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理解学习中的儿童 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努力去认识、去研究儿童,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儿童、对学习、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坚信—— 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他们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即教育)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是针对儿童,为了儿童的教育,但在教育中我们却很少看到儿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思想和观念;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是我们却悲哀的发现儿童探究的权利被剥夺,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所谓的“知识”。当教育沦为一种训练,当儿童沦为做题机器或知识口袋时,教育已经产生了异化。探究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儿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探究对其建构意义、理解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若想成就“智慧人”,就必须向儿童归还探究的权利,让儿童在探究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是针对儿童,为了儿童的教育,但在教育中我们却很少看到儿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思想和观念: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是我们却悲哀的发现儿童探究的权利被剥夺,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所谓的“知识”。当教育沦为一种训练,当儿童沦为做题机器或知识口袋时.教育已经产生了异化。探究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儿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探究对其建构意义、理解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若想成就“智慧人”,就必须向儿童归还探究的权利.让儿童在探究中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如瑞吉欧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所言:“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游戏的方式以及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的方式和爱慕的方式;他们以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和去理解,他们有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有一百种世界去发明,有一百个世界去梦想……”然而,成人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孩子,习惯于将自己所谓的合乎逻辑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他们从孩子的一百个世界中硬是取走了九十九个,催促孩子去认识已经发现的世界,逼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行事。当今,瑞吉欧教育系统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该系统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成人充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理念 儿童主体发展课程基于“儿童为本”的理念,教学中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核心,强调孩子主动学习,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倡“教”与“学”的互动,儿童和成人的共进共长。 教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儿童好奇、好动、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与幼儿处于同一视线,理解他们的思想,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肯定他们的认知结果,承认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不亚于我们成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切机会,满足幼儿内心的真正需要。 二、树立全新的环境观  相似文献   

6.
游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玩。但儿童的游戏却不同于成人的玩,它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游戏,儿童锻炼了肢体,提高了智力,训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可以说,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在我国早期教育的现实中,受成人意志及功利意识的驱使,忽视儿童需要、违背儿童天性、剥夺儿童游戏权利的现象十分严重。越来越多的父母被卷入早期教育的热潮,形形色色的号称能够使一两岁的孩子认字多少、数数多少、背多少唐诗的“神童方案”剥夺着儿童游戏的权利;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训练比如钢琴、绘画、计算机等等,挤占着孩子的游戏时间。家长们指望通过各种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训练,使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出人头地。然而,家长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有可能导致“拔苗助长”、“南辕北辙”的结果呢?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由儿童自定前进步伐、自我控制的游戏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最佳途径,缺少游戏机会与经验,将影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本期的“特别关注”推出《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旨在提醒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仅仅从消遣娱乐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的意义是不够的。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必须把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利,看作是对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权利的保障。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应当把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实现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还给儿童游戏的时间,为他们创造游戏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成人眼中,年幼无知的儿童对于他们所处的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与阐释,虽然这种理解中难免带有一些稚气,但却闪烁着哲学的火花。通过对儿童哲学的研究,对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寻找提高儿童思维水平的方法,都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儿童视角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引用故事和名言,阐述了儿童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无限成长的可能,必须得到尊重和理解。论证了寻找儿童的视角,对于助长儿童向着最好的可能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出了儿童视角就是要求我们成人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属于儿童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教育者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用成人的思维思考儿童,想当然地要给儿童什么,希望儿童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把儿童仅仅视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儿童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其实,每一个儿童,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任何人都具有为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只要提供了适当的环境,这种倾向便会显现出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我们的教育应该确立“儿童立场”,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儿童朴素物理理论[1]的基本观点1.