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梦龙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较为全面地提出小说理论的小说理论家。在其“三言”的三篇序言里,分别提出了小说功用观:重视小说的社会教化作用;小说发展观:总结了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历程,并指出了通俗小说起源于话本艺术;小说创作观:小说创作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并提到了小说创作题材的来源问题,指出小说创作要遵循通俗的原则;小说批评观:评价小说创作要将作品放到具体的历史时代中去评价,不能以今律古。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说家,劳伦斯对小说有着自己特殊的见解,他的小说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观,同时,他还以散文的形式论述自己的小说观。在他的散文中,劳伦斯对小说的重要性、小说与情感及小说与道德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劳伦斯的小说和散文为依据,对他的小说观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祖师,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二十多篇白话小说就对中国传统小说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完成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小说变革。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创作在1909年度达到高潮,从而成就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翻新小说借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文体的写法,承继传统小说的模式,整合融会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体特征,并以其独具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谱写了晚清新小说创作最后的辉煌乐章。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的小说批评揭示了小说“美文妙情”的美学特征;将我国传统的以形写神,注重人物内在精神面貌的美学思想,运用到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评论上,开启了我国小说理论性格批评的先河;论述了小说的录善、旌美、劝善惩恶、秤评天下的社会作用;描述了小说欣赏者的情动特征,展示了小说的美感效应;涉及到了小说创作主体的才能素养、知识结构及艺术思维等问题。唐宋时期的小说批评已经大异于庄子、桓谭、班固等人的文化小说观,是我国美文学小说批评的萌芽期。  相似文献   

7.
政治小说是中韩近代新小说的开端。中韩近代小说家从相同的国情和传统文学观念出发,为救亡图存的政治理念不约而同地从日本译介过大量的政治小说,以此为基础,两国各自开创了自己的政治小说。这类小说大大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强调了小说对社会的作用,重视小说本身的价值,与传统的"诗文"为正统的文学观相比较,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学革命",从此政治小说在中韩近代文坛上拉开了"新小说"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民初小说不等于南社小说,但是在民初小说家中,南社拥有半壁江山。南社成员的小说创作在小说内容上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宣扬改良礼教,在情与理之间徘徊;在小说形式上引进西方小说的日记体、书信体等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显示了中国小说由外部描写向表现内心世界的转变。从而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9.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第一部成功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贝内特对该小说人物和主题方面的批评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 ,反映了他小说观念上的抱残守缺、墨守陈规。本文从现代小说美学的角度和该小说文本的实际出发 ,驳斥了贝内特的偏执观点 ,指出了伍尔夫小说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上的特点 ,并充分肯定了她的小说创作在现代小说美学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 ,最为通行的小说刊本是评点本 ,评点可以促进小说的传播。出于商业目的 ,书坊主利用评点的传播功能刊刻注有评点的小说 ,小说评点也就成了小说销售的促销工具和商业手段 ,具有了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亨利·詹姆斯在西方小说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他对小说的理解深入而独特。2017年他最著名的作品《金钵记》中译本出版,掀起了一波亨利·詹姆斯热。1928年他的名字首次在中国文坛出现,萧乾和卞之琳是最早论及亨利·詹姆斯并接受其影响的中国作家,但这段文字缘至今尚未受到研究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肖建 《高等理科教育》2013,(2):12-16,62
作为第一部阐述大学理想的著作,纽曼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定义出发,在强调大学传授自由知识和提供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的理想在于具有理性的、良好的社会人的培育。隐藏在纽曼的大学理想背后的是其关于"人是宗教和理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的人性假设,纽曼大学理想的人性假设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贵妇人画像》,被公认为是其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的精神主体和情感的潜意识都受着情感所支配,因此一直以来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焦点。本文从亨利·詹姆斯的历史轨迹和主体情感、叙述视角以及读者阅读当中的感受与理解,阐述其不确定的情感,以此来剖析作品独具特色之源。  相似文献   

14.
亨利·詹姆斯是与马克吐温、豪威尔斯齐名的19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螺丝在拧紧》是其中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以解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思想、《螺丝在拧紧》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及作品的叙述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视阈来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15.
Using a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then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William James's spiritual family history by reviewing key events in the life of his father, Henry James, Sr. It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enry Sr's tumultuous relationship with his own father, William James of Albany, and Henry Sr's subsequent conversion to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Emmanuel Swedenborg. James's writing of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an be seen as integral to his moral and religious development; that is, it functioned as an extended process of conversion that permitted him to distance himself from a rational, scientific identity. In search of the deeper emotional satisfaction and in loyalty to the two paternal ancestors, James's redefined himself, dramatically expanding his own generative legacy.  相似文献   

16.
Erotic defamiliarization possesses a special portion in Shklovsky’s defamiliarization theory and it is found in Henry James’s works.This paper exemplifies Henry James’s way of erotic defamiliarization in his works The American and "Daisy Miller".  相似文献   

17.
林纾、陈家麟用文言翻译了《亨利第六遗事》,1916年商务印书馆刊印,这部莎士比亚历史剧译本几乎一直被人们忽视。林纾、陈家麟翻译的《亨利第六遗事》不独立分篇,显然接受了奎勒一库奇改写的《莎士比亚历史故事》的叙事框架,而且林纾、陈家麟还从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上篇、中篇、下篇中选译了一些重要场景。这些片段是没有分行书写、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翻译,在莎士比亚汉译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Paste" is a 5,800-word short story by Henry James which attracts many critics' attention.However,many people hold misunderstanding towards it because of he cumbersome style of Henry James and his misplaced illustration.After settling down the main mysteries in the story,the theme revealed as a critique about the sex trade.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享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本文试图在道德批评的视角下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新婚的姊妹们》进行道德解读以揭露小说中存在的道德缺陷以及分析这种缺陷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菲尔丁的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容.本文认为作品的主旨和隐性结构就在于表现人性,基于此,菲尔丁不仅塑造了一个真实丰富的主人公形象,并对当时某些似是而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原则提出了讨论,表明了小说的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