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国丽 《西北职教》2007,(10):38-38
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由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为了表达数学对象,交流和传播数学信息,人类创造了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从语言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阻塞。《数学课程标准》对如何认识数学教学有明确的阐述,“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储瑞年 《中国考试》2007,(6):11-15,18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数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体现在数学考试中就形成了数学考试的学科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考数学命题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科特点,把握数学本质在数学学习和高考备考中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而且大有关系。可以说。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阵地。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  相似文献   

7.
周毅 《四川教育》2001,(12):31-3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球场上的比分、银行利息的给付、彩票中奖概率的高低等等,无一不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但是,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偏深、偏难,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懂、令人生畏,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关键还在于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一、深入生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现实生活小很多问题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深入生活,注意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更多…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现实世界以其自身的规律在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作为反映这种规律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处处充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线性代数》是经济、管理类大学本科高等数学的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线形空间形式和线形数量关系。这一数学工具在经  相似文献   

11.
黄坚 《广西教育》2004,(10B):33-3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数”和“形”是数学殿堂里不可分割的两大支柱,而数形结合也就成为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高考考试大纲》数学学科命题基本原则中指出:“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观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能力立意,  相似文献   

14.
蔡广明 《学子》2016,(6):4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一种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逐步在脑海中形成各种数学法则,并合理运用它们。在分数乘法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各种策略,促进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法则,并进行知识迁移,提高数学素养。一、生活情境,激发探索热情要让学生为数学着迷,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还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  相似文献   

16.
兰斌 《广西教育》2013,(29):29-30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其自身的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加强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曲波 《电大理工》2002,(1):33-34
教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字的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特征,是完成数学任务的主观条件和本质.应当包括掌握、再现、独立运用数字知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数学特征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有意识地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它不仅是数学对象的视觉感知 ,而且还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准确、敏锐地观察 ,是正确分析问题、把握问题本质、探寻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谈几点看法。1 着眼全局 ,培养观察的整体性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察数学问题要着眼于结构的整体性 ,从宏观上对数学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抓住问题的框架结构和本质关系 ,运用“块状”思维 ,把一些貌似独立而实质又紧密联系的特征视为系统中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指的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数学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一门自然科学,数学概念以抽象、简洁的语言来表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教学概念是掌握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概念和学习习惯,对其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的特性与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平 《云南教育》2001,(24):18-20
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根本特征,但又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的运演方面,是按照客观存在的数学规律的表现方式进行的。从一般思维的规律和数学的特点来分析,就可以识别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是概括性、问题性和相似性。1.数学思维的概括性由于数学思维能揭示事物之间抽象的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把握一类事物共有的数学属性,这就是数学思维概括性的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