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主持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一门艺术,说明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写《浅析记者型主持人与主持人型记者》这篇文章,就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实践得来的认知,也让曾经和我一样,在传统媒体下成长起来的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永葆一颗多一项生存技能就多一份机遇的学习热情!当你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实力后,主持人型记者的优势无疑会让你更加充满职业自信。  相似文献   

2.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优美,要体现美的基本特征和“和谐”。“和谐”就是美。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如果你主持的节目在语言运用方面非常和谐优美,那么你就会赢得听众的喜爱。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一直是大家喜欢的节目,与其说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3.
宋田雯 《报刊之友》2013,(3):134-135
近几年,婚恋交友节目由发展到崛起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改革与调整。其中,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挑大梁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本文主要以当下热播的《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为例,分析新闻主持人“转行”主持婚恋交友节目的可能性及相较于娱乐主持人的优势,同时阐述了新闻节目主持人为婚恋交友节目带来的内容、风格方面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琼 《新闻世界》2014,(3):54-55
一档栏目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节目主持人、栏目内容、目标群体、节目形式等。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看见》为例,浅谈主持人对节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杨洋 《中国广播》2012,(4):57-60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的《一路畅通》节目创办已有12年的时间了。本文通过该节目不断刘匕的历程,提出广播节目制作从策划到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节目形态和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而这两方面又存在着诸多联系。一个节目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了良好互动,节目才能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11,(5):16-16
事由:台湾老牌综艺节目《综艺大哥大》和《你猜你猜你猜猜猜》,11月底将告别观众。这两档风光一时的节目,近年来内容恶俗,收视低迷,广告商不满意,主持人还不断要求加薪,使得“中视”不得不痛下决心停了它。  相似文献   

7.
在传媒环境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主持人用方言主持节目,大家对此现象褒贬不一。"方言热"的出现,有其必然的趋势,也有其优势,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方言节目都是成功的,更不能说明方言节目可以取代普通话类的节目。本文从方言节目的形成背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方言的意义分析,探讨方言节目的现状,并由此分析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探讨方言节目如何趋利避害,并且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定位与完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将主持人与节目内容结合,更侧重于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角色定位、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广播领域出现的“三俗”现象及其危害,对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抵制‘三俗’’过程中的责任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笔者主持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节目的实践经验,对主持人应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履行抵制“三俗”的职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2007年1月8日《武汉晨报》报道:湖北楚天交通体育台《小宁新时间》节目调整主持人,消息传开,引来千辆的士聚集在电台门前一起挽留节目主持人小宁。众司机高呼:“小宁,我们爱你!你不要走!《小宁新时间》栏目不能停!”司机们的热情感动了电台领导和小宁,最终电台决定不调整这档节目,小宁也将继续担当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谈话类节目也可以说成是“主持人的节目”。我们常常因为一个有趣味有深度的谈话类节目去持续关注一个频道,我们也常常由于特别欣赏一位独具风格的主持人去持续关注一档谈话节目。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实话实说》、《真情》、《鲁豫有约》和《杨澜访谈录》这些金牌访谈节目能够如此成功?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主持人让谈话类节目如此出彩?主持人成功的密码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观察与思考》首次打出了“主持人”的字幕,庞啸成为我国第一位节目主持人,以此为开端,我国广播电视进入了“主持人时代”。正确看待我国节目主持人的飞速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预测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意义深远。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举办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显示,在关于收看电视节目的原因中,有“内容丰富”、“资讯有用性强”、“娱乐性强”“文化品位高”、“喜欢主持人”、“影视剧吸引人”、“新闻性强”等七个选项,主持人以15.9%排在最后。而关于“主…  相似文献   

12.
一、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理论研究分析 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声音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陆锡初在其所著《节目主持人概论》中,按节目性质把主持人分为五类,即新闻性、专题性、文艺性、服务性、板块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今晚我和你》是武汉艺广播电台每天晚上22:00~23:00推出的一档夜间热线谈心节目。《今晚我和你》的当家主持人亚新,主持节目六七年,他的名字早已经和节目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支撑,相得益彰。2005年,亚新被评为武汉首届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他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对主持人要求的素质以外,我认为他还具备了“听”、“说”、“解”三方面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主持人热,要求主持人个性化主持的大背景下,本文尝试着从一种主持人与受众互为关系的角度去分析主持人个性化形成的基本原因,认为受众主体意识的回复是主持人主持意识、个性化主持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要素,而一个定位合适的节目是连结二者关系的桥梁.只有节目定位合理,能够为主持人与受众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一个场的存在,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才能够有其产生的土壤,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话实说》节目可以说是这几个方面的较好结合,并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时下,有许多广播电台尤其是地广播电台,经常将节目主持人与广告播音员的角色混在一起:电台主持人做完节目后,还会在后半个时段主持医疗“讲座”,或者其他一些以“讲座”为名的广告“节目”,多冠以《健康广场》、《音乐与健康》、《康乐园》之类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王霖 《声屏世界》2004,(8):41-41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电视你我他》节目采访央视一个新推出栏目的年轻主持人。引起我注意的是面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一甲是否对你的节目有所影响”的提问,小伙子侃侃而谈.“我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而我是用一个不是很好的工具同样也做出了一个作品。我认为只要做出的这件作品有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受众素养的逐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持人的“自我”与“非我”在节目中的作用直接影响一档节目的好坏。一档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好的创意、构思、结构,而且有一位合适的、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难发现,近年来,一些收视(听)率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与主持人的魅力和能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电视节目出名了,你先记住的是这个节目的名称还是主持这个节日的主持人?比如江苏卫视《北诚勿扰》与孟非;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与毕福剑:风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或者说是主持人成就了这个节日的成功.还是这个节目造就了这个主持人的出名?笔者认为:一个有主持人参与,并且参与份量较大的电视节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节目主持人也是如此。一般认为,个性与共性相对,指一人一事物身上特有的东西,是某一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特殊元素。主持人的"个性",应该是主持人的一种品质,是主持人内在修养、谈吐举止与外在包装等在节目中的综合呈现和释放。而主持人的"共性"就是指主持人自身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等,二者是紧密相连,不可缺分的。个性化与共性化是节目主持人应该把握的重点,保持二者的平衡,非常重要。新时期更是需要个性化与共性化相结合的优秀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