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作为消费者知情权之设权基础主要通过经营者告知义务加以补正,司法适用中,经营者未履行告知义务,主要沿四种审判路径展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欺诈-惩罚性赔偿""合同解除""合同撤销",然四种法律后果之边界却付之阙如。欺诈应以消费者"是否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做出错误意思表示",遵循整体性解释思路,不应囿于一方当事人是否仅仅隐瞒或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刚性标准加以判断。经营者以"过失"抗辩欺诈之故意需结合"行业惯例""交易习惯""商品瑕疵程度"以及"一般消费者之认知水平"等因素综合加以判断,谨慎推定欺诈之故意。  相似文献   

2.
欺诈消费者,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一)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况之一  相似文献   

3.
如今是商品社会,许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认真阅读保修卡,误认为保修就是包修,是免费维修,结果造成许多误会,有的甚至诉诸消费者协会。对于保修与包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是这样规定的: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  相似文献   

4.
李俊杰 《天中学刊》2003,18(3):49-50
“买假索赔”者应当认定为“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且不应当以购买商品数量多少界定其是否为消费者。欺诈行为不应以故意实施为前提,只要经营者有过错,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有权取得双倍赔偿。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离不开消费,消费纠纷也就不可避免.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遭遇消费纠纷,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解决.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与生产者、经营者发生纠纷,双方应互谅互让、交换意见,共同协商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其他经济利益上的行为。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附赠式表现为经营者向所有购买者赠送奖品;抽奖式则是经营者以抽签或其他带有偶然性的方式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对中奖者才赠与奖品。有奖销售行为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正所谓“强手相争智者胜“,随着商业浪潮之高涨,经营者们为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无不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对消费者“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于是,作为营销手段的各种促销  相似文献   

7.
现行中学<思想政治>(1998年版2000年印刷)高一(下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框题的正文第一段内容是: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作为购买一方的消费者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经营者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安排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经营者的商品能否销售得出去,主要看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承认.因此,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支付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实际上等于对各种商品服务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票".消费者通过购买的方式,将自己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传达给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者要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和利润.因此,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人力、物力、财力就越能合理地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和生产单位,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  相似文献   

8.
现行中学《思想政治》(1998年版2000年印刷)高一(下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框题的正文第一段内容是: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作为购买一方的消费者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经营者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安排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经营者的商品能否销售得出去,主要看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承认。因此,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支付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是社会上特定的人群,他们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法定的权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的合法益时常受到损害。为此,应运用法律手段和补会监督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身的保护意识和经营者自身的被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是社会上特定的人群,他们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法定的权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的合法益时常受到损害,为此,应运用法律手段和社会监督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身的保护意识和经营者自身的被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