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课始设悬,激情引趣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或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住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  相似文献   

2.
【一般解法】A、B、c、D四个数两两相加共得到六对数:A+B、A+C、A+D、B+C、B+D、C+D,每个数都被加了三次。显然,四个数的和为:(24+26+30+34+38+40)÷3=64,则它们的平均数为:64÷4=16。综合算式为:〔(24+26+30+34+38+40)÷3〕÷4=16。  相似文献   

3.
老师讲过,加法和减法之间有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如:30+10=40,则40-30=10,或40-10=30;乘法和除法之间也有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20×3=60,则60÷3=20,或60÷20=3;加法和乘法之间还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问题提出老教材中,方程2x+12=26的解法及依据如下:2x+12=26解2x=26-1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x=14.x=14÷2(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办公室的几位数学老师正为一道“产品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的判断题而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些屡屡出现的错误:44—19=35,36×2=82,29÷3=8……5,如此等等,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往往会疾言厉色地批评这些错误的小主“太粗心”。  相似文献   

7.
一 商品销售问题基本的等量关系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进价 打折销售:一件商品打甩折销售即是在原价上乘0.1n销售盈利=(售价-进价)×售出件数.  相似文献   

8.
例1 计算(-2)÷(-4)-8×(-9)  相似文献   

9.
已知A≠0,且A×5/3=B×9/10=C÷3/4=D×4/5=E÷6/5,把A、B、C、D、E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在解决形如α÷(b+c)的计算问题时,常常会受其干扰把原式改写成a÷b+a÷c来进行简算。并自己命名为“除法分配律”。为此,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相似文献   

11.
“倍”的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之一。教材是在讲了乘法的意义之后,引进“倍”的概念的。可是,在教学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学生说出2的3倍是多少,即2×3=6,学生却回答说“6是2的3倍”,变成了6÷2=3。  相似文献   

12.
变换和操作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若n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若n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我们称这种作法为对于数儿的变换。例如,对于数5,按照上述规则进行一次变换得到3×5+1=16,对16施行变换得16÷2=8。  相似文献   

13.
我看了本刊2003年第9期29页的“对《巧解行程问题》的异议”后,认为二位老师对本刊2003年第6期24页的《巧解行程问题》最后的结论式“9×2+12÷2=24(分钟)”提出的异议不妥。  相似文献   

14.
【第082题】“苹果有86千克,比梨的2/5少18千克,求梨有多少千克。”有一个学生列式为86÷2/5+18+÷2/5。这样列式有意义吗?(泰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梁求玉老师整理)  相似文献   

15.
例1如图1,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0,AB∥CD,如果∠B=40°,∠D=30°,则∠AOC的大小为( ).A.60°B.70°C.80°D.120°  相似文献   

16.
从余数入手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在有余数的除法“口÷8=口……口”中,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有哪些?  相似文献   

17.
三倍角公式有两种形式:sin3θ=3sinθ-4sin^3θ,cos3θ=4cos3θ—3cosθ;sin3θ=4sinθ·sin(60°-θ)sin(60°+θ),cos3θ=4cosθcos(60°-θ)cos(60°+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递归数列、同余式和二次剩余证明了方程x^3±8=13y^2仅有整数解(x,y)=(-2,0);x^3±8=13y^2仅有整数解(x,y)=(2,0),(5,±3),(6,±4),(626,±4344).  相似文献   

19.
巧求角度     
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利用这两个结论可以进行角度的计算.例1如图1,在△ABC中,∠A=60°,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与CD相交于点O,且∠BOD=55°,∠ACD=30°,求∠ABE的度数.解:因为∠A=60°,∠ACD=30°,所以∠BDC=∠A+∠ACD=90°.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内在魅力与价值,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重视对学生高效学习的辅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让有效的教学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1训练思维的多维性数学思维的多维性,表现为开放的思维特点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体现不同的思维层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一个车间计划40天生产1200个零件,实际前16天生产了560个。照这样计算,能不能如期完成任务?问题一出现,学生的解题过程如出一辙:560÷16×40=1400(个)。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种方式,缺乏思维的开放度。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从“40天生产1200个零件”和“16天生产560个零件”两个条件中开拓思维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投石激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呈现不同的解题思路:(1)比较工作量:560÷16×40=1400(个)1400>1200(比较40天工作量)120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