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迅 《新闻爱好者》2005,(11):11-11
去中国大陆采访,与人交谈中.早就习惯了一些时髦用语: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支持不叫支持,叫“顶”;别人请吃饭不叫请吃饭,叫“饭局”;追女孩子不叫追女孩子,叫“泡MM”;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如今不识流行用语,交谈时往往一头雾水,如坠五里雾中,不入流则被视作老土。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的现代新闻工作者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而学点古代文法很有必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六义”,即六条写作的要求:一是“情深而不诡”,即感情深挚而不虚假:二是“风清而不杂”,即思想健康而不混乱;三是“事倍而不诞”,即事例真实而不荒诞;四是“义直而不回”,即意义正确而不含糊;五是“体约而不芜”,即风格简练而不芜杂;六是“文丽而不淫”。即吏辞优美而不矫饰。这六条写作标准,既包括了对内容的要求,也包括了对形式的要求.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13-13
“飞机很快就要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这简直像是出身论蔓延到研究生招考当中了。”;“明明是中国话,我怎么就听不懂他们说啥呢?!”;“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冢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我们希望撤军决定是伊拉克人根据伊拉克的时间表做出的。而不是恐怖分子的时闻表。”;“如果卢森堡在全民公决中对欧宪说不,那就意味着朝宪法脑部开了最后一枪。”;“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初步实现‘形似’,但从‘形似’到‘神似’还将有一个漫长过程,而最近连续发生的银行大案,更说明了‘神似’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一些冤假错案可能也不会发生。”;“能管、不能罚;能礼、不能兵。”;“离开了中国,国会山不知道要冷清多少”。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讯员给报社投稿,应让稿子像大姑娘出.门赴约那样,要“打扮”好再出门,不要让它“蓬头垢面”去见编辑。有的通讯员不懂得这个道理。忽视文面,不注意“打扮”自己的稿件,以致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字迹潦草。有的字写得狂放不羁,龙飞凤舞;有的歪歪斜斜,如同洋文;有的密密麻麻,如同天书;有的小里小气,如同蝇头。总之,看则吃力,读则费神,甚至有的字如同密码,令人难“猜”。其二,字写不对。字写不对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写错字。写“茂”字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撇;写“真”,里边总是少一横;写“…  相似文献   

5.
宋珊 《记者摇篮》2004,(8):36-36
记得前两年,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主持人竟以15.9%的百分比居于调查结果的末位。在对主持人“不受欢迎理由”的调查中,73%的人认为“主持风格做作”;43%的人认为“千篇一律呆板”;87%的人认为“个人风度差,浅薄、卖弄、油嘴滑舌却绕不到地方”;49%的人认为“涵养差,一看就是背稿子”;48%的人认为“表现个人,与栏目游离太远。”  相似文献   

6.
“K21/27中国各代史”中的“代”并非只是指“朝代”;不是只有属于“朝代”的类目才可以仿K20分;仿K20分,不需要区分是否是属于“朝代”的类目;K21/26的前后列类标准并非是不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林     
报道领导活动“三原则”一是突出活动“主线”主要领导的主要活动事关全局事关大局,意义重大。然而,这刊登是有选择的。因为,一是受报纸版面的局限;二是报纸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属性决定了一般领导活动不能见报:这种舍“一般”取“重要”的做法,笔者权且称作抓“主线”。抓“主线”,就是抓领导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和最具新闻性时效性的东西。;有时候,某领导看的地域不广单位不多,时间跨度不大,活动的主体思想又明确,这样的“主线”就容易抓住;有时候,领导走得广看得多,中心不明确,这里头的“主线”就难抓到。二是捕…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培育     
在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顺境而不是逆境;最可怕的是“平衡”,而非“不平衡”,最可怕的是“稳定”,而非“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阿明 《湖北档案》2002,(9):10-12
步入21世纪,两股力量在推动着中国的信用重建,一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发现的现状触目惊心,让社会震惊。从“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骗局”;从冠生园“陈陷月饼”到瘦肉精事件;从假酒到毒米……我们正在咽下不讲信用的恶果,信用危机会摧毁自己;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要兑现承诺,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从“非征信国家”(资信调查业不普及,  相似文献   

