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齐国凤 《山东教育》2004,(16):32-3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在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向我提出了“碧玉”是玉石还是美人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课下我和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咏柳     
赏析: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新叶,整棵树好像是用碧玉装饰成的。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风中轻轻起舞。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温暖和煦,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精心剪出了一树树的柳叶装点大地。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柳树来赞美春风,不仅描绘出了柳树的婀娜多姿,而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化育万物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篇 ,作者凭借柳树赞美了春天 ,赞美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诗作清新自然 ,通俗易懂。教学中 ,我们舍弃了逐词逐句的讲解分析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与效果。一、初步感知1.简介作者后 ,板书课题 ,由题发问 :“咏”是什么意思 ?“咏柳”怎样理解 ?(课前布置了预习 ,就要检查 ,强化习惯的养成。诗题是全诗的概括 ,抓住了诗题就可以了解全诗主要内容。)2 .听老师范读全诗后学生自读古诗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 .指名朗读 ,强调读出古诗的韵律来。(充分地读 ,自由地读 ,在读中咬准字音 ,识记字…  相似文献   

4.
《咏柳》这首诗是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来歌颂春天的。教学时,我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辨柳。在释题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过的各种柳树,要求能说出名称和作简要描述。在初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诗中写的是什么柳树,哪个词告诉了你。这样学生可以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学习诗文,新旧知识得到联系,初步建立柳树的整体形象。二.识柳。这一步实际上是理解诗中描写柳树的句子,通过对具体词语的理解,全面认识柳树的形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5课《古诗四首》,第一首是唐诗,其余三首都是宋诗。为什么把这四首七言绝句编选为一组呢?揣度编者的意图,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组古诗,从不同的时节和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光,表达了珍惜春光、赞美春天的喜悦心情。第一首描写翠绿玲珑的柳树,它是早春景色;第二首描写鲜红浓艳的杏花,它是仲春景色;第三、四首都是描绘暮春风光:前首写的是菜花黄、蝴蝶飞的江南农村小景,后首写的是泗水边沿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艳丽春色。这四首七绝的共同主题,就是描绘绮丽的春色,歌唱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省编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三课集《咏柳》《游园不值》和《春日》三首颂春诗于一篇,这样的辑合,有利于启发学生去学习、鉴赏。把三首诗作一比较,便可发现,诗的内容,虽然都是描写和赞美万紫千红的春天,但由于选取材料不同,写作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竟能表现出那千姿百态的春色。  相似文献   

7.
这一期精彩PK台专栏所选的《森林的诗》、《春天小雨滴滴滴》、《神奇的春天》、《感受春天》,都是描写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文。作者热爱大自然,因为大自然不仅有迷人的风景,而且他们还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动植  相似文献   

8.
春天来了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又与我们相逢了。出土的草儿、绽开的花儿、低飞的燕子、丁冬的山泉让同学们为之欢欣为之鼓舞,当然也勾起了不少同学的写作欲望。不过,别急,我们先来看看古今文人笔下的春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前半句中的“绿”字在这里是吹绿之意。这就把草木与春风的关系形象确切地表达出来了,写活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赞美美好的春…  相似文献   

9.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虽寥寥28个字,却情感跌宕,蕴含深意,特别是后两句更是千古佳句。诗中有景有情,有理有韵,为了让学生能技文人情,领悟其理,提出以下建议:一、谈话引课,进入诗意境教学这首诗时,北方大地正值春暖花开的仲春时节。引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说一个赞美春天的句子。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引言:“同学们的脑海中都有一幅春意图,老师这也有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投影出示本课插图,进行配乐朗诵,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很快进入古诗的意境。二、抓重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春天的田野     
以引用描写春天的诗句开头,直接“点题定位”。 中间运用大量比喻,承接着开头的“定位”“寻找舂的足迹”,对春天田野中的景致:“河中的小鱼、柳树、油菜花、蚕豆花”等进行了详细的形象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12.
《春雨》是一篇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诗中用儿童的眼睛,观察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以儿童的口吻赞美春雨中的景物,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在朦胧的春雨笼罩下的清新纯净的春景图。教学这一课要通过观察图画,指导朗读,让学生充分欣赏图画中的景物美,体验诗中的意境美,感受到小朋友的精神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春天到了,梨树上开出雪白的花朵。佳菲把梨花开放的情景写了一篇日记,还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河边,佳菲看到柳树,心里痒痒的,构思描写柳树的句子。她想着想着,贺知章的一句诗跳到眼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佳菲还记得寒假时写过一篇  相似文献   

14.
教法一 :自读自悟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同学们 ,不知不觉中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 ,树绿花红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这时诗人贺知章面对南国的春景 ,诗兴大发 ,不禁脱口而出———《咏柳》。(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1 解题。咏 :赞美 ,歌唱。题目的意思 :赞美柳树 ,歌唱柳树。2 作者简介。二、初读诗句 ,点明学法1 自由读诗 ,出示学法。(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2 自学完成“读一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找出诗中出现的生字 ,识记字形。3 交流成果 ,取长补短。单独读诗 ,师生共评优劣。4 齐读。三、精读诗句 ,想象诗景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如诗的语言,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6.
柳树新咏     
我们校园中有一棵老柳树,长得高大挺拔。小学生们为了证实它的径围,常常三两人伸开手臂才能把它合围住。当然,谁也不知它的确切围径。 说它老,无人去考证它栽于何年何月。只是从一届届小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对柳树富有情感的描写句子:“春天柳絮翩翩起舞,象春的诗,春的旋律;夏天柳叶繁茂成荫,我们云聚在树下乘凉、看书、  相似文献   

17.
柳树与榆树     
正柳树与榆树成为了邻居,春天到了,它们都长出了新芽,柳树高兴地舞动着自己的枝条,榆树也跟着模仿起来。它们的跟前有一条小路,行人经常从这里走过。每当有行人经过的时候,柳树都用自己细嫩的枝条抚摸着行人,行人被这柔美的柳条迷住了,一边赞美一边用手抚弄。  相似文献   

18.
余闻婧 《江西教育》2002,(12):26-26
一、比较法比较,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区别,辨认异同,区分差别。古诗《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用“碧玉”喻春柳的颜色美,用“丝绦”喻下垂的轻柔美。但仅仅靠理解诗中字词很难深切感受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课前,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柳树的特点观察,再写下来。(有位学生写道:“柳树的枝条是翠绿色的,又细又长又软。”)课上,又将学生写的句子与诗中的比喻句相比较,让学生围绕探究题(1.两个句子相比较,都抓住了柳枝的哪些特点写?2.诗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3.试着修改同学描写…  相似文献   

19.
《柳树醒了》是一首童话诗,描绘了柳树在大自然的召唤下逐渐复苏的过程,充满童真童趣。全诗共5个小节,前4节分别写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给柳树梳头、春燕跟柳树捉迷藏,4个画面展现的是柳树被大自然唤醒的过程——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梢绿了、柳絮飞了。在诗人眼中,春天给柳树带来的点滴变化都富有浓郁的童话韵味。诗的最后一小节,柳树主动跟小朋友们玩耍了,小朋友们长高了。大自然唤醒了柳树,柳树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我们家乡,柳树是最常见的植物。春天里,教室的窗外,清清的小河边,农家的院子…  相似文献   

20.
肖香 《教师》2013,(31):82-82
这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语文练习课。 窗外,柳树刚刚冒出一丝嫩芽.微微的风吹拂着,带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