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光建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其翻译作品无论是在翻译数量上,还是翻译质量上都堪称一流,与严复、林纾被翻译界称为民国翻译三巨子。  相似文献   

2.
赵一蕊 《兰台世界》2015,(6):104-105
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中国翻译文学的翻译。他的翻译为近代中国观察世界打来了一扇窗,使得国人通过国外文学名著来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在翻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郑振铎接触文学翻译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郑振铎坚持文学绝对能够翻译的理念,积极翻译国外著名文学作品,介绍国外著名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4.
严复的翻译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生态环境,成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的第一人,对当时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翻译界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严复认为,只有在取舍之后才能"达旨",他的翻译正体现一个翻译工作者所应有的"天地立心,民生立命"普世思想。  相似文献   

5.
严复的翻译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生态环境,成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的第一人,对当时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翻译界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严复认为,只有在取舍之后才能"达旨",他的翻译正体现一个翻译工作者所应有的"天地立心,民生立命"普世思想。  相似文献   

6.
与严复、林纾并称"民国翻译三巨子"的伍光建无论翻译作品的数量还是翻译的质量都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上首屈一指。本文对伍光建本人以及翻译作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伍光建先生翻译作品的方法、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女翻译家杨必堪称艺术派翻译的典范。她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及对原文"神似"的传达,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她的译文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其提倡的"信、达、雅"的翻译观,影响深远。本文系统介绍严复的翻译思想,并对其有时代意义的翻译之路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享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严复的《天演论》的翻译出版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所遵循的"信达雅"和择善而译的翻译原则,推动了中国译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洋务运动及其历史和文化地位没能得到客观公正评价.特别是对其开窗启智的翻译出版活动,在中国近代史、文化史、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是认知不足.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出版活动上承教会出版阶段,下启民营出版阶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出版人才,并为近代出版创规立制,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版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了清末明初中国历史大变局的一些至关重要的节点,分析了在风云变幻的清末民初年间,是什么社会、历史的契机和影响使不识外文、堪称古文名家的林纾成就一代西方文学翻译大家,以180余部翻译作品启迪民智。  相似文献   

12.
李健 《云南档案》2014,(5):17-18
<正>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林纾不晓外文,却曾依靠他人口述,以流畅优美的译笔翻译外国作品二百多部,成为中国近代名重一时的大翻译家,中国正式的文学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堪称一代翻译奇才。口译笔书造就翻译奇才林纾自幼嗜书如命,5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8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了清末明初中国历史大变局的一些至关重要的节点,分析了在风云变幻的清末民初年间,是什么社会、历史的契机和影响使不识外文、堪称古文名家的林纾成就一代西方文学翻译大家,以180余部翻译作品启迪民智。  相似文献   

14.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近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历史环境,考察论证了此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巨大成就,及其对我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焦菊隐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导演艺术家,还是位多产的翻译家,尤其是在外国戏剧翻译方面建树卓著,堪称翻译大师。本文着重归纳焦菊隐先生的翻译成就,并概括其翻译思想,以期对文学翻译或剧本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京师大学堂多元化的翻译教育模式奠定了中国翻译教育的基础,对以后中国的翻译教育及翻译事业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作为近代中国大学的雏形,京师大学堂为以后的翻译教育改革提供了制度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在欧美留学多年,为方便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不断进行翻译实践,并积累了深厚的翻译思想理论。他将哲学与翻译相结合,用哲学立场解释翻译问题,为中国翻译界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其翻译了众多国外的诗歌,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散文诗这一概念的诗人。他的西方文学翻译作品中,诗歌翻译占据绝大部分内容,成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20.
<正>林纾(1852—1924)自幼十分好学,五岁开始读书,勤勉刻苦、自强不息,在16岁前,林纾自购诵读的残烂古书多达三橱。林纾在仕途上辗转十余年,屡受挫折,最终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弃官从文,全力投身于文学和翻译事业,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文,最终成为清末著名的古文学家,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本文主要关注其文学翻译思想,其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涉及英、美、法、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