10.
军报7月4日一版头条通讯《方方正正显风采》,抓住了当前部队管理的要害。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实在可信的事例,给那些整天忙于“新时期兵怎样带,干部怎么管”研究的同志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被基层官兵称为“一篇指导性极强的好文章!”文章通篇仅从“管出自觉性”、“经得住不检查”和“管得让人心服”三个侧面,报道了某高炮团严格按条令条例管理部队的事迹,让读者从该团官兵集会时“始终头不动,目不转,两手放在膝盖上;腰不弯,身不晃,个个端坐如塑”;人员出营门,“军官必须持有军官证和外出登记卡,士兵必须持有士兵证和请假条”;…  相似文献   

11.
在奉读为上帝的报纸时代,众多报纸间的竞争如同妻争妾斗般激烈,有时注重炒作,忘了尺度;有时感情用事,忘了导向;有时抢发新闻,忘了纪律;有时追求新奇,忘了国情。更有些报纸,为迎合少数人不健康的阴暗心理,大打“情色”牌,降格以求,“腥”,“性”味甚重。然而,生活类报纸究竟如何走好“市场化”,这仍然是个“仁见仁,智见智”的艰涩问题。下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自爱○胡汉春何为自爱?苏辙“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是自爱;周敦颐“出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自爱;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是自爱;司马迁“无造福先,无触祸始”是自爱张衡“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是自爱……自爱即自己爱自己。谁都不会说自己不爱自己,谁又能真正做到自爱?其实,不爱自己与不爱别人一样,同样是一种罪过。倘若下岗了,不怨天尤人,不唉声叹气,能客观认识到己或许本来就不适合这份工作,现在自己又有了选择自己欢做的事情的机会,调整好心态,泰然处之,这是一种自爱。比如失恋了,不…  相似文献   

13.
《新闻导刊》2005,(5):10-10
我国报业集团成立主要是靠行政力量的推动,而并不全部忠于其经济动机。大多数报业集团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不少共性问题:“集团”演为“集权”;“集团化”成为“机关化”;名为“集团”,实际“集而不团”。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 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怕就怕“认真”二字周奇对于“无错不成书”问题,出版界内外的反映很不一样:出版界外,深恶痛绝,群起而攻之,以致提到讨论国家大事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而出版界内,却有点儿近乎麻木,不闻不问者有之,无可奈何者有之,以致“无错不成书”愈演愈烈。“无错不成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发展到今天,节目主持人队伍日益壮大。然而,一项调查的结果,却给主持人行业泼了一头。冷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对主持人不受欢迎的理由.结果是,73%的人认为“主持风格做作”;43%的人认为“千篇一律,呆板”;87%的人认为“个人风度差,浅薄,卖弄,油嘴滑舌却说不到正地方”;  相似文献   

17.
李涛 《新闻传播》2005,(2):33-34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旧闻多”:二是“量过大”;三是”距离远”:四是“不活泼”;五是“形式老”;六是“深度不够”。一些记者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读者把这道家常菜”吃腻”,常报常新呢?  相似文献   

18.
以前,每当有人闹矛盾时,你总能听到这样的规劝:“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这“事”若有油水,才不跟你商量呢,“法庭上见”;这“话”如果“好好说”,谁愿意听?  相似文献   

19.
在基层采访,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领导向我们诉苦说,现在个别媒体的记者在基层已经到了令人讨厌的地步,太有损于记者的形象了。有的到单位采访非“一把手”不见,似乎没有“一把手”出面陪同,就体现不出记者的“价值”;有的把新闻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跳板”,不给好处“不动手”;更有甚者,个别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动辄就用“曝光”、“见报”等手段来要挟基层,不达目的不罢休。难怪有人把记者列入了“三防”重点对象。   新闻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那么谁来监督记者呢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写稿也一样,文贵自出机杼,稿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云亦云,套用重复,三番五次的轮回,读来如同嚼蜡。这类现象我们绝不少见:说到“困惑”,于是便有“消费者的困惑”、“大商场的困惑”、“书市的困惑”、“吃喝的困惑”,连篇累牍;谈及“怪圈”,于是相继有“文人的怪圈”、“家教的怪圈”、“休闲的怪圈”、“股份制的怪圈”,纷纷亮相;出现了“辉煌”,更有数不清的“辉煌”出台,“明天更辉煌”、“再创更大辉煌”、“辉煌的岁月”、“把乡镇企业推向辉煌”;谁家先用了“误区”,于是接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