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是一个至今未经深入探讨的专题,它不仅是明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讨论明代艺术及其与戏曲之关系时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宁献王朱权与周宪王朱有燉一南一北构筑的诗酒风流,可以说为明代藩王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定下了基调,且影响差不多从明代前期一直贯穿到明末,而周宪王的杂剧创作影响尤巨,这也是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造型与纹饰设计的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以近年经眼的相关实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实例,考订其造型、纹饰以及当日可能的设计构思,然后为之命名,在定名过程中完成纹样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2.
600多年前,曾有一位明代藩王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他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17子宁王朱权。  相似文献   

3.
潞王朱常淓是晚明一位藩王。他曾被时代推上代理小朝廷的位置上,但在政治上没有建树。他拥有4万顷田产,却不安富尊荣,而是锐意向学,数十年如一日,在琴棋书画以及著书刻书方面颇有建树,为明代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上的转折时期。不仅官府刻书甚多,而且私家刻书作坊亦蓬勃兴起,图书逐渐向大众普及。藩王在明王朝宗藩政策的引导下,致力于文化事业。刻书是其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藩府所刻印的书为"藩府本"或"藩本",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罕见的。河南是明代藩王居住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藩王从洪武到崇祯年间,相继刻书百余种,门类庞杂,刻工精细,印制讲究,独具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代皇帝赐书藩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皇帝多次赐书藩王,本文考证了赐书情况,并分析了赐书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1955年,在山西省榆次市苏村发掘了明晋裕王墓,墓主人为第十一代晋王朱求桂。该墓的发现对于认识明末社会政治、厘清晋藩王世系,以及订正《明史》等文献记载中的一些谬误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该墓的材料都没有得到详尽披露。本文在整理出土材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建筑构件、随葬器物等几个方面对该墓进行了简要报道,并对墓志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依据墓志并结合文献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解读朱求桂家世以及朱审烜的命运;其二,以晋裕王为切入点探讨晋藩王对明代礼制的遵循;其三,对晋藩王陵兆域进行梳理,在整理其分布地点与范围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晋藩王陵与同在山西境内的代藩王陵、沈藩王陵兆域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然增多的深层社会原因,探寻明代女教书籍出版对于当时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礼品图录类     
《全国新书目》2013,(7):16-19
《孝经》相传由孔子删定。此书曾是明代前期藩王晋府藏本,经唐辰、季振宜、徐乾学、周叔韬等名家递藏,再入天禄琳琅,经乾隆御览。本书品相精缮,版本珍稀,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入心  顾静 《兰台世界》2014,(10):16-17
本文在从拙政园看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探究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兴盛的原因,从而探讨出从拙政园看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繁荣发展的意义,提升了明代美术艺术的研究价值,促进了园艺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从拙政园看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探究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兴盛的原因,从而探讨出从拙政园看明代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繁荣发展的意义,提升了明代美术艺术的研究价值,促进了园艺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封建经济的一个发展高峰,手工业生产也空前繁荣,在经济、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明代包装设计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其中绘画艺术元素在明代包装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对当前包装设计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室内设计艺术是我国封建社会室内设计的最高峰。本文通过对明代民宅室内设计艺术剖析,找出了明代室内设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邢莉莉 《兰台世界》2014,(12):44-45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家具发展史上,明朝属于家具史上的黄金时期。中国家具艺术到了明代已经进入了鼎盛阶段,明代家具的艺术风格是历朝历代无法比拟的。明代家具图案装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中国古典家具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16.
明代园林艺术是明代封建经济发展、封建文化繁荣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它一方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造园传统,另一方面又在明代特有的封建文化影响下,发展了它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不辱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时代性使命。  相似文献   

17.
黄新然 《文化遗产》2017,(3):149-156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意义非凡.它对佛教植物的刻画,既能体现明代画院对宋代画院风格的继承,又能展示明代宫廷壁画的精湛技法;既能体现自古印度以来就暗含在植物身上的佛教隐喻,又能在遵循佛教仪轨的前提下表现明代宫廷画师的艺术个性.本文运用图像学方法将四种佛教植物分别对比研究,提取它们在佛教艺术中的基本艺术特征,分析法海寺壁画中植物所暗含的隐喻、艺术形象处理的优胜之处,进而理解法海寺壁画中的佛教植物写实、华丽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明代是紫砂壶制造和紫砂壶文化兴盛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紫砂壶艺术名家以其精湛的制造技艺为明代及后世留下了不少紫砂壶珍品,反映了明代紫砂壶艺术于传统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明朝时期园林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成为最能代表中华传统的文化艺术。在经过唐宋时期大气、婉约的设计布局后,明代园林展现出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其空间布局的自然巧妙融合,使明代园林的艺术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明代御用瓷器是明代瓷器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明代御用瓷器厂在规模上远超历代,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开创了青花彩瓷、甜白瓷、斗彩、五彩瓷等新型瓷器品种。明代御用瓷器的烧造盛况空前,为清代及近代瓷器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