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2010,(7):14-15
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亲子阅读无疑是最吸引他们的,一边听好听的故事,一边看着他们最喜欢的爸爸妈妈,这个场景简直太美妙了!“妈妈,小兔子最后会跑去哪里呢?”“爸爸,我觉得这个故事不应该是这样的!”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和他们一起感受这阅读的美妙吧!  相似文献   

2.
黑白照片     
这个故事我讲过很多次了。是讲给谁听呢?讲给大人们听。 大人分很多种。喜欢儿童文学,喜欢图画书的;喜欢儿童阅读这件事,喜欢知道孩子应当读什么书的。不管喜欢什么的,反正,他们都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有的说:“我就是喜欢听你讲故事!”我一听见别人这么说,结果,睡不着了!  相似文献   

3.
魏玲 《安徽教育》2013,(1):26-2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经过不断的尝试,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可行。一、讲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每天选一篇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并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在声情并茂的讲读中,在学生听得津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班级每天中午学生到校以后,应该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读课外书,而不是像我班这样,一个个学生趴在地面上砸纸牌,到处追打胡闹,铃声响了,有的学生还不知道进教室。看着这群天真的孩子,我在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爱读书如爱砸牌那样呢?怎样才能实现我心中的书香班级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自己所带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名学生每天都能坚持看课外书,还有40名学生有时看有时不看,剩下的少部分几乎就不看。通过这次调查,我感到这个班级的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较少,阅读速度较慢,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对班级的语文成绩也不利,离我心中的书香班级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5.
刘胤 《学前教育》2014,(11):6-6
“教育诊断”栏目:您好!为了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各种美好.满足幼儿喜欢听故事的愿望,从小班开始,我们在每天中午吃饭前安排了固定的“美好故事时间”,每次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讲一至两个故事或者一本图画书,遇到长的故事或者图书就连续讲两天。至于故事的选择,我会参考微信朋友圈里或其他阅读推广平台的推荐;也会参考家长的建议,比如说某个孩子最近喜欢什么故事,我就把这个孩子的书拿来全班进行分享;还有的是从其他班级老师那里分享来的。当然我会根据经验筛选其中适合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孩子也一定喜欢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我们很多英语老师在布置回家作业时,都会要求学生回家听录音并跟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大部分学生回家只是完成笔头作业,而听录音就相当于没有作业。最近,我在我教学的三个二年级班中对家长做了个调查: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听英语磁带并跟读吗?调查发现:80%~90%的孩子没有养成每天听英语磁带并跟读的习惯,有的甚至是从来不听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现就新形式下如何做好课外阅读浅谈一二。一、激发阅读积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那么如何激发阅读的兴趣呢?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四点:1、常讲有趣故事引导兴趣。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等符合低年级孩子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2.确立榜样激发兴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我就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  相似文献   

8.
咪蒙 《教师博览》2013,(7):38-39
<正>每天没有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亲子阅读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重要,但依然有家长很无辜:我的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啊,能怪我吗?不怪你怪谁呀?怪隔壁张大爷王大妈吗?孩子不爱听你讲故事,那是你讲故事的技巧太烂。人类对故事的饥渴是天生的、永恒的。我们每天听到的八卦、看的电视电影、喜欢的网络段  相似文献   

9.
这天中午,又到了分享阅读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满怀期待地向教室走去,正美滋滋想着即将出现的读说场景,突然发现两个男孩在楼梯口鬼头鬼脑地张望。我有些不悦地问:“午读怎么出来了?”两个孩子没有回答,立即回到了教室。我觉得有些蹊跷,他们今天怎么有点反常呢?  相似文献   

10.
在笔者20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直在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尤其是留守孩子认为,学习语文最头痛的就是习作,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除了学生的生活面相对狭窄和单纯以外,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中的“美”的发现,缺乏读书的氛围,缺乏家庭的引导,更缺乏阅读的热情。怎样把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写得赏心悦目呢?这是一种本领,学会这种本领的方法之一就是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到美的存在,艺术的存在,温情的存在。而培养留守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就得靠老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家长黄女士来电询问,她很想培养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的阅读能力,问怎样和还不认识字的孩子一起来阅读,有什么好办法。听读。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和孩子读书,家长可以首先让孩子听读,并让孩子看到家长是怎样翻书的,先读哪一页,再读哪一页。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外语,难学易忘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一天中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算少,除了每天一节英语课外,课外还花一小时左右复习,然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时间虽然得到了保证,而时间的利用率却不高,例如一个劲地背单词、读句型,时间一长,就神不守舍、不知所云了。怎样帮助他们提高外语的记忆效率呢?应该抓住一天中的三个黄金时刻,可以把课外45分钟的外语复习时间作如下安排: 一、早晨一起床,大声朗读外语20分钟,读完后再干其它事。二、中午阅读外语10分钟,然后再进午餐。三、临睡前15分钟阅读外语或听外语录音。为什么作这样的时间安排呢?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做事全凭兴趣,自主阅读的能力又弱.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很重要的开端.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低年纪学生虽然活泼好动,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那就是听故事.  相似文献   

14.
学校里每天都有十几分钟的晨会课,班主任老师都要在这段时间里讲讲班里的事情,批评表现较差的学生,或者进行安全教育、常规教育等。其实,孩子们根本就不爱听你的絮絮叨叨、罗里罗嗦。到底该怎么做呢?贾志敏老师的国旗下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是啊,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如果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那比空洞的说教要有多大的说服力啊。于是,我把自己所讲的故事或自己所编的故事总结出来,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老师:您好!我的女儿5周岁了,很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会给她读一些童话书。但在生活中我感觉孩子听得多说得太少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听懂多少?在给她读故事的同时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才能让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呢?我周围的同事有的会给孩子读《简·爱》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第二课堂》2008,(7):33-33
读者来信—— 我的作文老写不好,老师让我加大阅读量,可是,他们和父母推荐的书,我一点也不喜欢读。有什么好办法让我爱上阅读呢?何况,每天的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去阅读啊!  相似文献   

17.
视听入手,激发兴趣。首先,学习新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听录音的作业。采用的方法有边看边听、先听后看、听后模仿和边听边模仿等。学生每天听磁带15分钟到20分钟,要求能背诵所学的对话或课文。我制作了一个“情况登记表”,要求家长对学生每天听磁带、读英语的内容(如第几课)和时量进行登记,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我。其次,布置磁带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反复听课文录音,定期自录朗读磁带,在班上播放交流,并交给我检查。我在检查完之后,将学生的录音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其错误。第三,每两周安排一节早自习进行听力训练。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个性化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引导呢?我认为,一是要创造个性化阅读的氛围;二是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三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总之,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来唤醒隐藏在孩子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让他们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这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①故事吸引法:听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一个好的故事,往往能吸引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会百听不厌。如果教师在讲故事时,善于利用故事中不同人物的特征,配上不同的语调,加上得当的体态语言,往往能把学生吸引到故事情景当中。  相似文献   

20.
一、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 “您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和晓晓一起看书的?” “晓晓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经常听故事、儿歌。晓晓出生后,经常放故事磁带、碟片给她听、看,也经常给她讲话、讲故事、唱歌,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刺激。晓晓哭闹的时候,只要放故事给她昕,她立刻就安静了。那个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