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4,(11):33-33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新闻传播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近日出版。正如该书《自序》所说,作者近年来始终在教学与研究、新闻与传播、理论与实践之间漫游,这也使作者的研究视野相应宽阔。这本《新闻传播学论稿》涉及领域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理论,包括对  相似文献   

2.
正董天策教授的新著《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潜心学术的结果,收录2004至2011年的七十余篇论文与文章,分为十一编。该书论题广泛,但都有感而发,针对特定问题阐述见解,内涵丰富,学理性突出,无浮光掠影之弊,对人对己均是相当不错的学术交代。一、践行学术反思《论稿》开篇是文集编定后再写的《引论》,颇为引人注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连市档案局(馆)从今年5月起开始编写《大连改革开放30年重要档案文献选编》一书。目前该书已全部结稿,并报送中国档案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四库底本共60种,其中9种是《永乐大典》辑佚本。子部杂家1种:宋谢采伯撰《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集部宋别集8种:李流谦撰《澹斋集》十八卷、赵蕃撰《淳熙稿》二十卷(该书是誊抄的副本,不应算作底本)、陈元晋撰《渔墅类稿》八卷、包恢撰《敝帚稿略》八卷、舒岳祥撰《阆风集》十二卷、董嗣杲撰《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家铉翁撰《则堂集》六卷、连文凤撰《百正集》三卷。严格地说,《永乐大典》辑佚本之底本当为8种。  相似文献   

5.
张升 《历史档案》2020,(1):113-119
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年间碧云馆活字印本《鹖冠子》三卷,是编修《四库全书》本及聚珍本《鹖冠子》所用之底本,该书前附有馆臣所拟的一则提要稿。这则提要稿比较特殊,以往从未被学者视为《四库》提要稿,因此,本文拟对该提要稿之写作过程及作用作初步考述。一《四库》底本《鹖冠子》《鹖冠子》三卷,三册,宋陆佃(1042—1102)撰解,故又称《鹖冠子解》,明碧云馆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注大字低一格。板心上刊"宁"字,下刊"活字板""弘治年"或"碧云馆"。共计133叶。书中有较多朱笔在原书上的校改痕迹,也有一些朱笔签条,偶有墨笔签条。这些校改与签条均应出自四库馆臣之手。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书局编选的《明抄本奏议十种》,2013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奏议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公文,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收录的十种明代抄本奏议,包括密谕录七卷、阁谕录四卷、吏部考功司题稿不分卷、户部题稿一卷、审录疏略不分卷、鲁府招一卷、楚王案一卷、按辽疏稿六卷、薛恭敏公奏疏不分卷、薛恭敏公奏疏十四卷。该书收录的明代抄本奏议均为稀见文献,且多系首次公开出版,其中的密谕录七卷及阁谕录四  相似文献   

