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开始,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经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最初几年版权引进的沉寂之后,从1996年以来,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扩张状态,无论是码洋比重还是品种比重;相比之下,版权输  相似文献   

2.
1991年6月1日,忡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生效。1992年5月27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递交了关于提请审议决定我国加入褓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议案。6月,在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国家版权局局长宋木文同志,受国务院的委托,就建议我国加人两个国际版权公约的议案作了说明。宋木文同志分别就'趴e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基本情况"、"加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必要性"、'伽人两个公约的国内条件"、"与加人们e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若干有关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开始,无论是码洋比重还是品种比重,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扩张状态,而且曾几何时,引进版几乎成了畅销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外语图书翻译出版量也呈逐年攀升趋势。虽然我国在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多边版权公约之后,相关翻译著作权的法律问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我国对出版刊物翻译后著作权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因此,进一步研究出版刊物翻译后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锋 《新闻传播》2009,(6):77-78
一、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状 自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两个国际性版权公约.中国书业与世界书业正式接轨,图书版权贸易也驶入历史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版权说明”是图书“主说明页背面”(俗称版权页)中举足轻重的内容。1991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B12450—90)中规定:“主书名页背面”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三个项目。对于后两项的规定比较具体,而对“版权说明”的规定,只笼统地说:“按有关法规的规定执行”(见该标准4.2.1)。至于“版权说明”应该说明什么、以什么形式表述却没有具体的规定。1992年10月我国先后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许多出版社开始注意“版权说明”项,在其出版的图书版权…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不断发展,引进版图书在市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10月 ,我国相继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版权贸易应运而生。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我国版权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据国家版权局统计 ,自1995至1998年 ,全国出版社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共约1 6万多项 ,引进图书版权的数量约为1 45万项 ,输出版权约为1800项(不包括内地作者向港台地区出版社的个人授权)。目前 ,我国版权贸易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 :1997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为3224种 ,1998年版权引进5469种 ,1998年比1997年增…  相似文献   

9.
中外双边图书版权贸易 在著作权法实施不到一年半的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只有从这时起,中国内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开展国际版权贸易的环境与法律依据,中国的对外版权贸易才走向正规化之路。近十年过去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俄(苏)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 国很早就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苏联作品,但两国真正的版权贸易却是1992年10月我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之后才开展起来的。 回顾过去:挥之不去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图书出版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受社会环境、版权贸易和版权转让问题影响,我国翻译图书活动起落明显,图书出版量多次呈下滑趋势。文章结合我国翻译图书事业的发展流程,分析了翻译图书版权问题现状,并就我国翻译版权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进入 9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我国于 199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以后,国内出版界便愈来愈重视如何使自己的图书走向世界的问题。在我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后的最初几年内,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额增长速度很快。但即使在输出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年份,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额在整个贸易输出额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无法与欧美等出版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的。   在 90年代中期以后的几年中,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额并没有如业内人士所预料的那样,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成就展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数字, 1993年,全国 200家出版社图书版权输出…  相似文献   

13.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在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占有丰富的版权资源,谁就占有优势。出版社的版权管理主要指版权贸易管理。版权贸易分国外和国内两种,此外,在一个中国的范围内,也存在与台、港、澳地区的版权贸易问题。 我国于1992年加入世界两个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行业开始与世界接轨。根据两项公约的规定,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国家政府要向其他任何缔约国作者的有版权的作品提供与本国作品同样的保护。我国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就是本着“政府管理原则”颁布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版权既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也包括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又包括出版者拥有的由作者授予的某一作品(著作、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和发行经营权。因此,获得国外优秀图书的出版权和发行权,是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参加国际版权公约之后,出版社碰到了一些翻译出版业务的新问题,故连载本文以助。本文论及签约前后有关版权问题,值得重视;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可供借鉴。本文摘译自《翻译出版业务》一书,作者宫田昇先生是日本综合著作权公司社长,从事翻译出版和著作权代理业务几十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数次在中国讲学,介绍海外的翻译出版情况。摘译经作者同意。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以来,中国版权贸易驶入历史快车道。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电视版权工作,加大了电视版权贸易的扶持力度。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的版权贸易依然是图书版权贸易一枝独秀,电视版权贸易尚无突出表现,未能展现与其产业化程度相匹配的速度和规模。在电视产业链中,广告经营仍然是第一经济支柱。如何突破电视版权贸易的瓶颈,《电视版权贸易突围策略探究》在细作分析后,提出了突围之策。  相似文献   

16.
吴明 《编辑之友》1995,(2):39-40
版权贸易中的“译林”吴明【南京】1992年10月,我国正式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从此,出版翻译书首先必须获得版权所有人的授权。这对于以出版翻译图书为主的译林出版社,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两年过去了,来自译林出版社的信息是:他们积极迎接挑战,把压力...  相似文献   

17.
张洪波 《出版参考》2004,(34):35-36
1992年以前,由于我国没有加入任何国际性的版权公约,所以,我国没有保护海外作者版权的义务,任何人都可以任意翻译、出版海外作家的作品,而不需要支付任何版税或报酬.1991年6月,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开始实施;随后在1992年先后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我国也逐渐和某些国家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和有关国家承担相互保护作者版权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开发版权潜值黄煜我国在实施著作权法之后,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给我国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法律上、经济上乃至管理上的压力,但同时又为图书出版业对外进行版权贸易、图书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版权的潜在价值(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物是商品”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编辑的头脑之中。我国出版界几乎所有编辑都已经认识到图书出版市场对于出版社和编辑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研究市场,试图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指导、组织编辑工作。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编辑还只能着眼于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没有能力跟踪国际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更少有编辑能够把自己编辑的出版物推向国际市场。1886年,由法国大文豪雨果倡导的《保护文学和艺术的伯尔尼公约》在瑞士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性的版权贸易开始出现。狭义的版权贸易一…  相似文献   

20.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西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然而真正把翻译与文化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还是到90年代之后了.1990年,安德烈·勒费夫尔和苏珊·巴斯奈特两位学者共同编辑出版了《翻译、历史与文化》论文集,明确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观点,他们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超越了形式主义阶段,开始考虑有关语境、历史和传统的更广泛的问题","文本传递所涉及的操纵过程,是翻译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