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线性代数》是经济、管理类大学本科高等数学的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线形空间形式和线形数量关系。这一数学工具在经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二面角是空间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空间面与面相交关系的一个突出的量化指标,以高频率的姿态出现在高考题中,但二面角的棱未给出的二面角问题却难得一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4.
郭大鹏 《教书育人》2004,(10):49-50
对称的图形总能给人以美感。人们称行列式为美丽的花园,即使不懂数学的人也能深感其排列整齐而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又如人们称圆是最美的几何图形,是因为圆不仅具有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而且具有旋转不变性。再如函数图像、代数对称式、正数和负数、整数和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和虚数、从常量到变量、从有限到无限、从微分到积分均能体现对称美。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很难把审美客体的真正意蕴充分体味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入采撷审美内容,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他们领略到数学中内蕴的一种独特…  相似文献   
5.
6.
创设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更能帮助学生针对所观察的数学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现通过分析一则案例,提出面对易境时,凭数学直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面对困境时,凭元认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胜境时,凭反思创新解法、升华问题。从而强调在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更要重视常规问题情境的发现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普通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因此在使用极值定理时也不能盲目使用,必须要同时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下面对不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类最值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函数单调性反映的是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更深刻地讲它反应的是数或式之间的不等式关系,而任何一个数或式都可看成一个函数,因此有关数或式之间的不等关系可尝试用单调性来研究. 一、证明不等式例1 已知a>b>0,a≠1,b≠1,函数f(x)=ax 1 bx 1/ax bx, (1)试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证明你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察颜观色、随机应变 .同样在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上也应坚持此原则 ,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1 奇偶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例 1 试判定函数f(x) =ln(1+x2 +x)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分析 对于奇函数或偶函数 ,只需证明此函数在x>0 (或x <0 )时的单调性 ,再借助于奇偶函数的对称性即可给出其对称区间的证明 .证明  1+x2 +x>0 ,函数的定义域为R .设 0 ≤x1 <x2 ,则有1+x21 - 1+x22 =(1+x21 ) - (1+x22 )1+x21 +1+x22= x21 -…  相似文献   
10.
“第三者效果假说”(The Third - Person Effect Hypothesis)由戴维森(W· Phillips Davison)在其《传播的第三者效果》(1983年)一文中提出.其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和高估大众媒介的消息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该假设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者效果假说包含两个部分:1.知觉假说:人们认为大众媒介的内容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的影响大.这是人们对媒介效果的看法,与感觉有关.2.行为假说:有了上面的认知,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这是间接的媒介效果,与行为有关.拉维奇和斯坦纳(Lavidge&Steiner)建立起来的传播效果阶梯模式①可以说明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第三者效果是合理且有解释力的.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出受众心理在媒介效果的产生上是有引发性的作用的.在确定这种分析路径是合理的之后,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解释“第三者效果”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