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外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外国的大学校长在任期长短、任职年龄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限和任职年龄影响到了大学的发展。通过对中外大学校长的任职年限、出任年龄和校长任期与大学发展的关系的比较考察,笔者认为,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的特殊情况,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校长任期限制得不宜过严;大学校长的长期任期制可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校长任期一般不应该少于10年;大学校长任职应该"年轻化"。  相似文献   

2.
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在任期上存在明显差别,原因在于两国大学的自治传统、校长产生方式和内部领导体制等方面.研究表明,较长的校长任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延长我国大学校长任期,改革校长产生方式并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3.
佟欣 《文教资料》2008,(24):75-76
大学校长对大学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每一所优秀的大学都与几住优秀的大学校长紧密相连,但是每一任的大学校长到底任多久才最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对大学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对中美研究型大学历任校长任期的考察得出:大学校长的任期在10至30年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本研究在界定学术背景内涵基础上,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大领域对美国23所著名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其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而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短。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其公立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5.
付佳 《煤炭高等教育》2013,(1):47-50,55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校长在任职年限、出任年龄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大学校长的任职年限和出任年龄又影响到大学的发展。通过对该相关问题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官员式的任期"养"不出真正的大学校长;高等教育行政化导致大学校长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教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大学校长的任用应切实体现师生诉求;大学校长任职应打破"衙门化"的论资排辈,倡导"年轻化"。  相似文献   

6.
杰出的大学校长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的办学理念、较长时间的任期以及勇于改革的胆识是这些校长的共同特征。参照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大学校长的选拔制度,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认为:加强对大学校长综合素质的考察;采用大学遴选和政府聘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取消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给大学校长较长时间的任期是中国大学校长选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是成为校长及遴选校长的一个重要参考。本研究在界定学术背景内涵的基础上,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大领域对美国23所着名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着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着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着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人数大致相当。研究还揭示出,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而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短;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其公立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大学校长,在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界这个阶段被称为大学校长"巨人时期"。这批大学校长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美国现代真正意义大学的基础,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时至今日,他们的治学理念和办校实践仍然为高等教育学界所称道。本文通过对美国巨人时期大学校长时代背景、构成、职责、功能、遴选、任期等相关因素的分析,以期对巨人时期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校长们有一个真实的阐释,并为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治校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许多为人们所传颂的大学理念,是由名声卓著、任期较长的大学校长所提出而得到理论界所认同、传播的.这是因为理论、信念是由实践所产生,经思维凝炼而成.作为任期较长的大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有可能凝炼为有价值的理论、信念,并通过自己一以贯之的实践予以检验.当然,这只是“可能”,并非“必然”.许多校长们,只是凭经验办事,其思维活动停滞在经验层面上;更多的校长们,只按文件指示的条条办事,或干脆由行政部门和秘书们出主意办事.能够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力图向理论提升并凝练为理念的毕竟是少数,在中国当前更是难能可贵.读了这本《大学运筹沉思录》,我认为黄冈师院的前校长、今书记程水源教授应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喻新安 《河南教育》2007,(11):26-27
一项针对1792所高校校长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4.1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5.9年,而美国同类大学的校长任期为12.2年.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批杰出的大学校长,他们的教育理念及治校实践大大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美国大学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长在治校中成功地发挥作用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校长作用的发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理念和大学校长对于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长对大学理念的确立、发展和实践起着关键作用;科学的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校长成功履行职责的基础;大学校长应认真汲取经典大学理念、积极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忠实于大学的传统理念、勇于吸纳国外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教育理念,值得当代高等学校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珠江三角洲四所地方大学校长为对象,进行教育叙事探究,以了解地方大学参与者眼中的大学治理,了解他们的立场和理念。校长们就地方大学的生长环境、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叙述,从大学校长的个人经验叙事角度揭示了地方大学治理的历史真相。由此分析了影响地方大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即地方大学治理是一个在互动中学习的过程,政府权力边界模糊是矛盾的制度原因,大学价值观的分歧是矛盾的观念原因,地方大学定位的争议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地方大学的发展受制于三种外部力量,等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终身教职制是当今世界居主流地位的大学人事制度。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师制度改革如要学习终身教职制度,有必要澄清其现实危机、历史演变与民族性问题,继而考虑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4所"985工程"高校党委书记个人特征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发现:84.85%的为男性,15.15%的为女性;主要来自东部发达地区;平均任职年龄是53岁;79.8%的名牌大学党委书记具有研究生学历;9.1%有在国外取得学位的教育背景;具有文史哲背景的比例为48.1%;40.63%具有至少一个本校的学位;平均任职年限为5.6年;绝大多数党委书记具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且现有行政级别为副部级。通过对名牌大学党委书记个人特征与国内外名牌大学校长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规律,这对促进我国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dilemma confronting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resents a challenge to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university presidents, hence a need to review how successful presidents of the past managed. Wu Yifang,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president with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has thus come to our attention. As President of Ginling College (GC), she was confronted with a preponderance of contradictions, includ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ideas of Western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etween Christian spiri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tween educational logic an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between univers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experience and the unique needs of GC. She eventually succeeded in balancing these contradictions with her superb management wisdom, with the management ideas in China’s classical text, the Mea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GC’s development. Wu Yifang’s management style demonstrated a remarkable balance in prioritizing both the pursuit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based on carefully catering to core principles pertai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Wu Yifang’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hilosophy can thus provide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university presi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