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极拳常识三讲”,是针对初学太极拳的同志讲的,这些内容也都是几年来初学太极拳的同志经常提出的问题。太极拳涉及的方面比较丰富多采,初学的同志比较难以掌握。三讲容内是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了太极拳的入门常识。第一讲“太极拳基本要领”,逐句解释了“贯顶拔背,涵胸调档,坐髋塌腰,收臀撑裆,沉肩坠肘,气宜鼓荡”。第二讲“太极拳运动中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第三讲“太极拳运动中的几个特点”,主要谈了太极拳运动中的平衡性,协调性及落点。以上三讲,仅作为太极拳入门常识,供初学太极拳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雷石 《精武》2007,(5):7-9
心意六合拳的八样身法必须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为基础,在盘出内外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浑身六面整体内劲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变化的八样中节身法——身型是定形的,但身法是变化的,如手“型”、步“型”是定型的外型,而手法、步法是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伦峰子  朱伯伦 《武当》2004,(12):20-22
六合者乃内三合与外三合。心意六合拳者炼的即六合心意、心意六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根据人体结构和打斗特点,根节相合带动中节、中节相合催发梢节、梢节相合发于合打效应。古谱云:“肩胯相合,肘膝随之,手足相应”。加之内外三合总是合修并炼,故有“不合不打,打顾不分,后发先至”之说。外三合宏观炼形合打效应,易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冷先锋 《精武》2009,(7):40-40
要打好太极拳,除了要求练拳者手法、身法、眼法、步法正确,动作规范准确以外,还要求“心怀妙趣”,而这一点,往往是一般太极拳爱好者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志才 《中华武术》2001,(10):34-35
步法是拳术的根本,前人以水作比喻,说明太极拳有水中走、水中游、水上行三层意思,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步法的三层功夫来体现太极拳术的三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 学术练形 学术即学习技能、技术,使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等都符合规格要求。 步法歌诀:“人在水中走,迈步如猫行,身正虚实明,缓稳全在心。” “人在水中行”,是练拳的意念  相似文献   

6.
谭克明 《武当》2004,(8):21-21
太极拳不同于一般的运动,不是单纯的肌肉锻炼,不能练成太极操,要练成身心兼顾,内外兼修,既能强化生理,又有主要心理功能的太极拳。怎样去练习和掌握太极拳这一养生之道?我认为,首先要学基本功和要领,诸如手法、步法、身法等。练好太极拳,跟起梁盖屋一样,得首先打好基础。其次还要掌握太极拳套路中动作的内外相合,周身一家,方能锻炼出意气贯串不断。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武当》2015,(2):26-27
(接上期)合者,六合也,顺合也,和合也,融合也,会合也,谐合也,劲之一也,刚柔统也,阴阳合也,周身关节合而为一也。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谓外之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是谓内之三合。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三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亦是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亦是内合。敌我争锋,以我之阴合彼之阳(避其实),以我之阳合彼之阴  相似文献   

8.
心意六合拳在盘艺时必须做到以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艺为身法,使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相合,上下贯为一气,取自然界中鸡、熊、鹰、龙、虎、蛇、马、燕、鹞、猴等十种动物的灵性及本能,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以心意指挥行动,行动  相似文献   

9.
潘双喜 《精武》2006,(11):23-23
传统少林功夫的技击法,大都是从功法中拆变出来的,每一功法非打即防,举一反三,可演变出无数的用法。其功法与功法之间紧密相联,有着普遍性与特殊性。传统少林功夫技击法,并非以刚猛暴烈为特点,它的技击原理是以柔克刚,手法与身法相合,内外相随,六合归一。在技击中对方的劲与我的劲相互接触时,即产生了合劲击打的效果,也就是我自身的心意济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上下、左右、前后形成的合劲(即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的六合),此谓自身之六合。再者对方进攻刚一触动时,我随即应招,这就形成敌我双方的合劲。而敌我之合又可分为意合、形合、劲合,此谓敌我之六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太极拳,笔者总结了太极拳教学四部曲。1.观看太极图,使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一表示其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表示其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表示其运动是流畅圆润的,也就是说,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的动作轨迹呈弧形,拳式与拳式之间的动作衔接也是“圆”。2.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形、步形、预备势、站桩和缠丝,因太极拳动作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基本动作学习要求学生尽量将动作做得舒展大方,克服紧张僵硬,要有意识地强调…  相似文献   

