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曹玮 《时代教育》2010,(9):295-295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南通城南七公里的长江边,是国家旅游局审核评定的4A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受到认识、交通、通讯、环保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旅游资源未能合理的开发利用。该文分析了狼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并对其开发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开阳香火岩风景名胜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贵阳市开阳香火岩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证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贵阳市开阳香火岩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使风景名胜区规划得到长足的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定位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具有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并以此构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驱动模型,为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武功山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处于开发初期,在生态旅游研究非常少的情况下,急需相关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在对景区区位交通条件、开发条件、旅游资源、生态素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系统地把握景区发展的内外在条件,认为景区应采取进攻型的开发战略,为合理开发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审美艺术视野下旅游文化的构建——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对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探讨分析鼓浪屿旅游文化审美艺术存在的不足与缺失,提出塑造鼓浪屿旅游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布局、旅游开发方向、旅游项目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功能分区及近、中、远期旅游项目规划方案,并对旅游规划项目的时序安排、投资规模、用地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温州旅游资源的分布谈开发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依山傍水,兼山海之利。有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4个景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温州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初具规模;众多涉外旅游饭店和79家旅行社形成庞大约接待能力;正赶上旅游业大发展的绝佳时机;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等,但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业的发展仍不能与杭州、宁波等兄弟城市相比。这不得不令人从深层次去寻找原因。本文从分析温州旅游资源分布和现状的不足入手,提出了开发规划意见和建议,为温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探索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总结归纳旅游资源的三大类型和三,大特色。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做出了对剑门蜀道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SWOT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鸭绿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的规划,并对各景点的旅游特色进行了评价,这是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核心,也是开发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取了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种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密度、人均密度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7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比较.并根据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讨论了各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和开发时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核心竞争力理论已经跨越了工业企业的界限,广泛应用到旅游等各行业。研究风景名胜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可从资源特色吸引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和环境能力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宣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升温战是宣春市政府主导的发展本市旅游业的重大工程.本文从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四个方面对宜春市2007年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为例,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研究如何提炼、整合其资源优势,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以期成为贵州西线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黄山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黄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目前黄山旅游发展基本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观光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应充分利用黄山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黄山旅游文化内涵,提高黄山旅游品位和游客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变迁所释放的能量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献综述和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为样本地,用实证方法研究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与旅游发展状况、管理体制变迁的原因,并对现行管理体制变迁的特征与旅游发展困境进行诠释和分析,以期为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资源的主要构成之一,但部分风景名胜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行政区划分割得四分五裂,因此属地争议成此类风景名胜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区域之间旅游开发的非合作博弈。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与六盘水市钟山区两地交界处的"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就因属地争议问题,致使景区旅游品牌形象渐趋模糊、景区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最终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属地争议下的景区品牌竞合分析为题,探寻韭菜坪风景名胜区景区品牌竞合的困境及形成机制,从而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洞穴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织金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使旅游地的环境系统免遭不可修复的损坏,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喀斯特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难题之一.旅游环境容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之一.目前,我国针对洞穴类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尚属空白.以我国典型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景区为例,定量研究了该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可知织金洞还可进一步提高旅游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在近几年的假日旅游黄金周,厦门风景名胜区接待了大批游客。面对日益火爆的假日旅游,厦门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本文就是从这个背景出发,从厦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著名风景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旅游产品知名度高,但限制旅游形象的拓展;2.客流量稳定,但增长空间有限;3.景区受到保护,但新的开发常引起争议。这是著名风景区过去发展的基础,现成为可持续旅游的制约。本文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著名风景名胜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选取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署三类六种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人均密度、地均密度三种评价指标和位序得分法,对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