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清王朝转衰后,秦州一如全国,统治者横征暴敛、欺压盘剥、徇私舞弊,使社会矛盾激化,民主思想随之传播。在革命党人黄钺、陈养源等的努力和推动下,随着武昌起义和全国革命的蓬勃发展,秦州起义终于爆发了。秦州起义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军政府,实行民主改革,结束了清王朝在秦州的统治,清朝在甘肃的统治也很快倒台。袁世凯夺权后,秦州革命党人被迫妥协,解散军政府,取消独立,起义宣告失败。但秦州起义对推动甘肃、陕西乃至于全国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州起义是甘肃天水地区响应辛亥革命的一次重要起义.起义的发动者是黄钺,但为这次起义播下火种、奠定群众基础的则是秦州人陈养源.陈养源1893年中举入仕,1903年辞官到上海开设镜今书局,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兴中会,他刊印进步书刊,结交革命党人,参加革命团体,向家乡青年寄送书籍,传播进步思想,从而为后来秦州起义的发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末徐绍桢任新军第九镇统制时,上奏清廷论述实行征兵制的好处,并率先在第九镇推行,使第九镇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为提高,号称“南洋劲旅”。同时,革命党人假征兵制而源源不断地进入第九镇,革命风气迷漫全镇。徐绍桢因此与革命党人有所接触,同情、提拔、重用、保护革命党人,最终在辛亥革命高潮时毅然起义,统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相似文献   

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留驻平城地区的鲜卑人的汉化过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第一次是以废太子拓跋恂和一批元老重臣的反对南迁的斗争,其结果是使留驻平城地区的鲜卑人的汉化过程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第二次是六镇起义和河比、山东等地的起义,参与这次大起义的鲜卑人在起义失败后经过辗转迁徙,最终也融合于汉民族之中,但这一融合过程是与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鲜卑人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以武术文化的渊源为视角,记述了秦末以刘邦率沛人起义抗秦所成就的一批陪臣与武将,国武功过人屡建奇功,创建了酉汉王朝的雄伟基业,从而印证了沛人尚武精神最辉煌的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1877~1917年间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的经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7年10月,西北反清回民起义失败。陕甘回民义军余部分三批进入俄国七河地区定居至今。他们依靠中国农耕文化优势及穆斯林从商的传统,大力开垦荒地,进行水稻种植,稻田面积达到耕地面积50%,并开办了各种手工作坊,在闲暇之时又从事商业活动。对中亚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历代被认为是反映一批农民起义军"忠义",忠君报国,打杀奸臣、贪官污吏英雄事例的作品。然而笔者认为,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起义队伍的落后、残暴,他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相似文献   

8.
邵宏谟、韩敏同志合著的《陕西回民起义史》一书,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较全面反映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斗争的史学专著。陕西回民起义,是距今131年前三秦大地上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人民反清斗争。这次起义以回族为主体  相似文献   

9.
北魏六镇起义,深刻地影响了北魏末期以至后世的政治格局和人事布局。六镇鲜卑南下,王朝更迭,封建化和民族融合进程受阻,也迟滞了统一进程。但整合的阵痛,为统一强盛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而六镇起义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青号军起义是清代咸同年间号军大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详情却鲜见于史册。本文对黔北桐梓杨龙喜起义,黔东南台拱张秀眉起义作了详细的分析考证,认为这两大起义军就是青号军,正是青号军起义揭开了贵州号军起义的序幕,打响了号军反对腐败朝廷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1.
东干族与1916年中亚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6年中亚起义是沙俄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干族是1877~1878年间移居中亚七河地区的陕甘回族。他们积极参加了这场起义,起义使东干族与俄国的社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1912年2月6日当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将《优待条例》递交给大清隆裕太后之时,这就意味着在中华大地统治268年的满清王朝至此灭亡.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此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从兴中会成立到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党人用了近十八个春秋的浴血奋战.然而从武昌首义到袁世凯篡权才不足1年的时间.除了许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没有“剩勇追穷寇”,而是在大敌包围年轻共和国的关键时刻,革命党人的后院起了火,原先的松散的联盟很快的分裂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大大的削弱了革命派的力量,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流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前期表现为东西战争,后期表现为南北战争,这一重要特征在以往的农战史研究中重视不够。一、农民起义之为东西战争与南北战争略论在封建社会前期秦、汉、隋、唐诸朝,农民起义爆发地点及初期活动地区全在关东,起义成员也多为东关人,基本表现为东西战争。在封建社会后期宋,元、明、清诸朝,农民起义爆发地点及活动地区全在南北方,起义成员也多是北人或南人,基本表现为南北战争。起义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起义与镇压起义的阵营划分往往主要不按阶级而按地域,致使地域特点超过阶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以冲天的爱国激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不仅有着铁骨铮铮的干云豪气,还有着微波叠涌的一腔柔情。他与前妻唐婉愈老愈烈,愈纯愈痴的生死恋情,完美回答了人世间情为何物,让后代读者为之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5.
南昌起义距今90年,我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并有了自己第一支人民军队。它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首先,在革命危机关头高举继续革命的旗帜;其次,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再次,培养锻造出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最后对以后怎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等等。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支分流。古往今来,“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黄宾虹画语录》)的壮丽风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吸收生活的营养,吐纳天气之灵气,陶冶性情,把自己对天地自  相似文献   

17.
一、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正当太平天国与清朝封建统治者在南方展开生死搏斗之际,陕西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清政府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必然结果。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本来是极其残酷的。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支付巨额的战费、赔款和弥补对外贸易上的亏空,更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搜刮和掠夺。陕西省是全国赋徭繁重的地区之一。自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原为清政府饷源所在地的江南  相似文献   

18.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同志在中共地下陕西省委领导下举行的陇原第一次武装起义,但目前对起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文献和实地的调查研究,两当起义代表性遗址--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虽几经辗转,但终于保留至今并得以修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纪念馆其价值将会越来越大。其中展示的重要史料--习仲勋给虎志道的复信,是习仲勋同志论述两当起义的唯一专文,此信成因以及信中所述“两当兵变”称谓和对两当起义正名,还有信中提及的几个重要人,都可以分别细致探讨,以便把两当起义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体现 ,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清朝咸同年间贵州号军起义,各方面的史料对历史事件说法不一。笔者就一些号军历史问题,认为:一、"教"是理论"号"是军;二、江汉政权是统宗;三、青军揭开大序幕;四、白号军策源地是岗家寨;五、号军政权有明显阶段性;六、思南是贵州咸同大起义以及川、湘、鄂、赣等省号军起义的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