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莉莉 《教师》2012,(30):83-83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但是长久以来,许多老师不喜欢上复习课,甚至怕上复习课,因为在复习课上学生不愿意学,老师教不动,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因为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他的一些作品往往是作为名篇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只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现实:鲁迅作品深刻的批判风格与艰涩的语言形式让不少中学生望而生畏。于是,在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中有了一个"去鲁迅化"的争论。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的关注点不在于"去鲁迅化"争论的本身,而是鲁迅文章如何教,如何让学生愿意亲近鲁迅,理解鲁迅,并喜欢上鲁迅  相似文献   

3.
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喜欢的老师教的科目学得就比较好,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教的科目学得就比较差。可见,一位老师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有多么大。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学生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他们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张玉蓉 《语文天地》2009,(11):58-59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汉语知识.一般编排在一个单元后面或附录中。学生掌握好汉语知识,对学习课文、练习作文以及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目前的汉语知识教学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一是有些老师对汉语知识的实用性认识不够.认为“教”与“不教”一个样.因而碰到汉语知识.要么走马观花匆匆带过.要么熟视无睹只字不提:二是有些老师虽然认识到汉语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作文可谓中学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却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状况:语文老师不愿意教作文课,学生不愿上作文课,更不愿写作文。  相似文献   

6.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一直周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思考,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根本、最有效地途径是向课本学习,从课本中汲取营养。这里结合《想北平》一文谈谈如何从课文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7.
提起信息技术课,很多教师都有同感,其实我们的学生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可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并不感兴趣。爱上课的原因多数是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玩游戏、上网、聊天。有的学生宁可漫无目的地改变机器的设置,也不愿意尝试着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而,经常会听到信息老师指责学生不听话的抱怨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学生长久地对这门课感兴趣,如何因势利导,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让他们充分  相似文献   

8.
赵勤学 《甘肃教育》2014,(16):65-65
正一、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下功夫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当然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有的小学生只喜欢听某些老师的课,不喜欢听另外一些老师的课,影响了学习成绩。请问,如何使这些学生愿意听所有老师讲的课?  相似文献   

10.
所谓和谐就是协调相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产生最佳效益。因此我们课堂上出现众多问题的根源就是师生间的不协调不相容。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绪,协调相容就能提高教学效果。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这也正是我国古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了。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协调相容。  相似文献   

11.
刘顺 《现代语文》2005,(11):100-101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具有工具课性质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相比,现代汉语课程枯燥、繁琐、知识点分散,是高校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现在有不少学生愿意听音乐、看图片,甚至上网,而不愿去读书。为了改变这种窘境,我们老师往往给学生讲读书如何重要,继而给学生列出具体的阅读书目,甚至提出了包括限时限量阅读在内的严格的阅读要求,可往往不尽如人意,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我们老师仅把读书当成任务下达给学生,或者只是教学生该如何如何读,而没有在怎样调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的教学方式手段也变化无穷.在中国,对学生来讲小学语文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好语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艰巨任务.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语文老师应用最扎实的且最切合学生和自身教学手段来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4.
学生喜爱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追根溯源,大多学生觉得音乐课本的歌曲陈旧、内容单调,不能跟上他们敏感追逐时尚的步伐。因此,老师需自主安排一些有包容性的课题,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有机融合,贯穿进课堂。开学第三周,我布置了《现代钢琴曲鉴赏》  相似文献   

15.
黄英剑 《师道》2002,(3):31
有三类老师难得学生喜欢。“神不守舍”的老师别以为只有我们当学生的才会上课不专心,其实,很多时候老师也会在课上不专心。一是民办教师急着要转为公办教师,中专师范生急着要转为大专师范生,大专生急着想要升为本科生等等,至于教好学生都先放放再说。二是要换换环境。不是都有说“水往低处流,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的中小学大多是藏族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不高。作为汉语老师教得辛苦,作为学生也学得吃力,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老师就要找到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教是为了不教"。从教多年来,教过的学生无数,发现有一大批学生拿到新的物理课本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被动地听从老师引导教授和"填鸭式"的训练。老师辛辛苦苦的一学期下来,却失望地看着学生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那种感觉真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有 些偏科,喜欢的科目成绩就会 好得多,而不喜欢的科目成绩 自然就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任课老师受学生 喜好的程度,因为孩子毕竟还 是孩子,他们不可能都会对所 学的课程有一个完全理性的分 析,往往是自己喜欢哪个老师 就连带地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或者学生喜欢哪门课也就连带地喜欢上教那门课的老师。因此,对于老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老师就要变讲授为交流,变灌…  相似文献   

19.
做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到开学初安排课时,总有中老年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别让我教课了,学生不喜欢我们,不愿意听我们讲课,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听了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节课上,讲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时,我忽然很好奇,我们班的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选择向谁吐露心声呢?于是,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当你有了小秘密的时候,你最愿意与谁分享?A.父母。B.老师。C.朋友。D.其他。"让学生不记名把答案写好交上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写着"吴老师"。诧异之余,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们班同学也曾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不太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