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作为世界四大传媒集团之一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与贝塔斯曼集团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各子集团的业务发展和集团经营状况,梳理了贝塔斯曼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品牌管理的相关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贝塔斯曼集团的四大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理念、保持核心竞争力、国际化和差异化战略,以及对我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8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贝塔斯曼--这一来自德国的媒介巨头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能例外.6月中旬,媒体传来消息,贝塔斯曼将关闭其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在全国的36家门店.这距离贝塔斯曼1995年与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资建立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和1997年在上海建立读书俱乐部、进军中国出版市场刚刚13载.从市场营销的的角度来思考,其中的得失荣辱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3.
<正>媒体经营在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那里, 单一的媒体很难抵御市场的巨大风险,像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无一不是集报刊、广播电视 (影视)、出版等于一体的超大跨媒体集团。在我国,随着媒介市场的急剧扩展,跨媒体经营也开始崭露头角,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国内发展中的传媒市场,跨媒介经营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某一媒介集团旗下拥有多种不同的媒体资源。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世界四大传媒集团之一的贝塔斯曼终止其在中国地区的图书零售业务.对中国传媒市场政策的不适应、对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缺乏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地理的"水土不服",是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传媒集团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的兴衰为中国媒介集团日后征战海外市场提供了警示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图书突破了纸质传播的瓶颈,图书出版产业链向"内容—产品—媒介"模式演进。图书出版企业贝塔斯曼集团加强了图书内容环节的投资,在印刷和物流等传统产业链环节进行持续均衡投资,在多媒介传播和数字图书平台等新型产业链环节进行重点投资。贝塔斯曼集团的投资,改善了资产结构,增加了营业收入,创造了企业价值。这为我国图书出版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图书突破了纸质传播的瓶颈,图书出版产业链向"内容—产品—媒介"模式演进。图书出版企业贝塔斯曼集团加强了图书内容环节的投资,在印刷和物流等传统产业链环节进行持续均衡投资,在多媒介传播和数字图书平台等新型产业链环节进行重点投资。贝塔斯曼集团的投资,改善了资产结构,增加了营业收入,创造了企业价值。这为我国图书出版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莱因哈德·摩恩,媒体帝国"贝塔斯曼集团"的缔造者,于2009年10月3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8岁. 贝塔斯曼集团首席执行官,哈特穆·奥斯特洛夫斯基先生说,"贝塔斯曼集团,德国乃至我们在欧洲和世界的朋友们,失去了一位企业家和卓越的慈善家,一位塑造了欧洲商业历史的人.摩恩是贝塔斯曼品质的象征: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和对其员工认真负责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国际传播态势判断 中国记者:当前的国际传播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王庚年:根据我们对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世界主要国际传媒集团和英国BBC、美国之音、日本NHK等主要国际广播媒体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国际传播呈现出的主要发展态势为:全球化、综合化、现代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德国总理科尔首次访华,贝塔斯曼作为访华团成员来到中国,同上海有关方面探讨媒体合作业务。2008年6月13日,贝塔斯曼宣布其旗下分布于中国18个城市的零售店于月31日前全部关闭,负责书友会和BO业务(网上业务)的直接集团(注:属于贝塔斯曼子公司,  相似文献   

10.
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德国总理科尔首次访华,贝塔斯曼作为访华团成员来到中国,同上海有关方面探讨媒体合作业务。  相似文献   

11.
胡凌霞 《传媒》2005,(3):58-59
传播战略之全球化思维 传播全球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与全球化共享,它扩展了全球不同文化间的广泛交流与共享,使跨文化传播成为人类日益普遍和频繁的超越理解及互动的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现今,虽然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业已成为了各跨国传媒集团经营发展的普遍策略,但综观贝塔斯曼在全球发展战略上的表现,可见它在这方面早巳取得了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五大跨国传媒集团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跨国传媒集团不断优化资产组合,继续向新媒体、互联网等市场拓展,传统媒体业务和数字媒体收入均取得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9,(4):6-6
据京华时报:全球传媒巨头贝塔斯曼集团近日宣布。集团旗下欧唯特服务(中国)公司与两家中资公司合资成立了欧唯特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贝塔斯曼集团由此正式进军我国移动电话及高端电子产品行业物流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4.
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进入中国大陆8年多的时间里,努力营造其核心竞争力——书友会,并逐步向出版业的上游——出版和印刷进军,构建其一体化格局。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给国内的出版业以巨大的冲击,他在市场扩张方面的一些举措也给中国的出版界诸多启示。我国出版业应尽快整合出版资源,打造销售渠道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才能更多更好地占领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5.
跨国传媒集团中国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东合 《现代传播》2005,(2):132-134
传媒行业 ,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跨国传媒集团运用了各种经营手段 ,如在中国传媒产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局部的兼并收购与合资等。在这些经营手段当中 ,最使跨国传媒企业在中国市场赢得市场份额的 ,还是其根据中国市场特点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目前 ,维亚康姆集团、时代华纳集团、新闻集团、贝塔斯曼集团、迪斯尼集团和威旺迪集团等六个世界最大的跨国传媒集团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中国市场。到 2 0 0 3年 ,已有 6 0多家外资媒体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办事机构 ,并拟申请投资设立书、报刊分销企业。而经国家广…  相似文献   

16.
贝塔斯曼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35年,卡尔·贝塔斯曼在德国创办了一家出版社,成为今天贝塔斯曼集团的开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贝塔斯曼开始飞速发展,创立了图书俱乐部的基本概念,并从家族式公司向规模化发展。1962年,它在西班牙成立图书俱乐部,这是向国际化迈出的第一步。到20世纪70年代时,贝塔斯曼已经成为一家集音像制品俱乐部、音乐、影视和出版社四大经营板块于一身的股份公司,奠定了向综合文化媒体前沿挺进的基础。80年代初,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贝塔斯曼抓住机会,进军美国。90年代,战略重点转入东欧和远东地区。至此,贝塔斯曼全球化、多媒体发展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跨国传媒集团以数字新媒体业务迅速成长为契机,推动收入的成长。在中国,五大跨国传媒集团,也着力发展数字新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8.
运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从价值链静态构成、产业内容拓展和地理空间扩展三个维度,探讨贝塔斯曼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价值链演进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玲 《出版科学》2011,19(5):74-78
通过对世界五大传媒集团——贝塔斯曼、维亚康姆、迪士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新媒体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五大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的特点、实施路径及其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5,(9X):38-38
德国媒介巨头贝塔斯曼集团,最近收购了《法兰克福汇报》旗下的三家德国出版公司,并将他们并入兰登书屋,从而强化了兰登书屋在德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