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年轻的父母或为生存,或为事业,打拼职场,辗转异地,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于是,教养孩子的重担不可避免地落在老一辈人的身上。他们中有些文化水平不高,常常和教师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沟通中出现障碍,有些以长辈自居,自认为经验丰富,听不进老师的教育建议;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或者一味溺爱孩子,或者只关注孩子的生活而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放……很多老师觉得跟他们打交道特别困难。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祖辈承担孙辈的教育,难道真的毫无是处?如何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瑜 《快乐阅读》2013,(18):110
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教育价值完美的体现之一。如能从幼儿阶段,就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这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通过多元的绘本表达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解读各种生命意义,如体验性绘本教学、绘本特色区域展示、日常生活实践等,这些都是较为合适的幼儿生命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教育词汇中,生命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学校都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生命安全,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甚至不少学校以生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苏文金说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万分紧迫。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树立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可将生命教育与加强、改进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入与生命、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道德教育就会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实践性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内容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一、生本教育的本质——享受天纵 生本教育相信生命,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而每个生命以其自然之伟力促使自己提升,这就是“天纵其才”。教育者站在天赋高质的孩子旁边,为他们好学而设计—一主要依靠他们自己学,最大限度依托大自然所赐给他们的禀赋来为他们服务,这就是生本教育,也就是培养天纵之才的所谓“天纵之教”。  相似文献   

6.
胡云洁 《辅导员》2014,(6):37-38
一、概念界定 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孩子都带着独有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像盛开在不同的内心上的花朵。这让我们不由地升腾起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样子,就是在诉说生命创造的奇迹。这些孩子后来的样子,一定与我们怎样教育他们有关。为此,我校提出“绣洞成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中的最基本能力。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父母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一、向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地...  相似文献   

8.
感悟细节     
李本华 《师道》2007,(2):28-28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宠儿,生命世界里鲜嫩的树木和花朵。在他们的生命之初,看上去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都只有一些简单的饥饿、啼哭和欢笑的本能,但是为什么多少年过去之后,他们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呢?这肯定与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各种各样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又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情感教育在家庭教育里,情感教育是使一个孩子领悟事物的基础。不懂情感的孩子,就分不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懂得事理和自己应该做什么,也就不知道好好地对待学习。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很聪明的孩子,父母也很宠爱他们,但是他们在幼儿园里,不听…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不是如何教导孩子的生命姿态,成人没有资格去教育他们的生命应该怎么样,而是回到孩子,回到生命的本身,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质朴的生命本色。其目标在于诗性和理性的共同发展,由此来孕育和谐的生命、健全的生命。生命教育路径有两条:一是生存性的生命教育,一是认知性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胡云洁 《辅导员》2014,(9):37-38
正一、概念界定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孩子都带着独有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像盛开在不同的内心上的花朵。这让我们不由地升腾起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样子,就是在诉说生命创造的奇迹。这些孩子后来的样子,一定与我们怎样教育他们有关。为此,我校提出"绣洞成花"的教育理念。"绣洞成花"这一理念出自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在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事:衣服上不小心划  相似文献   

12.
刘铁芳 《江苏教育》2014,(19):27-30
生命教育,不是如何教导孩子的生命姿态,成人没有资格去教育他们的生命应该怎么样,而是回到孩子,回到生命的本身,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质朴的生命本色。其目标在于诗性和理性的共同发展,由此来孕育和谐的生命、健全的生命。生命教育路径有两条:一是生存性的生命教育,一是认知性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文龙特别指出,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他们"听话",但其实这种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创新发展",听话"的孩子未必成才。徐院长指出,不少父母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作为风华正茂、前程似锦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凄惨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疑虑和深思。笔者认为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是完全必要的。生命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知道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不可重复,从而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让美好和善良占据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所在。世界上有的国家十分注重用各种实例来向孩子介绍生命的由来和生命的可贵。比如,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摸着孕妇的肚皮给他们讲人的出生,教育孩子什么是生…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班主任,在我的班里有这么几个让我头疼的"调皮捣蛋"孩子。他们个性强、胆子大、自我约束能力差,给班级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还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有过错时,对那些平常比较调皮的孩子往往态度严厉,而对初犯或成绩好的孩子则较为宽容。这样戴着"有色眼镜"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是对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只有分析他们课堂上调皮的真正原因,正确引导孩子,才能让每个生命都绽放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教育词汇中,生命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学校都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生命安全,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甚至不少学校以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理念。许多学校把生命教育解释得非常玄乎,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我觉得生命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死亡”这一看似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很容易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日常教育体系中,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教育却很少涉及。事实上,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温和地对学生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8.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最让广大教师感到困惑的是拿什么去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显然,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单纯靠说教、靠书本、靠口号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有没有一种载体,能够在不经意间让他们领悟生命的价值,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对生命的认识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上海不少中小学积极探索为生命教育构建"活"的载体,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孩子因为教育而更美,教育因为有了孩子而更有活力。教育之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召唤。每个孩子,他们都是最美的,都希望在教育的天地里开出最美的花朵。而惟有最美的教育,才能给予他们肥沃的土壤,才能给予他们最有力的呵护。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时刻感受与品尝着他们所透露出的天真、顽皮、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