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2016,(23):42-47
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影响新闻实践及其产品的最终形态。迄今为止,有关记者职业角色认知的研究多聚焦个体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福建报业为切入点,采用调查的方法,考察媒体和组织因素对地方报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报记者最看重"信息传播"角色,其次是"社会疏导"、"喉舌"、"监督"和"营利"角色;媒体和组织因素不影响记者对于信息传播角色和监督角色重要性的感知,媒体类型和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社会疏导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组织目标和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喉舌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营利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上述发现的内涵亦在文中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 结果显示调查记者对五种媒介角色因子的认知排序中,最看重的是大众传媒的基础功能——信息传播,其次,比较看重的媒介角色因子是"鼓吹民意""解释政府政策"和"批评与质疑",最不看重的媒介角色是"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可见,对调查记者来说,其对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期待和自觉,是以记录和传播事实为"底色"的,这点跟一般新闻从业者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放眼新世纪的新闻媒体,荧屏报端处处可见竞争的硝烟四起。报业与报业,报业与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体间的竞争是一场争夺市场、客户、读者的竞争。我们知道,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社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也格外挑剔,对于每一个记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闻资源相对开放的条件下,在每天匆匆忙忙的采访写作中,把新闻写出来并非难事,但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吸引读者视线的同时更能抓住读  相似文献   

4.
李煜秋 《新闻世界》2009,(12):90-91
在报业一向发达的日本,受众主体意识的提升却始终不能改变媒介机构的“受众被动”的观念,让日本报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本文以受众角色的转变为切入点,通过一位日本老报人的报业生涯,对日本报业从繁荣到滞缓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8年岁末,本刊特别约请记者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济南等地走访了一些群众,请他们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对1999年的新闻宣传提出希望。我们想通过这种调查、研究,与广大新闻工作者一起了解受众想法,研究受众心理,为媒体在新的一年有所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对新闻媒体的总体评价 对于新闻界的改革实践和媒体市场的日趋繁荣,受众总的来说是满意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现在的传媒结构比较合理,报道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报纸、电视比以前更好看了。同时认为新闻报道中仍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7.
新闻事业的发展历来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都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变革、前进,但喀什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属欠发达地区;并且受人力、物力、财力和传统的办报观念的制约,喀什报业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受众群体范围狭窄,社会经济效益不佳。对于喀什报业而言,要发展就必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报业经济可以说是报人现时“曲不离口”的话题。报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图报业经济的大发展。《报业经济的战略思考》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近年报业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走势,将报业改革与国企改革做了比较分析,可使读者拓宽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媒体竞争的中心是争取受众,得受众者,得市场,赢得受众,便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媒体怎样才能真正赢得受众?读读“本期专题”刊登的介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践经验的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廖卉 《传媒观察》2010,(3):26-27
近几年,对于新闻界,很不平静。终日将他人、世事置于舌尖笔端的人,竟也一次次被舆论“烹煮”。作为社会公器之一,新闻媒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剖析近年来新闻界广遭诟病的种种行为和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社会责任感的模糊。记者的话语权不属于个人,记者对社会、对受众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提供真实的信息。厘清记者在社会责任面前的迷乱原因,将有助于我们承担起恰如其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记者角色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监视环境,这似乎不是问题.可是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一些记者正是由于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认识和定位不清,导致角色错位、角色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及记者的评价和信任度降低,妨碍了新闻媒体社会职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1.
廖卉 《新闻通讯》2010,(3):26-27
近几年,对于新闻界,很不平静。终日将他人、世事置于舌尖笔端的人,竟也一次次被舆论“烹煮”。作为社会公器之一,新闻媒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剖析近年来新闻界广遭诟病的种种行为和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社会责任感的模糊。记者的话语权不属于个人,记者对社会、对受众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提供真实的信息。厘清记者在社会责任面前的迷乱原因,将有助于我们承担起恰如其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长沙晚报的报道实践,探析地方媒体如何运用本土化策略做好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和报道。地方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找到与本地相关联、受众喜爱的新闻元素,从独家视角深入采访挖掘出不一样的落地报道,从而为受众提供及时、精准的新闻内容。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不止体现在能发现“有”,还要善于看到“妙”,在“从无到有、有中生妙”中发掘新闻金矿。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缘起:建立在主体性认知基础上的记者角色分析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媒体角色的定位既源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受制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的认知水平。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为之服务的记者角色息息相通。对于中国来说,不同发展时期媒体的角色定位并不完全相同。60多年  相似文献   

15.
董宁 《新闻实践》2005,(7):55-55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调查/解释”和“信息传播”这两种角色;个体因素对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调查记者所在的地域差异对其媒介角色认知有一定影响,相对来说,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更偏重“鼓吹民意”,市场化都市报记者相对偏向“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的媒介角色,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偏向“批评与质疑”.  相似文献   

17.
<正>缘起:建立在主体性认知基础上的记者角色分析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媒体角色的定位既源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受制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的认知水平。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为之服务的记者角色息息相通。对于中国来说,不同发展时期媒体的角色定位并不完全相同。60多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体融合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新闻媒体记者也应当根据现代化的融媒体发展形势而对自身的角色和思维进行转变.文章根据当前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冲击,重点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记者应当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的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19.
受众对于媒介角色的认知及其评介是科学建构媒介化社会的重要参照.调查显示,受众对于媒介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趋于赞同,而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媒介的可信度和媒介能否解决现实问题的认知情况并不明朗.对于媒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承担,受众对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评价,也为信息传播与媒介发展提供了需要解决的一些领域.  相似文献   

20.
陈丽 《新闻窗》2013,(4):36-37
记者曾经是一个伟大高尚的职业,他们不仅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记录者,还是重大事件的记录者,这决定了记者在工作者必须要遵守职业的良知与社会的普遍道德。由于社会发展不断复杂化与多元化,面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诱惑,新闻工作第一线的记者也往往难回避其中,一部分记者对角色认知和定位不清晰,导致角色错位、角色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及记者的评价和信任度降低,妨碍了新闻媒体社会职能的正常发挥。笔者从三个冲突分析这种记者形象的偏差,就是三个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