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感于北京第十九中学的李江洲校长要求百度不再向未成年人开放"贴吧"之荒唐,笔者曾写<假如我们的教育也像蜗牛>一文,刊登在今年第3期<语文新圃>的"思想驿站"栏目与3月1日<南方周末>的"众议"专刊上,不意引起教师同行的一片非议:学生骂学校、老师……这些信息与教育主题完全背离虽事出有因,可孩子的眼睛并不那么雪亮!……  相似文献   

2.
2002年第9期的<教学与管理>刊登了惠康先生的文章<教师为啥太"听话"?>,读后另有一番看法. 首先,教师太"听话"的现象不是现在学校里才流行的现象,而是由来已久的.在人才流动受到禁锢的数年前,教师的饭碗掌握在校长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手里,以关系为本的用人制度使得一些教师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但又无可奈何地任教于某学校.如果想插翅调出,岂止需要"听话",大抵还免不了要送礼、找熟人等,不"听话"又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自然",处理教材,自然教学要求是"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联系".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依据<自然>,又要优于<自然>,应用于自然.  相似文献   

4.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纭.下面,对众多观点作一描述. 1.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黑暗笼罩全国之时.作者自述:"这一年的变动,是人们意想所赶不上的."因而"心中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参<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2003年6月第一版)  相似文献   

5.
论"让学观"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相似文献   

6.
一、作文教学"现榨果汁"模式引发"水味作文" 教育容易得健忘症.作文教学尤为如此. 现在比较流行的作文教学,都是当场活动,当场作文.阳光明媚的时候,带着孩子到树林里赤脚走一回,就回来写<踩影子>;苇海漾绿的时候,带学生去苇荡里折折小船、风车,就回来写<绿苇玩具>;下雪了,就让孩子们去玩雪,然后趁热打铁写<雪趣>;花生成熟了,师生们向农家借来钉耙挖花生,借来大锅煮花生,一回校就写<农家乐>……我们教师可能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作文素材是我开发的,越新鲜越好,越超前越好,这才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特质和水平,更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吁由来已久.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不少名校校长却一方面强调不看重自己有多高的行政级别,一方面又认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相似文献   

8.
教师发展既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职业定位的外在需要,也代表着教师自身的精神需要和内在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又提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1990年7月从江苏省武进师范学校走出来的中师生,毕业时被分配到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刚走上讲台的我,完全是凭着一腔激情做教师,用当时流行的一首歌来形容,叫"跟着感觉走"。1998年夏天,奚亚英校长成为学校新任校长。记得当时奚校长找我谈话,问我希望她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希望您能走进我的课堂听课!"奚校长笑着点点头:"好,我会的。小孟老师你要记住,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做研究,会写论文啊!"奚校长走进了我的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刘国荣同志在<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上撰文提出,校长、教育管理者要学会'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11.
<正>他在来青屏高中之前没当过一天教师,更没当过一天校长,但学校的老师都信服他;他义无反顾地接手处于危机中的青屏高中,在不被人们看好的情况下,用一年时间使其"起死回生";他全天候待在学校,聆听师生心声,狠抓教学,让很多中招成绩落后的学生重新燃起进步的希望。家长们由衷地说:"这个校长了不起!"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全天候校长"的  相似文献   

12.
当我看到<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上的<家长才是"上帝">(以上简称"前文")一文时,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我仰慕已久的卢志文校长,虽然我当时并不同意此文的观点,也懒得去理会,心想着反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当我在这份杂志2004年第12期上看到卢校长的文章<教育服务:谁是"上帝"?>(以下简称"后文)后,便忍不住想向卢校长请教了.  相似文献   

13.
朱松苗 《文教资料》2008,(12):33-34,15
意象是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森林"意象在艺术作品中频频出现,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几米的<森林游唱><森林里的秘密>等.文章试图从"森林"意所蕴涵四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家园与回归,迷茫与困惑,生机与希望.理想与自然--逐一去分析作品<挪威的森林>的内容,从而探寻出"森林"意象在现代社会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凝聚在"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教育闻名于世,它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在英国参加了几个月考察培训之后,笔者在2007年9月<校长参考>的"视野"栏目曾撰文从英国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追求轻负高效,教师必须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去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立足教材到超越教材.最近,笔者先后听了两位教师上的苏教版第一册<练习2>"学用字词句"一题的教学,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17.
拜读了严丽荣老师的文章《多希望校长为教师走后门》(《校长参考》2007年第12期),深有感触。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当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希望校长能去安慰一下教师,去帮助教师解决一点问题,甚  相似文献   

18.
为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拓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域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2010年11月22-24日,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丹阳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在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丹阳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正>校长和教师不是靠权威服人,而是靠人格魅力去赢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无论哪一个行业,说到领导岗位职责,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管理"。2013年,刘国辉校长从偏远的美林镇调任锦山小学校长。时值寒假,消息传来,人们猜测最多、议论最多的就是新来的校长如何管理拥有3000多名学生的学校,而且最大班额90多人,教师严重缺编,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第一次全体教师会,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今年第四期刊登了叶洪存作者的<论学校管理的"去复杂化">一文,该文分析了学校管理复杂化的原因、弊端及"去复杂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作为学校管理者,应从明确办学目标、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追求并实现学校管理的简洁高效.文章在对学校管理复杂化的原因剖析上,认为造成学校管理复杂化的原因有三个:目标设置不当、管理者认知偏差和机构人员过多.笔者认为,造成学校管理复杂化的成因固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既然是"管理"上的问题,原因当然还是要在"管理者"身上找,"复杂化"的原因找对了,"去"起来也就简单了.校长是学校的"首席"管理者,那么学校管理复杂化问题归根于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自身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