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裳先生藏书甚富,而且喜好在自己的藏书上撰写题跋.其所藏书题跋大多已收录在今出版著述中,而散失在各地图书馆黄裳藏书中的题跋则未能收录,本文将黄裳漏收题跋汇辑一束,并对藏书及题跋详加考释,为来日汇辑黄裳题跋全集提供便利,亦为同好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裳先生藏书甚富,且作有大量藏书题跋,学术价值与文学价值兼备。这些题跋大多收入已结集出版的黄裳著述中,而部分散落在各图书馆中的黄裳旧藏,其上之题跋则未见收录。今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所藏6种古籍中发现的黄裳手书题跋辑为一束,并加考释,辨察诸书之递藏源流,探析黄裳古籍收藏之观念与特色,以期有助于全面认识黄裳藏书及其题跋文字。  相似文献   

3.
题跋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本文在述评各家关于题跋起源时间观点的基础上,以文献学为视角,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题跋的起源进行了讨论,认为题跋起源于先秦。  相似文献   

4.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一部高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今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和《四部丛刊》中发现集外题跋六则,爰为补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珍藏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为依据,以“黄丕烈题跋”为讨论范围,旨在对黄丕烈是书题跋进行梳理,搞清楚《穆天子传》所载黄丕烈题跋情况,还其题跋旧貌,为学界提供完整文献。  相似文献   

6.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一部高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今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和《四部丛刊》中发现集外题跋六则,爰为补辑。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是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的南宋禅画《潇湘卧游图》中的全部题跋。目前,该画上现仍留存9条南宋人的题跋,5条明清人的题跋,另有1条南宋人的题跋散佚,但载于《石渠宝笈初编》。题跋保留的完整性,留下了丰富的资料。经由9条南宋人的题跋,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南宋时自上而下的修禅风气,非但使士人居士与禅师之间相互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还使士人之间多有结社交游。第二,《潇湘卧游图》中的禅意,使南宋居士们阐发无穷,显示出深厚的禅学素养。第三,题跋中的南宋士人,并非交游圈中的画家或收藏者,而是围绕着禅社而结交的社友,对禅意的探究多过对画意的欣赏。自明代之后的题跋,则如今天常见的样貌,主要围绕鉴定、鉴藏展开论述。各种语境的题跋,生动地呈现出了不同时代和身份的士人之兴致所在。  相似文献   

8.
杨之峰 《图书馆学刊》2011,33(1):119-121
绥中吴氏藏书题跋是现代学者吴晓铃为自己所藏古籍而写的题跋。从记藏书经过、记校勘时间和所用底本、记研究考证情况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反映出迥然不同于古代藏书题跋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是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的南宋禅画《潇湘卧游图》中的全部题跋。目前,该画上现仍留存9条南宋人的题跋,5条明清人的题跋,另有1条南宋人的题跋散佚,但载于《石渠宝笈初编》。题跋保留的完整性,留下了丰富的资料。经由9条南宋人的题跋,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南宋时自上而下的修禅风气,非但使士人居士与禅师之间相互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还使士人之间多有结社交游。第二,《潇湘卧游图》中的禅意,使南宋居士们阐发无穷,显示出深厚的禅学素养。第三,题跋中的南宋士人,并非交游圈中的画家或收藏者,而是围绕着禅社而结交的社友,对禅意的探究多过对画意的欣赏。自明代之后的题跋,则如今天常见的样貌,主要围绕鉴定、鉴藏展开论述。各种语境的题跋,生动地呈现出了不同时代和身份的士人之兴致所在。  相似文献   

10.
欧阳健认为甲戌本《石头记》与所附刘铨福、濮氏兄弟题跋皆为胡适先生伪作,并进一步质疑了甲戌本的真实性。刘铨福题跋中提及的“李伯盂郎中”,实为安徽宣城人李之郇,与翁同龢家族关系密切。笔者以李之郇的生平为切入点,结合大量材料进行考证,认为刘铨福题跋并非伪作,并推断甲戌本《石头记》刘氏五条题跋可能的撰写顺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胡玉缙先生遗书,辑录未收题跋九篇。又《上海图书馆藏善本题跋真迹》收录胡玉缙先生题跋两篇,其中《靖康稗史》跋一篇巳收入王欣夫先生编刊《许庼学林》,在此仅收录未刊《何子清先生遗文》跋一篇。此外,《许庼学林》书前附《吴县胡先生传》,文字有删裁,本文据欣夫先生原稿加以补全,附刊于此。  相似文献   

