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向海外大力输送富含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电影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出色的电影字幕翻译也为各国观众搭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影片《我和我的父辈》的英译字幕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使文化全球化趋势显著,很多华语电影迈向国际市场,华语电影"走出去"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外市场的反应。2015年上映的爱情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以中国式的初恋走向世界。以生态翻译视角,从电影所表达的情感角度解读其字幕翻译,发现该电影的英译字幕无论是从语言维、文化维还是交际维都较成功。文末对华语电影字幕英译给出建议,应该坚持可读性原则和文化传播目的,期望为华语电影"走出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良好媒介。近年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十四五”文化战略的引导下,为了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优秀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情神话》为研究对象,结合影视字幕翻译特点,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对其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影视作品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4.
电影《我不是药神》作为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影片之一,塑造的人物角色深入人心,反映的现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电影市场全球化的进程中,为了让中国的影视佳作打入国际市场,字幕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会受到时空和文化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玲 《英语广场》2024,(11):39-42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其对外输出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而翻译质量影响着文化输出效果。因此,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及提高电影字幕翻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目的论三原则出发,以影片《西虹市首富》为例,探究直译、意译翻译方法及增译法、减译法和转换法等翻译技巧在该影片字幕中的运用及产生的效果,旨为未来同类型作品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字幕翻译的适应与选择,提出更优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文化类纪录片“走出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电影的翻译便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性。中国文化负载词无处不在,这也同样包括中国电影台词。目标语观众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一部电影取决于电影的字幕翻译。前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文本,中国电影中文化负载词字幕的翻译研究比较少见。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地位,重视读者审美经验及其对于作品的反应和接受。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非诚勿扰》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愈发重视和提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与此同时,电影作为当代社会新兴的娱乐媒体,因其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已成为主流传播媒介。因此,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各类途径中,华语电影的字幕翻译显然是重要抓手。本文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分析国际知名度较高的成龙华语电影字幕翻译,借此探讨华语电影英译字幕的翻译技巧,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而翻译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主要研究影视作品《霸王别姬》的英译字幕采用的方法、策略等,运用对比分析,归纳与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电影市场也迅速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电影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因此,有必要对电影字幕翻译引起高度重视。文章首先对功能对等理论及电影字幕翻译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状况,最后对电影字幕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有力助推器。和文学翻译相同,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是译者最难处理的部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字幕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时性、大众性和综合性。文章从字幕翻译自身的特征出发,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霸王别姬》和《风月》的英文字幕,探究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一种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现代艺术形式,担负着国际语言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电影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电影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等翻译形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以电影《12怒汉》为例,研究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主要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杜廷茹  钟平 《海外英语》2012,(1):133-135
近年来,学说汉语和欣赏中文电影成为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影视作品开始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大多数外国观众并不具备直接欣赏中文电影的能力,因此,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冯小刚是我国优秀的影视导演之一,其作品语言具有独特的"冯氏幽默",令人回味无穷。该文将以目的论为视角,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字幕翻译为素材,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姚伟 《海外英语》2014,(15):146-147,158
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更为低廉的成本,更高的同步性,更大的受众范围(包括双耳失聪等残疾人)以及更地道的语言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配音方式,成为影视翻译人员的首选。该文作者将对近30年国内外字幕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概念及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并论证字幕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们提供些许借鉴,从而为中国电影更好的走出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英汉电影中的字幕翻译也成为两种文化的沟通纽带。电影字幕翻译中优秀的翻译人员可带给人们更为直观的电影内容,让人们感受到外国人文文化与风土人情。因此,从语言认知视角对电影字幕中的隐喻翻译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甜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135+137-135,137
电影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渠道和形式,字幕翻译是沟通影片和观众的桥梁.近年来,我国电影字幕翻译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娱乐化、本土亿的发展趋势,“接地气”的翻译蹿红荧幕.“接地气”的翻译能否忠实地传达影片的内容与特点,能否延续影片的经其性,仍需译者与观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动画喜剧电影《卑鄙的我1》自2010年在中国上映以来好评如潮,颇受观众喜爱,该文从维索尔伦的动态顺应角度出发,对该片英文原声版字幕翻译中的结构客体和语境关系两个方面的动态顺应进行分析,发现该译本将顺应理论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始终,对我国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品的全球化发展,势必会涉及到电影字幕的翻译,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译者们的关注。我国的影视翻译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为电影字幕翻译工作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指导作用,推动了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中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属于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交叉细分领域,一直未得到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工作迎来发展的良机。本文以电影《夏洛的网》为例,从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角度具体分析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为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俞庆 《海外英语》2012,(9):192-193,196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每年有大批外国电影涌入我国,人们对电影字幕的翻译要求也愈加苛刻。文章结合目的论理论,通过对《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电影字幕翻译的分析,探讨归化和异化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字幕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