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俊明 《兰台世界》2014,(5):118-119
在举世闻名的东岳泰山上傲然挺立着一座“泰山书院”,这座书院就是有宋代大儒孙复主办的。孙复在历经多次仕途宦海沉浮以后,抱着著书立说,教化后人的宽广胸怀,离开家乡,踏进鲁迪,登上泰山,创办泰山书院,专心讲学。  相似文献   

2.
在举世闻名的东岳泰山上傲然挺立着一座"泰山书院",这座书院就是有宋代大儒孙复主办的。孙复在历经多次仕途宦海沉浮以后,抱着著书立说,教化后人的宽广胸怀,离开家乡,踏进鲁迪,登上泰山,创办泰山书院,专心讲学。  相似文献   

3.
蔡志荣 《兰台世界》2016,(24):149-151
书院作为地方重要教育机构,除了教育功能,还有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忽视。书院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开展教化活动,书院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反思对当前地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宋代文化昌盛,社会阅读风气浓厚。宋代书院文人聚集,研讨学问、自由讲学,是古代阅读高地。文章以阅读史研究视角,对宋代文人群体阅读背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实践进行研究,探究书院文人阅读与谱系传承的关联,旨在勾勒宋代社会阅读一隅。通过审视书院知识传承与文化延续过程中的阅读遗产,探讨对当代文化自信背景下阅读交互与再造的启思践行。  相似文献   

5.
书院与书有着一种血缘亲情,它既是雕版印刷尤其是活字印刷技术发明推广的产物,又是中国土人围绕着书开展教学接受、学术研究等活动的重要的文化组织。自唐代以来,历经千余年发展,书院藏书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现藏书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四大支柱。近年笔者因得主持《中国书院史资料》编纂之便,收集了部分有价值的史料,兹将宋代部分整理成文,祈请专家指正。宋代是中国书院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印刷技术出规划时代革新的时期,因而书院的藏书事业继承唐代之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繁荣昌盛之势。首先…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术研究、授徒讲学以及时事议论的专业机构,书院对整个封建社会教育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宋代书院教育的互动特质,并且仔细分析了宋代书院的基本特征,对互动特质在宋代书院中的呈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理学形成于北宋、兴盛在南宋,书院是宋代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模式,是理学者寄予发展理学的传播媒介,研究理学的发展与书院的关系,可了解宋代理学兴衰鼎盛,亦可明了书院在宋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何进川 《兰台世界》2014,(5):130-131
张拭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拭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拭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张栻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栻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栻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  相似文献   

10.
书院刻书与藏书自宋代开始,以下是本文对宋元书院刻书及藏书的初步探讨: 一宋元书院刻书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雕板印刷术在宋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刻书的三大系统已经形成,在民间也比较普及流行,可以说,印刷术的发展,是促进书院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书院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学者讲学、生徒学习都离不开书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许多书院在讲学之余刻过不少书,书院成为封建社会刻书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宋代书院藏书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图书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宋代书院藏书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异同,重点分析了它们不同的社会作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宋代书院为研究对象,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三大方面对宋代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全面和客观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代教育管理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靳颖 《兰台世界》2017,(6):115-117
宋代书院是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德育是宋代书院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指出宋代书院兼具官学和私学的双重性质,是实现稳固政权",求圣人之道",修身之道等多元化目标发展的结果。宋代书院形成了独特的德育实践方式,即建立学规,明确德育宗旨和目标;利用会讲传授精义,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和传播;基于德行考核的奖励和惩罚,规范个人道德行为;利用已故贤人祭祀,彰显榜样示范性。  相似文献   

14.
吴海 《声屏世界》2007,(5):43-43
江西奉新的华林书院在宋代是全国闻名的书院之一,与当时的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南四大书院。三集广播连续剧《华林的钟声》描述的就是宋代华林书院的创办者胡仲尧因开办女学引起轩然大波的动人故事。历史原本就是一部巨大的教科书,它蕴蓄着无所不包的丰富内涵,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15.
陈心蓉 《兰台世界》2007,(24):52-53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浙江书院概况,以及宋代迁都临安大背景下,浙江书院的发展状况.指出宋代迁都所造成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促成了南宋时期浙江书院达到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12日,山东省文化厅出台《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文件要求,在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实施“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强化以文化人的功能。文件指出:在设施布局方面,要设置统一标牌、国学讲堂、国学经典阅览室(阅览区)、文化体验室(活动区)等;在活动内容方面,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  相似文献   

17.
吕祖谦是宋代著名学者,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同时吕祖谦还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丽泽书院的创办者和主讲人。吕祖谦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著作颇丰,其创立的"婺学"学派,在当时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官私兼办的书院刻书——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唐宋以来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教育基地。它在我国文化史、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在设坛讲学、著书立说、修身养性、学术研究的同时,编辑出版图书也是书院一项较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然而在以往研究书院的论著中,对其刻书活动的分析大多较为粗略,故从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角度设此专题加以论述,以就正于方家。一、书院的性质及其演变书院是一种程度明显高于蒙学(包括义学、学馆、家塾),而未列入国家学制的文化教育机构。就其主体而言,书院基本属于私学,然而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与各级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现不少官办书院。  相似文献   

19.
朱荣 《兰台世界》2020,(4):122-125
东林书院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书院,而是一个中心,它与邻近的书院相互扶持,往来讲学密切,在内部组织基础的推动与外部无善无恶说的刺激之下,东林书院以讲会这一途径向外辐射,宣传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从而逐渐形成书院网络,东林书院也借此得以声名远播。同时书院网络群通过讲学问、习学问的方式,其产生的教化功用也由一乡而一国后及天下。  相似文献   

20.
宋代书院注重学术自由交流,实行"门户开放",提倡自由开放的讲学风格。同时,书院还特别注重培养教师素质及情深意笃的师生关系。宋代书院的办学理念,对于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