12.
在观赏中国画时,常常感到一些作品不够完美或美中不足,即画幅上的题字与印章不加考究。如有的画与题不符或题文不雅缺诗意;有的题字书法水平低下;有的则是印文不当或钤盖部位不妥,这一切都以宾损主,有损于画面的总体效果,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近日喜读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书画题跋必备》一书,颇感对当下研习书画的读者,很有学习和参考之用。该书论述了书画题跋方面的多项知识,包括作品标题引首、画家自题和观者题跋格式、题跋的书体与印章,书画纪时方法、书画常用称谓、室名斋号、题画诗精选、常用画题等,从中窥见前人对一幅作品诗、书、画、印的完美追求。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画,它自成体系,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现形式及手法,由此而形成独特的风貌。作为中国画,它的显著艺术特征是画、诗、书、印四者的结合,既有形象又有意境的综合性艺术,犹如一部无声的四重奏。除画之外,题跋与印章缺之不可、不美亦不妥。题跋和印章两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的,我们的先辈前贤在这些方面积累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令人学习继承。题跋,写在画面上首的文字称“题”,书于后者曰“跋”。书画作品上的署名题款也称“款识”或称“题记”、“题面”、“题字”,题跋是画面重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9种。在这些珍籍中,名家亲笔题跋是其特色之一。论文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四种未刊题跋为例进行研究,希能为题跋释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所撰《绛云楼题跋》不同于一般藏书家题跋,是研究钱谦益及明代后期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有助于考察清初的版本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琼 《图书馆界》2014,(1):22-26
梁启超是著名学者、藏书家,其所书藏书题跋数量可观,题跋内容包括述藏书由来、叙藏弆之源流、品评藏书内容等方面.其题跋读书所题,不拘一格,能够补充史料不足,也体现了梁启超鲜明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博物院藏《〈张雨自书诗册〉题跋》是书法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这件作品汇集了元明清众多题跋,这些题跋反映了《张雨自书诗册》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到清代乾隆己未(1739年)将近四百年的时间跨度中,经历了由文人书斋到皇室庋藏的过程。这件作品的题跋者具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以杨维桢、袁华、陈彦廉等为代表的元明之际吴中士人群体,二是以陈从道、袁泰、项元汴等为代表的明清鉴藏家群体。本文以题跋文本为中心,梳理、考释《张雨自书诗册》在元明清文人交游雅集网络中的流转递藏状况,并借以讨论元明之际吴中士人以书画藏品为媒介,借助诗文唱和、雅集宴饮、鉴古题识等形式在交游网络中传递共同的处世心态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天津图书馆所藏200余部后人撰写的古籍题跋进行逐一甄别,从中选录9部古籍题跋.所题之书具为善本.因本文所录诸条题跋多是首次发表,对鉴定古籍善本多有助益,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裳先生谈古书的文字,大略可分为两类, 一是由《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等组成的系列,谈书及书林掌故,是书卷气浓厚的随笔;另一是由《前尘梦影新录》以及《来燕榭书跋》等构成的题跋系列,此乃中国传统藏书题跋的余波,因受体裁的限制,题跋往往文字简洁,在版本形态记述方面多有专门术语,然在叙说中,亦时能见动心的妙笔。黄先生的新书《梦雨斋读书记》,收录的绝大多数是题跋,另有《书缘》《天一阁被劫书目》及其“前记”,共81  相似文献   

19.
秦更年是近代史上重要但未引起学界足够关注的藏书家和金石、目录学家,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数十种经秦氏批点的善本古籍。本文利用南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优势,结合《婴闇题跋》等文献,在介绍秦更年的生平、题跋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对其题跋内容作了梳理和探析。  相似文献   

20.
翟艳芳 《图书馆学刊》2014,(11):104-107
明朝遗民文人顾苓在明亡后隐居苏州塔影园,其著述所存不多,且多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大连图书馆藏《塔影园集》抄本二种:一为陈乾题跋本,一为章钰题跋本,这两种版本的《塔影园集》均不见于各家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