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紫罗兰"紫甘薯为材料,薯苗扦插成活后30d叶面喷施50mg/L、150mg/L和250mg/L三种浓度PP333溶液,并以清水作对照.用药后7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种植3.5月采收后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三种浓度PP333处理中,150mg/L为最佳,增产率19.37%,花青素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60%、17.87%、11.06%,含水量降低1.60%,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对照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辣椒对亚硒酸钠的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辣椒生长的最佳叶面喷施的亚硒酸钠浓度。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法,以“汴椒1号”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50、100、150、200 mg/L),各处理辣椒喷施亚硒酸钠量均为50 mL,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培育60 d后,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亚硒酸钠的施用对辣椒产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剂量效应。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较对照处理(CK)产量增幅最大,达29%;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辣椒出现减产现象,较CK减产幅度达22.05%。当施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0~200 mg/L时,辣椒硒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显著;辣椒果实中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随着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各试验处理,当亚硒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辣椒果实中钙、铁、铜含量均上升,但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粗蛋白、维生素C、总糖等品质指标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  相似文献   

3.
为研发赤峰地区设施富硒葡萄并推广,本项目以赤峰地区"醉金香""红提""光辉"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家且唯一氨基酸有机硒肥叶面喷施处理,通过对葡萄植株长势、生理、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筛选适宜赤峰地区推广种植的富硒葡萄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富硒处理的葡萄植株叶片浓绿、叶片厚、病害轻、枝条发育成熟、生长势强;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N含量较对照(CK)高,增加幅度分别在-1.68%~17.1%和1.56%~46.67%;植株单株穗数、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等均较对照(CK)达到显著差异(p0.05).采用富硒肥叶面喷施处理赤峰地区设施葡萄,促进了葡萄生长、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试验方案1可进行小面积推广应用,试验方案2和3需进行下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在高架草莓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木醋液对草莓鲜果生产和繁育子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高架生产模式下,以"宁玉"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木醋液以浓度800、600、400倍在定植期、定植15 d、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4个阶段作为叶面肥喷施植株,观察草莓物候期、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指标;在鲜果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浓度400倍的木醋液对繁育子苗母株进行不同次数灌根,统计基质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子苗质量。结果:随着喷施木醋液的浓度增大,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越好,浓度400倍时草莓生长效果最佳;灌根处理2次后,基质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明显改善植株根系环境。结论:木醋液在草莓鲜果生产和繁育子苗的最适浓度400倍,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以及子苗繁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对小偃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奇善宝可以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增产幅度4.8%~13.4%.以孕穗期喷施增产幅度最高,达13.4%,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2.30×105株/hm2、2.4 g和1.7粒/穗.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偃22籽粒品质,稳定时间提高了6.0%,沉降值提高7.7%,蛋白质含量提高4.8%,湿面筋提高1.5%,吸水率提高3.3%,籽粒硬度提高8.8%,延展性提高3.6%,最大拉伸阻力提高1.2%.以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减少20%复合肥施用量条件下,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PSAN有机水溶肥料,探索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NPSAN有机水溶肥处理可增加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和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其中以400倍质量浓度的NPSAN有机水溶肥处理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微波辐射下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误差分析,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论]最佳提取条件是:盐酸水溶液与物料的液固比为20∶1、盐酸浓度为0.5%、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 m in;pH示差法比单一pH法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食用玫瑰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选用农药组配、平衡施肥、修剪等综合防治措施对玫瑰白粉病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喷施99%磷酸二氢钾700倍液对玫瑰白粉病的防效为21.86%;修剪对玫瑰白粉病的防效为34.22%;施用50%醚菌酯1 000倍液+40%嘧霉胺1 000倍液+99%磷酸二氢钾700倍液对白粉病的防效为71.70%,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几种肥料对青菜苔生理指标及抗黑根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的制剂,选用1125肥药双效剂、植物生理平衡剂、光合微肥和黄腐酸盐对青菜苔生理指标及抗黑根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25肥药双效剂的300倍液在降低青菜苔黑根病发病率,增大根冠比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黄腐酸盐;在增加青菜苔POD活性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黄腐酸盐、光合微肥,显著优于植物生理平衡剂;在降低青菜苔相对电导率方面,喷施光合微肥和1125肥药双效剂,差异极显著优于黄腐酸盐,显著优于植物生理平衡剂;在贮存期降低黄叶率方面,喷施1125极显著优于喷施光合微肥,而与喷施植物生理平衡剂差异不显著;在增加青菜苔叶绿素含量方面,喷施1125的300倍液优于植物生理平衡剂100倍液、黄腐酸盐1000倍液、光合微肥500倍液,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各项表明,1125肥药双效剂在调节植物生理代谢机能和抗黑根病方面优于其它肥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蚯蚓液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蚯蚓液对黄瓜在幼苗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浓度蚯蚓液对黄瓜幼苗的营养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MDA和膜透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喷施蚯蚓液200倍液时,黄瓜幼苗生长效果最好,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升了51.4%、32.6%、21.7%、78.8%,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有显著提升,且大大降低了黄瓜幼苗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结论:通过叶面喷施蚯蚓液能使黄瓜幼苗叶色浓绿,茎秆粗壮,能有效促进黄瓜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可推荐其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上进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紫薯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因花青素的不稳定及酶促反应导致其外观色泽变暗,为了提高紫薯干制品的外观品质,以色值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柠檬酸、植酸、L-半胱氨酸和护色时间等因素对紫薯干制品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在0.3%柠檬酸、0.25%植酸、0.1%L-半胱氨酸条件下护色90 min,紫薯的外观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红薯味酸牛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从超市购得的原味的酸牛奶作为接种菌种,与打浆、糊化、糖化后的红薯浆混合,经过发酵及后发酵,得到特有具有红薯芳香的新型酸牛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红薯酸牛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乳、蔗糖量、接种量、红薯浆量所占体积分别为50%、8%、15%、27%;发酵时间为4小时,发酵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提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贡献作用。试验表明,增施钾肥的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说明钾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贡献作用显著;同时表明,增施钾肥提高了块茎膨大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净同化率和根系活力,说明钾肥对马铃薯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显著。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增施钾肥对块茎产量、品质指标和相关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一致,其中产量与大中薯率、净同化率关系最密切,说明增施钾肥主要是通过光合能力提高,促进块茎膨大实现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甘薯脱毒的原理和脱毒甘薯种薯(苗)的生产程序,分析了脱毒甘薯增产的原因及效果并对脱毒甘薯的栽培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福建龙岩甘薯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大,而且全面、系统有代表性。在保存上采用独创的二段保存方式,利用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选育出一批优良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磷至N-120 kg/hm2、P2O5-80kg/hm2,同时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用量为:N-120 kg/hm2、P2O5 -80kg/hm2、K2O-17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次适宜种植区的砂土地上栽培强筋小麦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采用常规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品质测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粒含量632 g/kg、粉砂粒含量293 g/kg、黏粒含量75 g/kg的豫东平原砂土地上种植强筋小麦,在施氮(N)总量均为300 kg/hm2的试验条件下,采取“底追均衡供应”(底、追肥量各占50%)、“追肥两次分配”(拔节期追施30%、孕穗期追施20%),即“532”施肥模式,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因素更为协调,可作为豫东砂土区现行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种植强筋小麦实现高产优质目标,氮肥合理分配和运筹的主要技术措施来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