11.
人体自身素质优势包括:身高、体重、身法、步法、手法、眼法、速度、耐力、机智、勇敢、气质、胆量、绝招、特长等,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些素质优势,将对战机的转变,临场气氛的调节,战斗意识的增强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忠 《武当》2006,(7):20-21
古典道家哲学的三才学说:天,地,人,表示宇宙间的万物相互联系,三者缺一不可。兵法云,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战争必然取胜。三才喻为太极拳的三节、三合等。三合又分外三合,内三合,并称六合。初学者必须遵循外三合要求训练,方能见功。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相似文献   

13.
武功壮健操是一种很好的“自动”,即自我运动方法,它符合人体的运动生理和解剖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结构紧凑,自然朴实,将意、气、力融合贯通,快慢相连,刚柔相济。注重在发力时富有弹性,表现形式上讲究横落顺,进退均在立足方元上。手法伸中有屈、屈中有伸,眼法以目贯注,身法着重掌握重心,步法轻柔稳固。这套功法是由创编者奚潘良先  相似文献   

14.
眼法为眼的使用方法。太极拳的门派很多,对于眼神的训练各说不一。陈家认为必须注视中指尖,而杨家、吴家则认为注视食指和大拇指尖。习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练拳时目光随动作移动,有助于调解视神经,而且可以进一步完成练神、意、气的功夫。意与气合生劲,劲由神发,则无坚不可摧。养生之人不但不发劲,而以此劲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与六神合为一体,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眼法的规律:1眼随手转,手眼相随。太极拳的眼法一般向前平视,同时随身法、手法、步法的变化,顾盼两手中主要的一手,当手达到定点时,眼神要领先达到定点。2顾盼全面,眼似…  相似文献   

15.
要学练好武术,必须在姿势、方法、身法、步法、手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这十个方面下功夫。这十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它是衡量练武者技术水平高低、功夫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练武术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使之达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正地练出武术应有的味道。(一)姿势一般来说姿势是指在武术运动时的手、跟、身法、步的变化和静止时的造型。打拳时的一招一式都应该姿势正确,这是练好武术的先决条件。俗话说:“把式把式,全凭架式”,这里的架式主要是指动作的姿势。在武术比赛中,满分为10  相似文献   

16.
胡克禹 《武当》2011,(11):12-13
太极拳的"眼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眼法"不是小法,而是大法。练拳都讲究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眼法"被排在第二位,不可小视。武术界也有"百拳之法,以眼为纲"的说法,都高度强调了"眼法"的重要性,把"眼法"摆在提纲挈领的重要位置。眼为心之苗,眼为神之光,以眼传神,拳无神则无纲,眼无神则无主,更体现不出心为一身之主宰的基本要领。何谓"眼法",眼法就是行拳走架,推手技击或运使器械时,眼神与各种有形的动作和无形的精气  相似文献   

17.
武林小辞典     
六合拳:是近代满族拳师佟忠义祖传,所谓“六合”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即练拳时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到,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做到手与眼合,步与身合,智与力合,及内外三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  相似文献   

18.
樊振 《武当》2013,(11):24-25
武术中评价拳法的谚语日:“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这说明,走步是太极运动的基础和先导。太极拳强调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所谓下盘决定上盘,步法对,身法才对。否则,根基不稳,地动山摇。因此,增强脚上的功夫,练好太极走步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习练好太极走步呢?笔者认为,除平时打好马步、弓步、丁步、虚步、仆步,独立步、进步、退步、横步、斜步、跟步、垫步等步型步法基础,加强桩功、行步锻炼,  相似文献   

19.
王志远 《武当》2005,(6):26-26
拳谚云:"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由此可见身法、步法在武术中的重要性。身法步法灵巧敏捷,进退闪避自如,才能在防守时避开对方进攻,在进攻时不失时机地向对方进攻。身法、步法纯熟巧妙,就能在实战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更好地克敌制胜。吞、转侧等身法运用得当,再配以适当的手法,便能将对方的攻击引进落空,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因此,练武之人,先要将身法,步法练好。下面我便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场地:在泥土地或草地上画一  相似文献   

20.
成守海 《武当》2004,(7):26-27
六合拳术乃数百年前秘传于民间的一大内家拳宗派。内三合,外三合,内外统一谓之六合。其功、理、术、法、窍,皆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技击理论独特,击法精巧细腻,体系完备,博大精深。因其行功走架不尚花俏,讲究技击,演练时丢丢荡荡,以其深奥的拳理指导研习修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