儿童对发生在其周围的各种物理现象有着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些认识和理解具有理论的性质。2.儿童的这些认识和理解是朴素的,很可能不同于成人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于科学的理论。[2]儿童在用语言表述这些“理论”时,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朴素物理理论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误解,这就导致他们很少有机会表达、交流他们的“理论”。3.儿童的朴素物理理论至少可以从儿童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预测上体现出来。比如,他们会为“滚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提供理由(解释),也会对“用同样大的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游戏的发展与现状 幼儿游戏教育是一种很常见的教育方式。游戏可以被理解为从参与者的兴趣出发,通过一定内部和外部的操作过程使参与者在积极的紧张中获得身心成长的活动。游戏是放松的,但要求注意力集巾,这种心理过程使游戏参与者乐此不疲、无压迫感,是一种积极的紧张。游戏通过这种积极的紧张使儿童身体和心智进步。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帮助幼儿成长的游戏之外,还有很多提供青少年和成人的游戏,包括学习知识的,如填宁游戏;训练智力的,如象棋;锻炼身体的,如踢毽儿。在这个阶段,不管是游戏者本人,还是其监护人、教育家也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种游戏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林举卿 《早期教育》2001,(15):28-29
儿童主体发展课程基于“儿童为本”的理念,教学中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核心,强调孩子主动学习,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倡“教”与“学”的互动,儿童和成人的共进共长。教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儿童好奇、好动、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与幼儿处于同一视线,理解他们的思想,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肯定他们的认知结果,承认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不亚于我们成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切机会,满足幼儿内心的真正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责任感与儿童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当今的儿童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的公民和各项事业的栋梁。这就意味着要把儿童培养成高尚的公民,既要让他们懂得享受应有的权利,又要为国为民尽到责任和义务。即不但要使当今的儿童在成长中逐渐认识和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认识变为强烈而深刻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心甘情愿主动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到尽职尽责。也只有这样,在履行应尽义务和执行自己应负的职责时,才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负担。反而会觉得是一种愉快和幸福的事情。这种对自己应尽义务和应负责任所持的积极自觉的态度体验就是责任感,也叫义分感。 责任感、义务感是当今儿童成长中的关键性心理因素,它对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责任感、义务感是预防和医治儿童不良思想品德的高效良药 每个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都需在道德认识、道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2,(3):2-F0002
他用自己的世界观去透视和解读教育,这种与众不同的视角自成体系。在这个视角之下.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密码和成长逻辑。在他看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的教育目的,是一种违反生命伦理的“外在论”。它将外在的目的强加给学生,极容易使学生工具化。尊重学生的成长逻辑,积极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这种“内在论”才符合生命伦理。在他看来,教育的宗旨和真谛应该是启蒙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去寻求自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儿童身心发展来剖析儿童的“学习权利”,将其划分为三种向度:指向具有从事学习这一活动的权利;指向具有选择和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途径和手段的权利;指向具有表达自己如何学习的权利。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大可能地尊重儿童学习权利实质上是一种“在学习中的权利”。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意向,允许儿童开放自己的学习路径,宽容地对待儿童的“抵抗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6.
布鲁斯·阿克曼(BruceAckerman)在他称之为“自由教育”的理论中提出:“整个教育体系就好比是一个庞大的球。孩子们基于不同的自身文化背景而站在球面的不同点上;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探索这个大球,让他们了解发生在周围的戏剧性事件的深层含义。在这个探索的旅程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成熟的公民。他们有权利回到最初开始的那个点上,也同样有权利冲到一个无人占据的领域中去。”有人把它称之为“大球理论”。“大球理论”认为,孩子们只有充分理解了哺育自己成长的文化真谛,才有能力探索并了解发生在周围的戏剧性事件的深层含义。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一、儿童观的历史演变18世纪末,在欧洲,成人对儿童及其心理的认识发生了极大转变,他们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与成人甚至与青少年不同的个体。这是近300年里占主导地位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这种儿童观和教育观指导下,大量有关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的著作问世。随后,儿童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一些哲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家开始观察自己孩子的成长。19世纪出现了大量的婴儿传记作品。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对  相似文献   

18.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与梦想     
虽然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有着一些关于那童年的回忆,但是那逝去的童年,犹如已旧属于另一个世界,使我们难以再度进入;那童年的面目与心灵,犹如已被蒙上层层的面纱,使我们难以再直接认清.然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就必须认识与理解儿童,必须去认识和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对此,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已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了解儿童世界的知识.就连诗人和文学家,也在不断为我们揭示着儿童世界的秘密.有一句诗这样说:“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里,占一角清净地.”我们也有相同的期望,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去认识和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20.
薛秀华 《教师》2011,(31):100-100
第一次接触“朴素理论”,以为是培养儿童勤俭节约的教育.细细品味.原来是一种承认儿童已有的对世界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有着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朴素理论”,而且随着自身经验的日趋丰富,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它强调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经验产生预测和解释,以完善自我建构。结合新纲要的学习,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这些字眼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