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课程,讲究艺术氛围,在音乐教育中,情感唤醒和音乐情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将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完美融合,要通过感动自己感染学生、营造氛围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表现中产生情感共鸣、利用互动式课堂师生共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音乐课堂成为中学生精神情感体验与感受之地。  相似文献   

2.
张丽君 《孩子天地》2016,(6):197-198
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本质的一个特征,应当做为目标和旨归。音乐教学要牢牢地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进中进入审美的圣境。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热情,使人们在音乐体验中获得精神与情感的共鸣和陶冶,从而在思想,修养上趋向完善和崇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感情教育应坚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要充分发挥乐欣赏教学发展和培育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再造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艳妮 《文教资料》2009,(22):124-125
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得以净化,从而得到教育.音乐的情感教育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师要以自身人格感化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以多样的方法教育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注重用音乐的特殊手段"寓教于乐""以乐辅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首先是情感的教育。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职教音乐欣赏课要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借助精选流行音乐元素,在欣赏感悟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培养完善品格、高尚志趣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方式的唱歌教学,自始至终都应注重歌曲艺术形象的深入挖掘,启发学生领悟歌曲情感,以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和准确表达统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歌唱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歌唱中感受音乐,净化心灵,同时提高唱歌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让学生在不断丰富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最富有感情的艺术,音乐教育则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丰富人的情感,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曲的情感体验犹如音乐教学的灵魂,覆盖了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节目主持艺术是充满魅力的情感沟通艺术,主持人的审美风格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品位。主持艺术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就一定要重视情感体验教学。把音乐情感体验融入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播音主持情感的把握,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体会。本文透视播音主持教学环境,分析培养主持人音乐审美意识这一课题,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将播音与主持艺术同音乐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在专业教育中融合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让专业教学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再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可用身体动作唤醒儿童的音乐情感,选用多种形式体验音乐,如让音乐欣赏与动作有机结合、音乐欣赏与图谱相互交融、音乐欣赏中打击乐器衬与托等方式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情感产生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情感对人的人格、认知、态度、心态产生重要的影响。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特征。而音乐教育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审美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柏拉图曾说:“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而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因此,本人在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摸索出用音乐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范唱和表演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用特定的音乐氛围渲染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法,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体验和交流放在音乐教学的第一位,突出音乐教学的人性化倾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和情感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是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熏陶,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促进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落实,音乐教师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创新调整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抒发与表达条件,以便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情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熏陶,初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随  相似文献   

15.
包彬彬 《考试周刊》2013,(3):192-192
音乐教育旨在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与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描述情感教育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引出大学音乐教育的侧重点与关键内容,强调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为主,教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文化,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映。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无不与隋感体验与反应过程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生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问理解与沟通的桥梁,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纽带”才能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再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可用身体动作唤醒儿童的音乐情感,选用多种形式体验音采,如让音乐欣赏与动作有机结合、音乐欣赏与‘图谱相互交融、音乐欣赏中打击乐器衬与托等方式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情感产生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教与学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是达成音乐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子铭 《考试周刊》2012,(53):187-188
音乐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产生并不断改进、复杂,发展着。情感它与其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体验教育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还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投入情感引发学生,感染学生,进入感情体验,唤起想象与联想,直至通过理解认识来领悟音乐的思想和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对于音乐教育者来说,要善于总结与反思每一节课的得失,这样才会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