7.
凌廷堪前后历经22年时间,五次易稿,才最终完成《礼经释例》的撰著.该书现存有稿本、扬州文选楼本、学海堂本、丛书集成本等多种版本. 《礼经释例》所提出的“以礼代理”思想及其归纳条理、发明义例的释礼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宁先生的专著《洞察出版:出版理论与实务论稿》.该书厚重恢弘,文情并茂,犹如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既有出版理论之山磅礴巍峨,又有出版实践之河浩浩汤汤,更有犀利之哲思,生花之妙笔,宛如美景万千,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由章鸿猷主编的《英汉计算机词汇》(第 3版 )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列入新闻出版总署的 5种“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之一 ,该书的前两版已销售 2 3万册 ,第 3版的编撰工作从 1997年就开始了 ,编者们经过 6年多的努力 ,正在第 4次易稿 ,力争于年底脱稿。我们发现“《英汉计算机词汇》(第 3版 )序”能反映该书的一些编撰情况 ,提前在本刊发表以让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刘次庄《乐府集》,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增田清秀在《乐府历史的研究》中就已进行了讨论,并有该书的辑佚稿。最近《文献》2003年第1期所刊《刘次庄〈乐府集〉考辨》(杨晓霭撰)一文,对该书作了进一步探讨。今笔者从另一角度,对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的内容概况、编纂思想以及资料来源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有新发见。一、刘次庄及其《乐府集》、《乐府集序解》的概况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熙宁七年(1074)赐同进士出身(《宋诗纪事》卷二六作熙宁六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续资治通鉴长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笔记体文献发展的繁盛时期,《七修类稿》即为代表之作,由郎瑛完成于嘉靖年间。该书内容丰富,广征博引书籍达500余种;考证翔实精当,史料来源可靠,是最早征引《明实录》作为资料来源的著作。书中所载当朝史实及人物传记可补正史之阙,为研究明及前代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虹 《图书馆学刊》2005,27(5):130-131
《四库全书提要分纂稿》是四库馆臣邵晋涵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撰提要原撰稿。通过对《分纂稿》和《总目》的比较,概括分析了《分纂稿》和《总目》的关系以及《分纂稿》的应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部结构合理、包涵广泛、使用方便、内容新颖的新闻知识工具书——《新闻学大辞典》,目前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第一部新闻学大型辞书。这本180万字的《新闻学大辞典》共收词5368条。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词语词条、新闻事业词条、新闻人物词条、新闻界事件词条、新闻作品及新闻奖词条、新闻学论著词条、新闻文献法规词条。收词面广及古今中外。这本辞典还设置了中英文目录,附录部分收录了《世界新闻传播史大事记》、《海外华人报刊一览表》、《中国当代报刊一览表》等等,这无疑为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世界,也为世界各国新闻界走向中国拓开了一个窗口。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舆论研究所所长甘惜分主编;全国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者为该书纂稿。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编印的《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1991)》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获1991年人民日报优秀新闻一等奖的5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文章、标题、版面、专栏、内参稿等),以及人民日报获第一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5.
周必大与王应麟皆为南宋大臣、学者、文人,著述宏富.二人著作中有两部书同名,即《掖垣类稿》和《玉堂类稿》.周必大的《掖垣类稿》、《玉堂类稿》专收制诰文.王应麟在制词之法、制诰文撰写等方面受到周必大直接的影响,而在文风温雅、文体区分方面又与周必大不谋而合.他以周必大书名为己所用,合情合理,于此亦可略窥南宋词科的发展和文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荒废集》依然延续了作者陈丹青以往敏锐的视角。该书中的"自由谈"9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3篇再谈鲁迅的演讲、3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回顾70年代的长篇随笔,描述了十年浩劫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国家图书馆藏《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钞本源自姚鼐四库提要分纂稿之稿本。其与现通行整理本《四库提要分纂稿·姚鼐稿》之间存在较多异文,其中更是多出了四篇分纂稿,分别是《却扫编》《桯史》《西溪丛语》与《辍耕录》分纂稿。通过将新见的四篇分纂稿与不同时期的四库提要进行对比,可以发掘出姚鼐四篇分纂稿的学术价值,亦可管窥《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过程中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8.
郭造卿《燕史》是一部著名的北京地方志。这部书从编纂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 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燕史》未能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以致于对它的卷数和流传情况都语焉不详。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燕史》只有抄本十记三十四卷,①巳非完帙。笔者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中辑佚出《燕史》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议论,有利于了解该书的体裁结构和编纂宗旨, 进而了解恢复它的原貌。  相似文献   

19.
开封进士裴维侒的《香草亭词草》,以及其妻顾玉琳所著《花韵楼诗词剩稿》,是现存国家图书馆的两部词作手抄孤本.这两部作品不仅能大体反映裴维佞个人的经历,而且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及一批知识分子官员的心态.该书还是一部研究晚清诗词的难得文献,现收藏在北京文津街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合编的《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一书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现世所存明代档案之总集 ,所辑档案主要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所藏 ,共 10 1册 ,计 6千余万字。从第 1至 88册 ,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时间从洪武四年 (1371年 )至崇祯十七年 (16 4 4年 )。按文种分为三编 :第一编为折件类 ,计 35 34件 ,主要是兵部、礼部的题行稿、题稿、行稿、题本、奏本、启本、揭帖、咨呈、札付、禀文、契约、手札、行状、告示等 ;第二编为簿册类 ,计 113卷 ,主要是《武职选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