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插图作为小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书中的文字共同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要任务。在中国近代教育文化转型时期,伴随着新式教科书出版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中的插图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文章从插图样式、图文编排、插图信息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清末时期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梳理考证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版本源流,对教科书文本研究、教科书出版史研究甚至教科书的思想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级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对这三种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及版本情况进行梳理,以期厘清源流,辨别版本。  相似文献   

3.
王卫芬 《编辑之友》2011,(12):127-128
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坚持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使得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完成了从印刷工厂到出版巨子的蜕变,成为晚清以来普及、传播新知新学的文化重阵。在他硕果累累的出版生涯中,主持编著和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是其中一项非常重大的工作。据研究,张元济亲自参与编纂、校订的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4.
谢德新 《兰台世界》2017,(6):108-110
清末,我国教科书近代化正处于启动的关键时期。张元济作为我国近代新式教科书的编辑先驱,在教科书的编辑宗旨、编辑方法、编辑科目、编辑内容方面做出了尝试与努力,对我国教科书的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制度经历萌芽期、"审定制""部编制"三个阶段,中学国文教科书也随之经历了探索、繁荣、沉寂的演变历程。不同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系等特征,也折射出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教育的兴起,需要大量数学教科书。清末学部高度重视数学教科书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章程规范数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使得清末数学教育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为数学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通博物苑诞生于清末,建成之初主要作为新式学校的附属机构而存在,尤其注重科学教育之功能,这不仅与传统的博古收藏不同,也与当下中国主流博物馆宣扬历史文化相异。南通博物苑这种独特的现象发生在清季思想、文化剧烈变动的时代,是西方传教士科学教育实践与中国士大夫教育救国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与清末新式教育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此种类型的博物馆在中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于博物馆这一事物在中国的发生、发展能提供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伟  董杰 《兰台世界》2015,(2):153-154
清末至民国时期,数学教育的兴起需要大量教科书。为追求丰厚利润,各出版社延聘教育名家、数学专业工作者编辑出版了各级各类数学教科书。清末时期以翻译居多,民国以自编为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民国河湟地区新式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阐述了清末该地教育的落后状况,分析了边疆危机和开发西部的背景下,回族军阀主导的新式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晓琼 《今传媒》2012,(4):123-124
世界书局是民国时期上海的一家民营出版发行机构,虽然其真正出版编辑中小学教科书始于1924年,但一举成功,与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成为中国近代教科书出版业的三大巨头。由于世界书局进军教科书出版领域,结束了商务、中华两家垄断的局面,形成了三家激烈的竞争的态势,促使教科书质量显著提升,售价比较低廉,带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世界书局为我国教科书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1.
要深入了解清末民初的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出版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就要从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机遇和发展需要入手。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编教科书,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南洋公学所编的《蒙学课本》。自此以后,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民间出版机构的出现,编写教科书之风日盛,其中尤以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祥地,从清末民初开始,已有百年历史。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初期以印刷为主,至1901年改为股份公司,次年建立编辑所,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业上的一次跃进,也是我国近代出版业上标志性事件。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930年龙门书局在上海成立,1938年更名为龙门联合书局,以出版和引进国外教材、辅导及学生课外读物著称,偏重影印图书的引进和出版。至20世纪30年代,全国60%的书店(书局)在上海,这些书店(书局)集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编印新式中小学教材。上海民营书业的兴起与发展,把“科学”、“民主”思想带进中国,这些都可以追溯为中国民营书业的开篇史。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2011,(5):F0002-F0002
陆费逵(1886年9月17日~1941年7月9日),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1908年秋,进入商务印书馆。1912年1月1日,陆费逵与商务同人沈知方、戴克敦等创立中华书局,提出“用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个口号,与商务印书馆展开长期竞争。中华书局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推行新式教育,出版了《新学制教科书》《新编国民教育教科书》《中华新学制中学教科书》等,既满足了当时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为中华书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作为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综合性出版机构,以其严肃认真的出版人作风,量多面广的出版物规模,精益求精的出版物质量,对我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细说起来,有如下几个大的方面:1、在教科书及教育类图书出版方面。中华书局编写出版的教科书,涉及学科门类广——凡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罗列的几乎所有课程,都编写有相关的教科书;涉及教育层次多——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从师范学校到专科学校,都有教科书供应①;出版印刷数量大——过去全国各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中,有3/10是他们供应的。②这些教科书…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兰台世界》2015,(5):53-54
清末时期新式学堂的产生是"西学东渐"在我国深化发展的结果,是清政府充分借鉴西洋新式教育制度的结果。大量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清政府吸收借鉴英美和日本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在我国开创了免费师范教育体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时期新式学堂的产生是"西学东渐"在我国深化发展的结果,是清政府充分借鉴西洋新式教育制度的结果。大量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清政府吸收借鉴英美和日本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在我国开创了免费师范教育体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出版业兴起于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商务印书馆初为一家印刷工厂,其能“做大做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称雄于出版界,应归功于教科书的出版。商务印书馆董事陈叔通在《回忆商务印书馆》中说:“商务发财主要是靠教科书。”1904年,由张元济组织编制的《最新教科书》陆续出版,成为清末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一、此书既出,其它书局之儿童读本,即渐渐不复流行。二、在白话教科书未提供之前,凡各书局所编之教科书及学部国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我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尽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广阔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社会经济触及社会政治,从人们的思想意识触及社会文化。其中,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教育制度的形成,旧教材的丢弃,新式教科书的产生,正是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视野中审视编辑与出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最能体现我国现代编辑和出版业的精神。张元济抱着“扶助教育为己任,故向书林努力来”的理想来经营商务印书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是我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开端。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主张比如白话文化和现代教育都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式教科书得以实行,1949年以前进过学校的人几乎都读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商务印书馆还荟萃了当时中国顶尖的知识精英,他们整理古籍,翻译西方著作,参与塑造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我们很难估量他们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其影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