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 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在适应中探索、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了具有首都特点的“保稳定、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保稳定”,是指要从确保首都高校与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重视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结构性矛盾扩张而提出的一种正确回应。面对转型时期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急遽扩张的态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对中国转型社会的整合。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尝试着对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尝试,这种整合呈现出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整合的一系列特征。为了更好地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应该通过政党文化的转型、政党组织资源的优化等一系列方面来增强自身的社会整合功能,以期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政治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始终在场。政治以“参照物”的身份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理论人性论、主体论的第一次转型,以“蕴藏物”的身份存在于“语言论”转向过程中,以“价值物”的身份彰显于“文化论”转向中。从政治维度考察三十年文学理论的转型,可以清晰地发现政治或从外部,或从内部纠缠、影响着文学理论的形态变迁。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臀 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文章用“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党中心主义”三种理论范式分析了近代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发现近代中国“弱国家—弱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状况决定了“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转型道路行不通。基于“政党中心主义”逻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结果是:国民党由于自身局限性,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成功组织并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实现国家转型。这样也就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视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治过程的理论视域,可以发现群众路线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过程中的功能演化。在革命时期,群众路线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利益的聚合,并成为政策执行和政治动员的手段。在建国后三十年的政治中,群众路线成为领导人政治表达、权威建构及调控内输入模式弊端的工具。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中,内输入模式受到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群众路线的再运用,一方面打开制度之门,实现从内输入到有限政治参与的转变,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用来调适自身以应对治理挑战,同时重塑国家、政党、社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新的政治平衡。群众路线是当代中国政治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只要中国政治未实现充分的制度化,弹性化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发掘政治空间并发挥作用,因此是当代中国政治可资利用的的宝贵传统。  相似文献   

8.
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国家与社会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又大致为“30年”。第一个“30年”是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第二个“30年”是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从三位一体的格局向各自相对自主的格局转型。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年的现实启示是党必须增强执政意识,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必须发展党内民主以及规范党、国家和社会的功能边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面临着新的问题。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加强民主党派建设,进一步拓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生命”论述有很多,包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等。考察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党的生命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现实政治的范围,政策和策略、团结和统一、党内民主等都是党的生命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同时这些论述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密切相关。但是考察社会政治的发展我们发现真正能够决定“党的生命”的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支部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支部是构成党的强大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基础中的基础。加强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最广泛、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进一步加深对高校党支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必须进一步加深对高校党支部工作任务的认识,必须进一步探索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一个政党的生命力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是青年党员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终身必修课,也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青年党员党性,有助于其厚植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强大奋斗动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锻造青年党员党性,要努力在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扎根实践、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的《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公开发表,对新时期搞好党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此文不但揭示了我党十八大修改党章的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学习、严守新党章的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学习并严守新党章的原则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6.
党章与党的先进性关系极为密切:党章规定了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党章及其建设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特征,党章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性法规保障。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过程,既是党章建设过程,也是深刻体会党的先进性及其重要性、实践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先进性和规范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党内组织制度的衰落与苏共败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共败亡的诸多因素中,党的组织制度的衰败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苏共党的组织制度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缺乏竞争机制,产生官僚特权阶层,严重损害人民利益,阻碍了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实行制度创新,建立党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度,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和任期制,有效制衡的监察制度,党代表常任制,中央委员会与地方各级党委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8.
苏共执政后,仍然沿用革命时期的"职业革命家集团"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盛行;监督机制弱化,权力失去制约;干部队伍近亲繁殖,德才不佳。这导致苏共精英集团思想僵化,不愿改革创新,缺乏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理论;丧失信仰,精神懈怠,能力弱化;生活奢侈,腐败盛行,脱离群众,失去先进性。正是苏共精英即"职业革命家集团"向既得利益集团的退化,最终导致了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党报理论中的“党性”概念是列宁最早提出的。尽管现在这个概念在我国较为流行,但是真正了解这个概念产生时的所指,并按照这个含义运用的,只在历史研究领域。列宁论述党报的党性,是从1903年反对小组习气开始的。列宁明确提出衡量“党性”的标准,是党的纲领、党章(组织经验)和党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些论述,创造性地解决了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问题,为新时期扎扎实实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继续开拓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