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曾经拜他为左中郎将,所以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精通篆书、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都是后人对他书法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清末当政阶层对于发展经济的关键———资本问题,有别于舆论界而力主引入外国资本,这是以往学界否定之的关键所在,其实,当政阶层之所以如此,实乃内资不可依恃的迫不得已之举,而非有意抵拒,恰恰相反,当政者在筹集内资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以陈璧为例,他在京汉路的回收期间,一方面举借外债,另一方面也致力于发行公债、筹集官款。同时,为了交通发展的需要,他还筹建交通银行,集中社会零散资金。这充分说明清末当政者对我国内资的关注,那种认为当政阶层一味倾心借外债的观点,并不足取。在资本问题上,陈璧是清末当政阶层的一个标本式人物,类同者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1933——1945年弗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当政时期,中美关系有很大改善。回顾和研究罗斯福政府改善中美关系的历史过程,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在目前和将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努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罗斯福是一个有远见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当政时期,顺应历史潮流,承认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面临皇帝怠政腐朽、宦官为祸隐患犹存以及权臣专擅等局面,一些忠正言官奋不顾身,规谏君德,抑制宦官和权臣,力尽所能维护日渐衰微的皇权,以延续明朝的统治。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言官的爱国热忱、舍生忘死的责任感以及顽强刚正的品格,却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5.
薛菁  林恒青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3):102-107,127
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论析这一时期御史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指出: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御史监察制度逐步健全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权臣当道,皇帝优容士族,导致御史监察制度的功用受到制约,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元朝政权退出大都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乱,北元政权衰落,瓦刺崛起,蒙古高原出现了蒙古本部(东部)和瓦刺(西部)两大部落间的斗争.其间,风云一时的东蒙古实际掌权的阿鲁台彻底败于瓦刺权臣脱欢之手,宣告异姓权臣开始操纵政局,促使蒙古汗权的进一步衰弱.  相似文献   

7.
在战国中后期,合纵连横成为列国外交的总战略。连横外交作为秦国的基本国策,其间经历了事一强以攻众弱、远交近攻、连横权臣三个发展阶段,连横政策的长期坚持大大加速了秦的东进步伐,推动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北朝造像记文献类型丰富,经历了从个体到团体的发展演进。民众将皇帝、权臣和女性政治人物作为造像对象、祈愿对象,在发愿文中进行政治书写,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其背后反映出皇权崇拜、权臣秉政、女主称制的历史镜像,蕴含着民众对执政者政治身份的认同。而王室成员、世家大族在造像记中刻意提到家世门第,则是出于政治身份的自我认同。有些造像记在书写时运用记叙、抒情、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灵活多变的句法形式、骈散相间的写作风格,生成了文学色彩浓郁的造像记文本。  相似文献   

9.
<正>2016是农历猴年,在我们绚丽多姿的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中含有"猴"字,读来妙趣横生。明代的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常用诗文、对联做武器,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短小,有位权臣便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出了上联让他对:"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句(锯)?"解缙不假思索,立即反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在座的人听了,皆相视而笑,那位权臣自讨没趣,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作声不得。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五九四年,雅典新兴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梭伦当政,为了加强奴隶主阶级统治和发展奴隶制经济,他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与弊病,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这次改革在雅典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揭开了雅典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皇权的衰弱是霸府与霸府政治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格局,为权臣控制军国大政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权臣确立霸府统治,从而为能够顺利地实现王朝禅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曹氏与司马氏霸府的确立为基点,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魏晋王朝的禅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我国古代和近代商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据此回答1~6题: 1.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曾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  相似文献   

13.
王莽的富民思想上承先秦、秦汉以降的惠民和富民思想,同时又是对西汉末年社会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王莽在辅政和当政时期,经常施民以财,献田献钱;赈民之急,安置流民;惠民以利,官营赊贷;鼓励发展农业,改革俸禄制度;从而构成了其富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德皇亨利四世由于与教皇斗争的失败而长期受到历史学界的冷遇。其实,他当政时实行了与城市联盟打击诸侯、教皇,加强皇权,保护商业,禁止封建主私斗、保护犹太人等有利于社会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措施。他虽然入侵过意大利、镇压过人民起义;但作为历史研究者不能因此而抹煞他应有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段先生作为一个院长是很大气的。作为一个领导,最不应该的是武大郎开店,光知道突出自己,不让别人发展,这就搞不成了。段先生当政以来,就鼓励大家作学问,让研究人员都有条件研究,成果有条件发表。  相似文献   

16.
康熙帝,即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八岁时继承皇位,称清圣祖,年号康熙。康熙常擒权臣,平藩乱,收台湾。逐沙俄,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治理黄河,组织编纂《康熙字典》、《左今图书集成》、《全唐诗》、《数理精蕴》等书,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7.
对清末政府要员郭嵩焘任广东巡抚时期一些原始资料的考察,分析他当政期间对广东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各方面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8.
昏官当政     
小读者,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忍不住会笑啊?笑蒋方舟这个“昏官”,笑范都都这个“故事大王”。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蒋方舟并没有写昏官“当政”的方方面面。只是选取了“当政”连程中很有趣也很有代表性的一幕——班套课.把它轻轻松松的记下来,  相似文献   

19.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封建帝王的人格心态决定了其多欲,多欲就必然会扰民,并由此形成了他多暴的人格形象。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他对历史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他当政期间开通大运河、发展文化事业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问题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苏共当局将知识分子视作“特殊的社会集团”,对那些敢于针砭时弊、敢于向当局提出批评意见的知识分子采取严厉压制的政策。本文从如何对“知识分子”一词定义入手,分析了苏联知识分子的构成、特点、勃列日涅夫时期知识分子问题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以及错误地压制知识分子对苏联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