支持力及扰动力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理论推演构建大学生创业风险感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创业韧性调节作用的理论模型,在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风险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有差异,创业韧性对不同创业风险感知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创业风险感知与创业韧性的作用不是万能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CSOCSS)、大五人格问卷(BFL)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随机抽取福建地区六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神经质、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责任心呈显著负相关;(2)神经质和网购后的负面情绪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外倾性和责任心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网络强迫性购物在神经质、责任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果说明在神经质和责任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网络强迫性购物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3构建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来自四所高校的343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整体拟合度较好。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均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易用性感知和工作绩效与有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外部支持、感知娱乐性和客观使用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易用性呈显著正相关。这给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某高校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研究生特征、教学质量问题、研究生感知问题,以及在线教学问题的改进等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显示,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在线教学质量、在线教学改进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自我感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为提升研究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应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树立“生本”育人理念;提升教学互动魅力,丰富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制定激励政策制度,重视情感与能力建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然联结量表、网络成瘾量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无聊倾向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然联结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自然联结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在自然联结和网络成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线评论存在初始评论与追加评论前后态度不一致的现象。基于SOR模型,加入感知有用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形式获取数据,用结构方程验证假设以探讨这种不一致性的各维度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矛盾性评论的内容特征、内容质量、时效性、时间间隔和评论者资信度均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负向影响;矛盾性评论内容特征、内容质量、时效性和评论者资信度均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时间间隔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矛盾性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地震后大学生旅游者对四川众多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重游意愿等问题,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旅游目的地资源质量、感知价值和总体满意对大学生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旅游资源质量、旅游接待质量和感知价值对大学生旅游者的满意度有很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SOR模型,构建视频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验证产品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视频评论数量、视频评论质量、视频评论播放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性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视频评论效价对感知有用性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对感知愉悦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性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对视频评论数量、视频评论播放质量和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对视频评论质量、视频评论效价和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云就业"平台已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基于信息技术采纳和自我效能理论,探讨影响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产生的条件因素及导致的结果因素,从而研究以自我效能为中介的大学生"云就业"平台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结构方程对构建的大学生"云就业"平台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感知真实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通过自我效能显著影响行为意愿,感知成本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把大学生网络舆情分为正面内容和负面内容两部分,分别探索这两部分内容是否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果显示,正面舆情会正向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负面舆情则会负向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产业学院的核心主体,是决定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江苏省C高校541名大学生参加产业学院的意愿和行为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产业学院意愿受自我效能、感知收益、感知可控、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参加产业学院行为受个体意愿和感知可控正向显著影响;基于学校支持的情境因素对大学生参加产业学院的意愿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增强产业学院内在吸引力;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意识;强化专业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建立产业学院“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增强大学生学业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感知价值和异域文化,引入消费者信任,构建消费者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以京东国际购买英国进口商品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感知价值、文化认知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以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文化认知与感知利益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消费者信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