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学者或根据戴震的意见,将车箱左右两旁之栏称作“椅”,“椅”上面的横木或横把手称作“较”;或依照贾公彦的疏解,认为车旁栏杆短柱是“椅”,椅柱上再加高的一节短柱为“较”。梳理诸说、质疑问难的结果是:前一种意见不尽符合先秦车舆实际,后一种解说比较合理;先秦“椅”是椅柱以及连接椅柱与轼柱之横栏的总称,“较上更设曲铜钩”为“重较”,《说文》所释之“较”之金较。  相似文献   

2.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3.
并列连词“与”、“及”的根本差异在于:“与”表示一种共同的语法意义,连接的各并列项多平等并立,且关系相对紧密。“及”的语法意义链条性的,连接的各并列项多存在某种次序,关系相对松散。这种差异来源于二者的本义:“与”的本义是“两人相授受”,反映的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及”的本义是“一方逮及另一方”,反映的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动作,两者是不平等的,后者对前者存在一种趋向性,一种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诚信修养是由“诚信”和“修养”两个词构成的复合体。“修养”一词的含义非常广泛。“修”的本义是整治、提高;“养”的本义是培育、长养。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培养提高的意思。“诚信”又是由“诚”与“信”两个概念组成的。按照“诚”和“信”的关系,“诚”即“内诚于心”,指内心的诚实、真诚、不欺、不弄虚做假;“信”即“外信于人”,指信用、守信和信任;诚信即一种内心忠诚而取信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诚信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事方面的一种个性品质。诚信品质体现为一种真实不欺、诚心诚意、信守诺言的态度和言行。  相似文献   

5.
在宜昌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会”上,聆听了《蚂蚁》一课之后,我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起这节课。这节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学生想办法把棕色瓶中的蚂蚁取出来;二、学生观察、描述蚂蚁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  相似文献   

6.
“身分”是中古时期产生的一个口语词,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地位”义是其现代的常用义,但其本义为“身体某部分”。只有搞清楚“身分”词义发展脉络,才能正确理解本义“身体某部分”和现代常用义“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身体,身子”义是“身分”词义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他意义都是以此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  相似文献   

7.
男字由“田”“力”两部分构成。“田”指在田地里耕作;“力”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就是“耒”(lěi)。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所以用“田”“力”来表示男人。女字是一个象形字:一个女子跪坐着(古人席地而坐),双手温文地放在胸前。“女”的本义就是“妇女”。不过,在古文中有时借为“汝”(rǔ,意思是“你”)。“男”和“女”@李乐毅  相似文献   

8.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9.
“高屋建瓴”是一个较高频的成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常遇到或用到它。关于该成语的意义似乎不存在争议,无论是字典、辞典、教科书,还是“百度百科”“360百科”等互联网媒体,都基本解释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都把该成语的比喻义解释为“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这个理解不存在问题,然而把其本义解释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这点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值得商榷。本文从其出处、训诂入手,就其本义作探析和辨证,认为其本义应该是“下大雨时高屋倾泻瓦沟水”。  相似文献   

10.
释“舍”     
“舍”字的金文形体由两部分构成,其上方为甲骨文里的“余”形,下方为“口”。“余”的本义为房舍义,“余”在卜辞里已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样“余”的房舍本义则是通过另造新字“舍”来表达。“舍”的形体下方加上的“口”,作为同源分化字的造字手段,用来表示该字读成上方部件的语音。  相似文献   

11.
清人张伯行,为政清廉正直,被百姓尊为“清官”,他所写的《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虽云交际之常,廉操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八个“-”字,将张公清正廉洁赫然纸上。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板在一幅画上曾题道:“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其“-”字用得如数家珍,读来十分亲切。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江上有一渔船,即令身旁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略思片刻便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饰一仰一顿…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臣”字其字形有两个源头:“臣”象人被束缚之形是造字之本义,“臣”由“缚”而“牵”,由“牵”而称被牵者为“臣”,很自然地引申出了“奴虏、卧仆”等义;而“臣”象竖目之形则是一种讹传。  相似文献   

13.
从字形上分析,“诗”左边为“言”;右边上半部分为“之”,下半部分为“寸”,其本义是祭仪主持者(寺人)在祭祀时使用的说辞和唱辞。西周以降,“诗”的本义逐渐湮没无闻,逐渐衍生出“志”、“意”、“史”等基本义。因为音转且义近之故,“诗”又从本义中衍化出“持也,承也”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初中电学习题中,常见到一类电路不确定、有变化的题目,我们称之为电学动态电路题.对这类题目,尽管千变万化,但很有规律可循.其中之一就是“一、二、一”规律.所谓“一、二、一”,即一个不变,两个关键,一个整体.一个不变:牢记电路中总电压不变;两个关键:一是越串联,总电阻越大;越并联,总电阻越小;二是原为并联电路,若其中一个为可变电阻,则总电阻大小变化与可变电阻大小变化一致;一个整体:分析电路时必须首先考虑整个电路中各量变化情况,然后由整体到部分,由定值到变值.例1(’96宁夏中考)一只“220V40W”…  相似文献   

15.
题目:右图是由三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组成。请你经过C点,沿一条直线把它剪开,将整个图形的面积平均分成2份。分析:图形的整个面积就是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和,剪开后每份的面积是总面积的一半,可以直接求出来。但是经过C点沿一条直线剪开后的两部分都是不规则图形,不知道经过C点的这条直线的另一个连接“点”在什么位置,无从下“剪”。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下,这个“点”的位置应该在图上方的边上,至于精确的位置暂还不好确定。我们先假设这个“点”在A处(如图),可以发现,如果在图形的左上方“补”上一个小长方形后,剪开左上方部分…  相似文献   

16.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晴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愤恨、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N而V,C”句中的“而”有“如果”的意思。本文以替换和层次分析等方式考察,发现“而”并无“如果”的意思;“而”应是连接N、V,其深层仍是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而”有突出V和取消N、V独立性的作用;所由构成的“N而V”格式,大都用于叙述一般性现象或事理,具有极浓的书面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18.
“顶”的本义是指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其动词用法是用头支撑。但是时下动词“顶”又产生了一个新义项,即表示支持、赞同、欣赏等含义。本文分析这个新义项的具体用法,并对它的产生动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蚂蚁》一课,印象特别深刻,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起这节课。这节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学生想办法把棕色瓶中的蚂蚁取出来;二、学生观察、描述蚂蚁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蚂蚁简图。  相似文献   

20.
中师的《语文基础知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词的本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词不论有几个意义,总有一个意义是基本的叫本义”(第251页)我以为此说欠妥。其一,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属两个不同的论说范畴。所谓“本义”是就词的来源而言的,是指词源学上所说的词的原始的、最初的意义。而“基本义”则是指词的基本的、最常用的意义,是就词的应用而言的。《语文基础知识》中给“本义”下的定义,其实应是“基本义”的定义,两者相混,颇有张冠李带之嫌。当然,“本义”与“基本义”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的词,它的“本义”与“基本义”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如“老”,《段注说文解字》解释道:“七十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