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濛 《对外大传播》2007,(11):28-29
作为一名入党不久的新党员,能够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采访报道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对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来说,除报道党代会的程序之外,还承担着向海外听众解疑释惑的任务,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我国的政党制度,阐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未来的政策走向对国际社会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因此,十九大不仅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吸引了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我国近年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特别是受到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会议是否成功更加引起全球关注、国人瞩目。中央电视台全力以赴,成功地向全国全世界报道了这一重大会议。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国内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每年春季的全国"两会"和五年一次的全国党代会因其对中国未来的导向性作用,不仅成为国内媒体报道的重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媒体的关注。而我国日益增强的驻外记者队伍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这些事件的报道,有效扩大我国媒体的话语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五年前的十七大,我刚入社,是"一读"。五年后的十八大,我第一次参加党代会前方报道,诚惶诚恐。淬炼五载,对外传播意念逐渐沁入骨髓。如何从海外关切视角解读十八大,需要我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此番"战役"中努力探寻和学习。以下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间的涉华国际舆情为研究和反思我国当下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提供了研究资料。本文通过梳理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的选题及我国国际传播媒体的总体表现,分析涉华国际舆论环境的基本特征,并据此提出改进当下国际传播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社国际报道的历史几乎同报社的历史一样长,往国外派遣常驻记者也有10多年历史,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国际报道并没有真正形成气候。直到1993年本报扩为8个版后才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新闻版,国际部才真正成了国际报道的职能部门。现在我们的国际报道由3大块组成:一是国际新闻,每天约9000字,二是国际副刊,每周一个版;三是国际内参,每年约200期。全年总共要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人们很快又将迎来2008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如何组织报道好这些重要的会议,提高报道的质量,一直是媒介传播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两会”报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中,CCTV-4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着力打造的深度报道重点节目《中国焦点2007》尤为显眼。在策划思路上,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九大不仅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吸引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对ProQuest数据库收录文献的统计,近一年间(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全球英文媒体直接或间接提及十九大的新闻报道超过1000篇。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历届党代会召开前的这段"预热期",外媒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王文 《对外大传播》2014,(11):37-38
正2 014年10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最高层至少是第五次公开强调智库建设,也是第一次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阐述智库建设的重点性。在本专栏刊发的文章中,笔者曾论及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对智库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国际亲历的角度比较一下中美智库的差距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这是今年我国主办的又一场重要主场外交活动,适逢金砖合作进入第二个10年。今年,中方还提出"金砖+"的合作理念,举行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世界关注中国、关注金砖合作机制。回应国际关切,讲好"金砖故事",展示好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是我对外传播重要任务。新华社国际部紧紧围绕会晤主题"深化金砖伙伴关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期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进入新时代,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新时代"成为了中国的新名片。本文以"新时代"作为切入点,观察十九大后国际涉华舆论的最新形势与特征,对十九大后国际  相似文献   

13.
自2020年1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国近年来最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上线逾4年来所报道的最为沉重复杂的新闻事件。从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那一刻起,"第六声"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布新闻、特写及评论,让国际读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疫情客观而全面的信息。在这一新闻生产的过程中,"第六声"努力克服了人手不足的困难。从人员规模来说,"第六声"的新闻团队是一支堪称"迷你"的队伍,文字记者与编辑的总数不超过20人,整个视觉团队也不到10人。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福建厦门举行。这是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的又一重大主场外交活动。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增加,金砖峰会已成为国际媒体报道和媒体资源的聚汇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将是本届金砖峰会期间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东道主中国的媒体来说,回应外界对金砖国家发展的质疑,传递金砖国家对合作发展的信心,全面阐释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国际制造业等向亚洲转移和石油工业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下,面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提高石油工业系统全员质量意识和员工基本素质,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报道的长篇新闻分析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文章称,新华社不断更新有关伤亡数字和救援队伍遇到的困难的消息,播发的报道源源不断,"达到了国际水准"。以下几个侧面可以管窥新华社的抗震救灾对外报道是如何达到国际水准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参加国际特殊奥运会1987年8月3日至8日,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比赛中,共获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13枚铜牌。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足球赛1987年10月26日,中国足球队在1988年奥  相似文献   

18.
宋建英 《职业圈》2008,(5):70-7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国际制造业等向亚洲转移和石油工业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下,面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提高石油工业系统全员质量意识和员工基本素质,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言论集纳     
<正>中国新闻社驻泰国分社社长王国安在《传媒》2017年第1期(上)刊发的《创新国际传播机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初步形成大合唱格局,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以及有关地方报台、民营媒体都致力于向世界报道中国。其中,民营新兴媒体十分活跃,在国际舆论市场上已  相似文献   

20.
宋建英 《职业圈》2008,(4):70-7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国际制造业等向亚洲转移和石油工业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下,面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提高石油工业系统全员质量意识和员工基本素质,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