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春光 《武当》2012,(11):28-30
一、六合的由来六合拳出自少林寺。宋朝周侗从小丧父,母亲送他入佛门,指望他学成一门手艺养家糊口。而周侗却偏偏喜欢练武,几年下来学成了六合拳、六合大枪,后来岳飞成了他的关门弟子。岳飞把六合拳简化后传给他手下的将士,被将士们称为神拳或意拳。明末清初,山西际隆凤自幼习武,少年父母双亡,只身投奔少林寺学艺,学成后隐居在陕西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一册,经数年习练,尽得其奥妙,遂改名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后传给曹继武。曹继武传戴龙邦,戴龙邦传戴文雄后,其拳名称谓便多了起来,有叫意拳的,有叫心意拳的,有叫六合拳的。戴文雄又传李老农,李老农把它改称形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历史渊源甚久,据记载始于明末,盛行于晚清.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峰始祖所创,始日“意拳”,后称“心意六合拳”。河北形意拳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创始人李飞羽先生。李经商至山西太谷县,从师戴龙邦先生门下研习心意六合拳,他刻苦钻研,昼夜练功,10年艺成,为武林当代魁首。  相似文献   

3.
近从《中华武术》今年第1期上看到了旅加华人胡刚先生的一篇文章,胡先生说他考证出了“曹继武先生诈死弃官云游而传心意”的重大之谜。笔者自幼酷爱形意拳史研究,曾于1996年第11期《中华武术》、。1997年第12期《武魂》、2003年第5期《中华武术》、2004年第10期《搏击》公开发表文章指出曹继武与心意拳无关,将曹继武说成是心意拳一代传人纯属心意拳界的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4.
郭华东 《精武》2007,(2):43-43
在2006年第一期《精武》的《心意拳探源之旅》一文中提到“戴龙邦根本不会练拳”,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在世传的《形意拳谱》中,有一篇落款“时在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书于河南洛阳马公书屋”的序言。该序言提到  相似文献   

5.
刘国勤 《武当》2010,(8):40-42
杂式锤是形意拳传统套路中盛传于山西、河北深受前辈们所珍视的拳术之一,它包括五行连环、八式拳、二十形部分手法。内容比较丰富,结构比较严谨。该套路经形意先辈的相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杂式锤始为螳螂闸势,在形意先辈戴龙邦时期有一螳螂拳老师金世魁与祁县戴氏相交甚密,共同研究武学,取长补短,共创此拳螳螂闸势。  相似文献   

6.
山西太谷是形意拳最早发源地之一,素有"形意拳之乡"的美誉,是形意拳创立、发展与传承的主要区域,也是如今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形意拳最早的地区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开展形意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更好的推广、弘扬地方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武晋杰  王衍华 《武当》2013,(7):32-32,33-34
全国形意拳名家吴殿科大师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他留给我们的遗产却在不断发酵,影响日深。他一生勤学苦练,奔走呼号,广纳百川,著书立说。其传人数以千计,已下传五世。殿科大师铸造丰碑吴殿科先生出生于形意拳发祥地——山西太谷。祖承清代著名武术家吴本忠(太谷吴氏十八世,境内四大高手之一,人称"神弹子")、吴登魁(太谷吴氏十九世,人称"怀先生");启蒙于兄长吴耀科(字华亭,太谷吴氏二十世);进修于名师布学宽;投帖于名师刘铁  相似文献   

8.
李瑞林 《精武》2006,(7):53-53
下面是形意拳第三代传人申万林于光绪二十二年抄录乾隆年间形意拳谱的部分内容: 《意拳谱历之概序》自姬公际可老先生在终南山得艺传给曹继武至戴龙邦先生留的意拳谱书上至姬公得艺约计90上下年的概括拳史此拳是由明末清初之梗概间重新又创立此拳立名为意拳现时使称为形意拳(注:此《意拳谱历之概序》由郭  相似文献   

9.
形意拳是我国武术中主要拳种之一,在山西流传很广。素有“形意拳故乡”之称的山西省太谷县,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在太谷传艺,到车毅斋振兴,辗转传授,产生了不少形意拳名家巨手。其中,原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太谷县武术协会主  相似文献   

