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移动直播技术的发展,很多政府部门选择网络直播平台来传播政务信息。直播平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使政府干部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更具信任感。从而扩大了政府部门的影响力,开辟了政务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政务与直播领域的结合,一方面建立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塑造了良好形象。本文以期探索政府如何利用移动政务直播,更好地塑造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荣敏  梁山 《兰台世界》2010,(10):49-50
针对目前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共享、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共享、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特别是电子政务和网络政务信息资源质量管理、开发利用、增值服务、价值测度和价值实现等成为学术关注的热点.国外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务信息资源质量、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政策、决策、绩效、创新、影响、技术支持、政府网站评价以及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等方面.我国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增值服务、绩效评估、网站评估、信息内容、信息公开和开发利用等也与政务信息资源质量和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构成包括价值需求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政务信息资源价值需求客体是指政务信息资源本身.政务信息资源价值需求主体是指政务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三类:一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主体影响因素,包括主体自身需求差别、偏好以及地政务信息资源价值识别、利用能力与水平差异等;二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客体影响因素,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表达形式等;三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情境影响因素,包括政务信息资源获取、开发、利用、增值过程中的技术、手段、设备、平台、时空背景等.  相似文献   

6.
2016年年底,我国多城市持续雾霾。在防治雾霾工作中,公开政务信息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新媒体时代,政府政务信息传播出现了新形态和新格局,今日头条"头条号"的推出,4G引爆的微视传播,都为政务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三微一端"的传播范式正在形成。本文以中国气象局在本次雾霾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为例,探析新媒体时代政务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以提升政府政务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政务信息公开中的档案馆角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政府采取透明便捷方式公开其政务信息资源,允许行政相对人通过查阅复制等形式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以实现其指导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目的的过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档案馆的政务信息公开的职责和地位。相对于档案馆传统服务来讲,参与政务信息公开是档案馆一项新的工作,有必要对其角色进行探讨定位,为保证信息公开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政府网站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而信息公开意味着信息已经进入传播的领域,它通过网站这一开放的平台进入社会大众视野。那么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网站的受众如何能够接受、有效获取并利用这些信息,使信息产生扩散性效应,从而使更多的受众理解、认识并支持政府机构的工作,便成为网站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进入传播空间的政务信息主要是由政府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发布的,所以政务信息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就与网站编辑工作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编辑在推动政务信息的传播中起着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元数据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对信息的利用逐渐增多,对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保证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共享信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决定电子政务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为电子政务服务,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是一项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政务网站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它既是政府集成内部信息资源的工作平台,又是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和信息互动门户,是十分重要的政务信息资源应用系统.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政务网站的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据统计,绝大部分的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已建有网站,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有了网上办事窗口,这些网站在转换政府机制,加强与民众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默 《陕西档案》2010,(1):30-31
近年来,汉中市档案局全面开展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以服务社会民众为宗旨,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政务信息查询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针对现行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聚类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划分为:文本预处理、特征项选择、特征项权值计算、聚类实现。基于以上步骤,以我国省级政府网站为研究对象,选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能够正常浏览的29个省级政府网站,对这些网站的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应用聚类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步骤、工具等,为构建整合式、一站式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渠道,而政务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下,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等因素阻碍了跨部门的网络政务协同,制约了电子政务治理理念的实现。文章提出以绩效管理作为推进政府信息协同的驱动力,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从机制层面上,设计政务信息协同的绩效驱动机制,提出“信息股份”的思路以克服跨部门政务协同面临的体制障碍,为推进政务信息协同共享提供制度安排;从方法层面上,设计具有导向作用的绩效指标体系,为推进网络政务协同再造提供方法支持;从工具层面上,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绩效信息系统,以发现政务信息协同共享的制约因素,为推进跨部门的电子政务提供工具保障。  相似文献   

1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众多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的新概念。首先,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将其列入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其次,众多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探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相关内容;第三,部分省市开始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试点工作。上述研究和实践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在我国的应用。然而,如何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在电子政务中的基础设施作用,如何建设目录体系等问题仍是摆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解决资源共享困难的关键途径之一。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内涵、功能等一系列概念性问题,对于目前和将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科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并提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概念定义,阐述了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功能和具体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公开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公开是构建电子政府、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国内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获取与公开存在政府公共模式、企业市场模式和非营利性组织公益模式三种路径。文章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公开多元化路径的理论与现实依据,重点阐述了多元化路径的类型、特点及选择策略,并提出构建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公开多元化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应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挖掘服务潜能,创新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政府信息资源汇集和政务信息查询利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民主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在实行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档案部门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局紧紧围绕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独特的档案资源和技术优势,利用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查档接待窗口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全力推进“阳光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务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热门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引起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商丘市地方政务新媒体为个案,通过对地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制约政务新媒体良性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政府形象塑造、政务信息公开、政务危机公关、舆论引导、网民互动和行政网络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鄢敏 《湖北档案》2005,(5):15-16
政府信息指各级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在其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或负责处置的信息。包含有政务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客观决策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