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就编辑学的特点和框架问题进行探索。编辑学的特点同其它学科相比,编辑学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编辑学的研究客体,不能局限于物,而应扩展及人,并且双方在编辑学的研究客体中应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它学科则不然。它们的研究客体,往往以物为限,或以物为主,兼及于人。作为编辑学研究客体的物,是指著作物,包括文字作品、口头作品、艺术作品、图表、视听资料等。作为编辑学研究客体的人,是指作者、编辑和读者。不管编辑学的体系今后如何建立,在这一点上是意见一致的,这就是编辑学的研究视野之所及,不应该只是产品(著作物)及其  相似文献   

2.
科技编辑学建立的充要条件于洪飞1第一充要条件:科技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从一般方法论而言,一门新学科或部门科学的建立或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从纷繁而游移不定的诸多研究对象中确立自己学科研究对象,否则,研究总会停滞不前或困惑、迷茫。同样,科技编辑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研究与编辑活动的特有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辑学究竟要研究些什么编辑学能否存在,不取决于有没有人去研究它,也不取决于已有多少篇论文肯定其存在,而在于编辑活动中有没有其特有的、普遍的规律存在,也就是说,有没有那种唯一存在于编辑活动中,其它任何社会实践不涉及此,不仅古今一律,而且中外皆然的规律存在。如果这种规律存在,编辑学这门科学就应当存在,这种规律也就是编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学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界对出版学的研究发端于编辑学的研究。1949年3月自由出版社出版的李次民《编辑学》一书,为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冠以“编辑学”的著作,可谓中国编辑学之始。出版学理论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编辑学会提出了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体的编辑学研究方略.在"大编"辑"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来我同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编辑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编辑史研究并重,涉及面广而又有所侧重,博而又有所精深;既关注学术焦点问题,亦顾及现实需求;既重视编辑学研究中老话题、新视角的重新审视与重新发现,亦兼顾编辑实践发展中新课题、新现象的深层思考,尤其是对编辑学研究30年、编辑学创建60年的有关回顾,颇有深度.  相似文献   

6.
蔡姗 《出版科学》2011,(4):111-112
为了更好地总结30多年来编辑学、出版学理论研究的成就、经验与教训,谋求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于2011年5月21日组织召开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史研究座谈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益文 《出版科学》2002,1(Z1):12-17
中国编辑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得到深化、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世纪之交,编辑学研究在三大问题上开始进行探索,即普通编辑学的建立,编辑学理论纲要的讨论,编辑规律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研究与数学公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这几年关于编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有关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一些重要的编辑学原理,在许多论文中都已经有所涉及。但是,也无庸讳言,作为建立一门新兴学科来要求,已取得的成果尚未能构成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理论体系。许多重大的理论实质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和深刻的剖析,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尚未得到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编辑学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有人认为,编辑学的研究这两年有从“热门”渐趋冷落的趋势。冷落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  相似文献   

9.
一、应建立理论编辑学和应用编辑学近来,在图书编辑学的讨论中,出现了许多理论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其中对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它的科学体系,更是众说纷纭。关于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大体可归纳为两类。一类认为编辑学的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只有从诸多方面对编辑学进行研究,才能建立科学的编辑学,才能全面推进编辑学的研究。一类认为编辑学只是研究编辑工艺、编辑过程的学科,或只研究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地位……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编辑学的特色,才不致由于涉猎过宽过杂以至被其它学科所吞并,而不能成为专门的学科。一门学科的建立、是人们对事物认识深化提高的结果。在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编辑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得到深化、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世纪之交,编辑学研究在三大问题上开始进行探索,即普通编辑学的建立,编辑学理论纲要的讨论,编辑规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研究的"沉"与"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研究似乎越来越陷入一种尴尬,这就是一方面,广大的编辑实际工作者淹没于琐细繁复的实践层面,对编辑学的学习、研究找不到感觉,提不起兴趣;而另一方面,在编辑学领域冲锋陷阵、摇旗呐喊的又大多是象牙塔里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的白领科班,或者(曾经)是在新闻出版管理岗位的领导者们.前者只因沉得太深,拉不开距离,以至于产生了审美疲劳,身在此山中而不知编辑学之真面目,难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后者则因缺乏必要的实践积累和感性体验,大多浮游于理论层面,纵论学术,临高望远,看上去很美,但终究根底浅薄,脱离编辑工作实际,给人以像雾像雨又像风的虚无飘忽之感.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研究的功利倾向与制度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玲  姚远 《编辑学报》2006,18(1):8-10
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认为:编辑学研究的功利化和个体化,形成了编辑学研究的数次低潮或徘徊;应当采取培育研究群体、建设集编教研于一体的编辑部和重视基金和课题调控等措施,推动编辑学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加快其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来自编辑实践,它决定于编辑工作对象和编辑过程的性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编辑出版系统,实质上是信息流通系统。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本质是社会信息和社会信息过程。编辑学是关于社会信息的采集、控制、处理和流通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由河南省社联、河南大学、河南出版工作者协会编辑分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编辑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至1O日在郑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编辑出版部门的编辑家,编辑出版部门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编辑专业的教学人员共60人。会上提交论文22篇。大家就目前我国编辑学的研究现状、编辑学的性质、对象、任务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关于编辑学的研究现状,与会者认为:最近几年,我国编辑学的研究进展较快。为了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编辑学研  相似文献   

16.
一、逻辑思维是编辑学科领域普遍的方法论目前对于编辑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日渐深入。但是一个为人所忽视的惊人事实:编辑学科没有自己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普遍的方法论,而这对于编辑学的研究与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没有其方法论是不可想象的,也是绝不可能的。因此,要完成对编辑学在哲学高度上的高深层次的构建,形成科学、完整的系统,认识其本质是必要的(如目前关于编辑概念界定的争论),但其方法论的建立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某种意义上讲,方法论的建立,是编辑学科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而学术界关于一些具体编辑方法的研究(在当前很热门,这里不一一列举)虽有一定意义,但这仅仅停留于“编辑术”的研究,这只能把编辑学的研究局限在  相似文献   

17.
杨小复 《编辑学报》1993,5(3):131-136
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构建本学科的基础。作者通过对编辑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出版化”编辑现象的概念,并认为编辑学研究的对象是“出版化”的编辑现象。同时认为把编辑学研究对象说成从“编辑工作”或“信息过程”,则前行失之狭窄,而后者又嫌宽泛。编辑学是一门研究“出版化”编辑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编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编辑学基本原理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研究、编辑主体研究、学报编辑学研究、网络编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对2007年发表的编辑学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2007年的编辑学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为今后编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蔡克难 《编辑之友》2013,(9):47-48,64
近年来,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日渐沉寂,而国家的出版改革措施仍在不断出台。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合并,反映了传媒的融合,进而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为编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某种佐证,也激起我们对编辑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编辑角色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编辑学研究中,通常是偏重于编辑过程的研究,而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角色,比较而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于没有系统总结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角色的编辑者的普遍的行为特征和社会价值,致使目前的编辑学研究流于表层的个体编辑者的经验总结,从而使编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步入误区。不可否认,总结编辑过程中积累的编辑经验,对于编辑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不去研究编辑角色的特质和功能,要想建立编辑学的学科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编辑角色及其社会功能作了一点探讨,试图为有志于建立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广大编辑工作者提供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