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人文关怀后的积极效果。方法:对我科100例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人文关怀,分析、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95%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中为满意,80%认为治疗过程是愉快的,96%的患者表示将积极面对生活并完成乳腺癌的各种后期治疗,在病人对科室满意度调查中发现高于对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平均水平。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ICU收治的50例无意识障碍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但关于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标准及评价标准的制定问题亦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张青  冯丹花  肖建磊 《科教文汇》2014,(30):117-119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人文关怀后的积极效果。方法:对我科100例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人文关怀,分析、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95%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中为满意,80%认为治疗过程是愉快的,96%的患者表示将积极面对生活并完成乳腺癌的各种后期治疗,在病人对科室满意度调查中发现高于对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平均水平。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究儿科患者接受临床用药安全护理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将其定为实验组,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及其家属关于用药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充分的调查,并做好记录工作。结果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责任意识的强化,并进行日常的培训,进行系统化和责任化的管理,将合理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正确应用到患儿上,可以促进患儿及其家属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好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对患者治疗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各大医院开始注重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临床护理中,坚持以护理人员为主,尊重患者、耐心的帮助患者恢复病情,通过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效果得出,人文关怀运用到临床护理中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达到了对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人文关怀的定义及人文关怀融入到临床护理中的意义,其次系统的阐述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和换位思考在儿科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好有效沟通以及换位思考,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医疗当中做好有效沟通和换位思考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出现护患纠纷,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梁秀兰  韦仙梅  汪水霞  何斌 《大众科技》2021,23(7):84-86,90
目的:探讨崇左边境地区艾滋病住院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及应用效果,为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50例艾滋病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心理支持、家庭支持与关怀活动,分析心理、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病毒抑制率等变化,研究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模式对心理、治疗、生存质量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84%的患者有焦虑(抑郁);干预后患者无焦虑(抑郁),病毒抑制率为95.34%,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86%(高于门诊病人81.94%的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不同样本对于心理评估值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改善患者心理、治疗、生存质量;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人文关怀在护理教学模式过程中的运用价值并且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20名护士进行护理的学习,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渗透到本次研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为期周的学习;在教学前后,分别对每位护士对于人文关怀的理解与掌握以试卷与评分(临床实践)的形式进行考核。结果:这20名护士在接受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后的考核成绩均有明显的提升,教学前的考核成绩及格率为30.0%,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及格率为60.0%结论:将护理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运用于日常的护理培训过程中能够使得护士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能够将人文关怀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更好的与患者相处的同时增进医患关系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临床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46例儿科患儿分成甲乙两组各7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管理与细节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甲组(P0.05),且乙组患儿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护理管理的落实,可明显提升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56例发生外渗现象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外渗现象的发生。结论:做好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科静脉穿刺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实施静脉穿刺的60例小儿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观察组基于日常护理采取细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三次内穿刺成功率为93.3%,依从率为83.3%,对照组患儿三次穿刺成功率为66.7%,依从率为53.3%,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于儿科静脉穿刺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较高,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某三甲医院实习中后期的300名本科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用t检验分析,多因素选择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4.8%。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5.47±19.0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等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是影响其人文关怀品质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还处于一般水平。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等影响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自设的问卷调查法,调查我附属医院儿科患儿和家属。结果:在注重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更多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有重大影响。结论:有必要对急性喉炎的患儿开展更多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现况展开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人文护理的推广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7月至12月的护理实习生进行便利抽样,共抽取392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收集相关信息,建立数学模型,使用SPSS 21.0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单因素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均分为(11 5.13±14.09)分,得分率79.40%,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环境、专业兴趣、同学关系、教育培训以及社会地位认知是影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R~2=0.386,P0.05)。结论:护理教育中需要加强对实习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育,管理者在培养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时,应重视其对专业兴趣,改善和优化现有的实习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品质薄弱环节的建设能力,不断营造关怀氛围,以提高人文关怀品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昀 《科教文汇》2021,(11):122-123
该文阐述了教师如何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在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使其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为将来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睿  马一鸣  王佳璐  艾燕 《科技风》2022,(1):151-15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策略提供依据,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文化背景,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调查量表对陕西省某职业院校2020级41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78.70±6.29)分,处于中等水平;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乳管镜检查护理中的积极意义。方法:对40例行乳管镜检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0例乳管镜检查后效进行分析,39例顺利完成,1例第一次进镜不成功,护理工作人员及时而成功地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复检成功。结论: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应用对乳管镜检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对无偿献血者优质高效服务,体现血站良好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人性化、亲情化的献血服务理念,提高全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献血行为,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提高献血者及社会对血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新医学思想的融入,护理行业的思维方式也由原有的以对抗疾病为主要工作目标,转变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让患者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护理和治疗活动。在新型护理时代,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但能改善护患关系,还能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治愈疾病的目标。本文通过论述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必要性,进一步探讨如何培养护理人员对患者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33例(82.5%)病人非常满意,有7例(17.5%)病人满意,没有病人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高达100%;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27例(67.5%)病人非常满意,有8例(20.0%)病人满意,有5例(12.5%)病人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达到87.5%。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