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知道为什么,在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以后,总是会消耗我那么长的时间来清醒头脑。踏进又一个崭新的旅程中,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反复地进行。唯一不变的是消化、眷恋的时间,有增无减。年龄在眼前跳跃着,仿佛欢快地向上攀爬。会走音的歌喉越发厚脸皮,想凝固住当下的执拗与清醒的  相似文献   

2.
小布布提了一个古怪的问题: “人为什么会说话, 狗狗为什么不会说话?”先讲一个故事吧。  相似文献   

3.
兴趣的培养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他对“好奇”的解释是:“不可遏止的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尽管各人不尽相同,因而有强弱之分,但可以说求知之心人皆有之。从童稚时代起,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小孩子的特点是好问:收音机为什么能唱歌能传声?录音机为什么能录音?电报为什么在千里万里之外能传讯息?照片为什么会把人像和自然风貌拍摄下来?问个不休。小孩子又无不喜欢听故事,听完一个,还不满足,希望大人不断地讲动人的故事。这都是好奇的开端,也是求知的萌芽。好奇的探求会引起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一带,盛行猜谜。这对孩子们有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重现:苹果妈妈有好多孩子。一天,一只小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只小苹果为什么要掉下来呢?掉下来以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想像火炬接力者:叶含禹樊翔 编辑絮语:相信,你们一定还记得上期“想像时间”里那个淘气的小苹果、勇敢的小苹果……可是,你知道苹果的来历吗?走进本期“想像时间”,你不仅知道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读到关于小苹果其他的精彩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田晓敏 《新高考》2008,(2):64-64
因为故事讲完了成都周女士6岁儿子语文期末考试中的一道答题上了"马斌读报"。问:绿叶为什么会在大树上?答:因为她在给大树讲故事。问:绿叶为什么又离开了大树?答:因为故事讲完了。  相似文献   

6.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看起来与他童年、少年的伙伴们别无二致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成为一个述说着不尽的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令我们同着  相似文献   

7.
读完长篇通讯《大爱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我不明白,像我这样一个陪伴孙雅艳成长,从发展她入党,选拔她留校成为大学生辅导员,又带着她家访,开展“三下乡”活动,在抗击“非典”关键时刻一起患难与共,对她的故事如此熟悉的同事,为什么还会流泪?  相似文献   

8.
自看了四月初中央新闻台“共同关注”栏目“李文的故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分外沉重。我常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差,心胸为什么会这样狭窄,而报复心又为什么会这样强烈?  相似文献   

9.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名句.常被用来形容彼此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它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这源于一个动人的名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课时聊故事后面的故事一、为什么写(一)聊故事的起源与流变师:这节课我们聊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们先聊为什么写这个故事。叶老也好,别人也罢,为什么都要改编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首先从故事的起源聊起吧。望星空(课件出示银河系),找找哪个是牛郎星和织女星,读读你们收集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故事:幼儿园的老师问她面前的孩子:花为什么会开?  相似文献   

12.
落泪的缘由     
当你受感动之后,经常会默默地落泪,因为哭是我们的本能。但是你到底为什么会流泪?为什么自己的心被故事内容牵动时泪水会悄悄滑落呢?也许,你没有想过,但是我相信答案只有一个字——爱。一节特别的语文课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爱在我们身边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阚云 《学语文》2014,(2):41-41
正《边城》通过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沈从文是带着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去创作《边城》的,那里有他引以为豪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牧歌式的美好记忆。沈从文为什么要创作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这个悲剧故事又具有怎样的艺术性呢?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我们要读《韩非子》?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现代化深度、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跟思想祖先们如此隔膜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要读《韩非子》?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吧。微信上有一个段子讲,如果我们进入一个小区,遇见保安,保安会问我们:“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找谁?”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听说过《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酷爱穿新衣的皇帝被两个骗子骗得脱去所有衣服,赤身裸体去街上展示新衣的故事。而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给我们讲了一个离奇又有趣的故事,读后令你忍俊不禁。裁缝成了好裁缝,国王也不是昏国王。可裁缝却失了业。国王又赤身裸体上了街,这又是为什么?请你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名句,常被用来形容彼此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它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这源于一个动人的名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  相似文献   

17.
课堂回放《让想象的翅膀重新飞翔》教学实录师:上次作文课,我们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突然听到敲门声"为开头,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学习了如何把故事写得曲折。课前,我印发了习作《杀手》,请大家谈谈读后感吧。生:我读不懂。这个人为什么要杀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是什么关系?小说结尾为什么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人说了一句"游戏  相似文献   

18.
张杰 《教育文汇》2006,(3):64-64
有一个故事很长长得像山涧的小澳漂着花香流向大海有一个故事很美美得像故事里的女孩让山里人传了一代又一代仍不能将她忘怀还听见我少年的歌声从窗口飞了出来后来,故事长了翅膀在山里山外传开人们分不清是传述那个美丽的故事还是传颂那个讲故事的女孩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只知道她来时像个城里的女孩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到山里来只知道她来了就再没有离开看望母枚村头的小庙是我的母校小庙很小十个学生一位老师就已坐满放学了孩子们鱼贯而出我又看到顽皮的我第一个溜出教室惹得老师在身后直唤我的乳名说别再迟到了啊许多人都想听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故事1: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小蜗牛又问:“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继续回答说:“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又不解地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它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笑道: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上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这位“世界上受到崇拜人数最多的”孙敬修先生,他历尽艰险,却不改初衷,坚持不懈地、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孩子们讲故事,用故事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崇拜和爱戴?他的故事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他有什么“魔法”吗?读读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相信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并对这位“看不见的老师”产生更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