10.
车星辰 《精武》2009,(6):38-39
近年来,在山西太谷形意拳界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些车派形意拳传人为了标榜本派形意拳而将车派形意拳创始人车毅斋(车永宏)与其师李飞羽(李能然)置于平起平坐的“形意拳创始人”地位,并大肆鼓吹车毅斋在形意拳创拳史上的丰功伟绩,其言论荒唐过激之处,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11.
正张育人,山西平遥人,1938年生,号石缶老人,是齐白石在平遥唯一的再传弟子。是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的老常委、老顾问。是国家武术挖掘整理"雄狮奖"和省体委先进个人一等奖及1994年"多宝杯"全国形意拳邀请赛老年男子48式第一名等奖项获得者。形意拳师承赵永昌、李三元二位先生;信拳师承永康一师祖及安治秀师父;长拳师承薛得胜先生;鞭杆师承曹体元、陈盛甫先生;太  相似文献   

12.
李先生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或曰洛能、洛农、老农,皆一音之转也。直隶深县人。经商于山西太谷,喜拳术。闻县境有戴龙邦先生者,善形意拳,往访焉。觌面一见,言谈举止,均甚文雅,不似长武术者。心异之,辞去。他日,倩人介绍,拜为门下。时先生年三十七岁也。自受教后,昼夜练习。二年之久,所学者仅五行拳之一行,即劈拳。并半蹚连环拳耳。虽所学无多,而心中并不请益,诚心学练,日不间断。是年,龙邦先生之母八  相似文献   

13.
戴龙邦(约 1713~1802)字尔雷。山西祁县小韩村人。家颇富,以开店为业。戴龙邦自幼好武,习练祖传长拳术。 13岁随父至安徽地州(即秋浦)经营店业时,拜曹继武为师学得心意拳。苦练十余年,艺成返晋。 4乾隆 15年 (1750)途经洛阳时,遇同门马学礼,谈势甚洽,遵马嘱为《心意六合拳谱》述撰序文一篇。据吴殿科《戴龙邦先生传略》:“(截龙邦)在池州时, 见长江边有长丈余,浮于水 中,龙邦心有所感,即要两手左右分拨作为形练习;又见鲐鱼往来于水中,左右回游如护尾之状,后以为鲐形。”故戴氏所传心意拳除“十大…  相似文献   

14.
张全海 《精武》2008,(7):11-11
张全海先生在考证曹继武生卒年的问题上,花了不少的心血,做了许多文献梳理工作。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得到应有的感谢与尊重。心意拳的传人们也确实应该反思一下:是否有必要继续集体服从或盲从那些杜撰的形意拳史了。  相似文献   

15.
2011年2月16日,由太谷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教育局主办,晋中市太谷形意拳协会承办,山西中远威药业公司冠名的2011年中远威杯形意拳武术比赛在太谷县体育馆举行。来自该县25支武术队的200余人参加了12个项目的角逐,决出24个单项和一个集体项目奖,太中一队荣获了集体项目第一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有着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的山西省太谷县就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远威杯形意拳搏击赛",为新年的武术大戏开了个好头。这次"中远威杯"形意拳搏击赛是由晋中市体育局主办,太谷县体育运动中心、泰良国际搏击(北京)有限公司、晋中市太谷形意拳协会承办,山西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举办的。时间从2009年1月1日至1月2日,地点在县体育中心体育馆。来  相似文献   

17.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4,(12):61-61
全国武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少林寺武僧团首次赴南美洲表演少林功夫,峨眉武术起源于战国,国际形意拳道联盟发展中心在山西太谷成立,第二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冠军榜。  相似文献   

18.
车星辰 《武当》2008,(6):54-55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调查太谷形意拳练习者的人口分布特征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太谷形意拳习练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学历层次等方面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旨在推动太极拳在社会中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宋世荣、宋世德昆仲为"宋氏形意拳"的开派宗师,即武界所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