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上教版第二册《王冕学画》教学片断师:文中是怎样介绍王冕的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生读文,数句子。)师: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手势表示。生:四句话。师:现在我请这排的小朋友一人一句开小火车读课文,其他人边听边想:这四句话分  相似文献   

2.
袁芳 《小学语文教学》2002,(5):52-52,53
《小壁虎借尾巴》中的第三~五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全过程。其语言生动活泼 ,段落结构相似。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三段文字呢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师 :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标出每句话的句序 ,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生读文 )生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师 :好 ,下面我们来逐句理解。师 (出示句子 )读一读 ,再比较哪句好 ?1.小壁虎爬到小河边。2 .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小河边。生 :两句话都是说小壁虎来到了河边 ,但第二句好一些 ,因为说得具体些。生 :第二句好 ,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远 ,他是从…  相似文献   

3.
教《王冕学画》一文的第二段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了这段课文。①先小声自由读课文,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②指名读通每一句话,并理解句子意思。③在这一段五句话中找一句话来归纳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④理解重点句后发问:“王冕为什么想画荷花?”⑤找出三、四句回答问题后,我不轻易放过,而是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  相似文献   

4.
(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中的第八句。) 师:这句话中的“受益匪浅”是什么意思? 生:受到了很深的教益。 师:对!那么作者受到了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九句,想想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强调了哪一层意思?联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其意的?  相似文献   

5.
《闹花灯》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元宵节夜晚人们闹花灯的欢乐场面 ,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该段共有四句话 ,四句话中第三句又是重点段中的重点句 ,把握好这一句 ,对充分感悟闹花灯的欢乐气氛起关键作用。所以在教学中 ,我这样层层引导 :师 :第三句话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生 (齐说 ) :龙灯。师 :龙灯可神奇、可好看了。谁愿意来读第三句话 ?(学生纷纷举手 )师 :告诉你们 ,这句话我读了好多遍都没能读好 ,现在给你们时间练一练 ,等会儿 ,和我比一比 ,看谁读得好 !(学生自由练…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第一句,发展语言.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菜呢?请同学们读第一句话,用“____”标出菜名.(学生勾划) 2.老师这儿有这五种菜的图片,你能在这些菜名上贴出相应的图片吗?(学生贴图片)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品词析句渗透学法(一)精读第一句话1.课件出示春天插图:(1)仔细观察(板书: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从而理解课文。)(2)哪句话写的是这幅图?(生读第一句话)谁来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练习,品析词语。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出现了几个“才”字? 2.自由读文,体会三个“才”字在句中的意思;思考它们各自强凋了什么。 3.出示练习题,指名填空:  相似文献   

9.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检查 ,导入新课。1 认读上堂课大家提出的未解决的词语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2 接着请大家听两段话 ,看谁会听。(1)暑假到了 ,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2)聪聪背着旅行包 ,戴着太阳镜 ,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这两段话说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 聪聪正高兴着哪!这时 ,爸爸突然问聪聪 :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用手作话筒状放到学生面前请学生当聪聪来回答。)过渡 :你可真聪明 ,聪聪就是这样回答的。打开书本 ,我们一起来看。二、细读课文 ,学查“无字词典”。(一)学习“骄阳似火”部分。1 聪聪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呢?谁…  相似文献   

11.
一、学习《北京》(第三册)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老师把这三句话的顺序变了一下,请大家认真读调整后的三句话,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读略) 生:这样不好,显得有点乱。 师:哪里有点乱? 生:应该先说天安门在哪里,再说广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九义”小语教材第二册13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阅读课文.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这类课文呢 结合本文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先谈《大熊猫》一文的教学构想.一、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板书课题.出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让见过大熊猫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所见的大熊猫2.出示自读方法和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②一句一句地读,把句子读通顺.③一段一段地读,认识自然段的标记.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①朗读课文(读后互评).②讨论:本文有几个自然段?读了本文后你觉得大熊猫怎么样?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我们家的猫》(第1自然段教学)教法(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出示中心句: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提问:“古怪”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相似文献   

14.
排序五步     
“排序”就是将顺序错乱的句子或段落理清顺序 ,是对学生从句到段或段到篇的过渡训练 ,培养学生读、写、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现将“排序”的五步骤总结于下 :一、粗读知大意要求学生将几个句子 (或段 )粗略地读一遍。了解这几句话 (或段 )的大意。如 :谁做什么 ?谁怎么样 ?说了一件什么事 ?介绍了什么……这样使学生能把握住排列时的总的方向。二、细读找顺序学生仔细地读这几句话 (或段 ) ,根据其大意找出这几句话 (或段 )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如事情的发展顺序 ,时间顺序 ,方位顺序等 ,主要是仔细地寻找句子(段 )中一些相关的词语来确…  相似文献   

15.
《千里跃进大别山》(第六册)一课,主要写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强渡汝河的事。其中第八自然段着重记叙了强渡汝河这一夜的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教学这一段,要引导学生按课后要求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弄懂整个自然段的意思。下面是这一段的教学设计。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生:有六句。写了刘邓大军强渡汝河,杀开了一条血路。  相似文献   

16.
白蓉  康庄 《陕西教育》2000,(2):30-30
《南京长江大桥》是小语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重点,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学一、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习第一段。 (1)边读边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第一自然段前提出要求: ①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标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初读,学生表达了初步感受后:师:会读书的人,读一字句能形成一幅幅画面。通过“烧”字,就会仿佛看见侵略者肆意放火烧毁圆明园的痛心场面。读吧。生朗读“1860年10月6日……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师:这段话中有一句写得非常精彩,概括得非常好,是哪一句?生“: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我仿佛看到了浓烟滚滚、大火冲天的惨状。师:(范读,反复引导读“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句)圆明园究竟怎么好?请大家回过头来默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三段主要写了什…  相似文献   

18.
好孩子》一课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 ,同时要突出“读”的训练。一、释题激疑 ,整体感知1 课文里谁是“好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2 范读课文 :听清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老师的读书语气。3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每个字的音。读过以后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4 边读边想 ,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5 检查 :(1 )认读生字卡。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二、品词析句 ,体会情感1 学习第 1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什么意思 ?教学这一自…  相似文献   

19.
【案例1】《司马光砸缸》教学片断:师:请小朋友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读得通顺流利,但都用同一基调读,汇报时也是原文照搬。)师:(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课文中的一个小伙伴,再读读课文前后两句,有什么不同感受。(生1读第一句时笑眯眯的,读第二句时加快了语速、提高了音量。)师:你读第一句时为什么笑眯眯的,读第二句时为什么那么响亮、那么快?生1:因为玩的时候我们是很高兴的,所以读的时候也很高兴;当小朋友掉进大水缸,我很担心、很着急,声音就响亮了。师:你是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小伙伴来体验,才读得那么担忧,那么着急。谁还…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 ;学习生字、词语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省略。)第二课时一、复习1 开火车读词 :老家、奶奶、高兴、新鲜、变化……2 回顾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请学生找出医生说的话 ,学着医生的样子 ,自由练读。2 指名读。 (指导 :①语速稍慢 ,让病人听清 ;②能加上动作更好。)同桌互读。 (一人演小狐狸 ,一人演医生。)3 读医生的话 ,质疑。小狐狸们 ,听了医生的话 ,你有什么问题 ?质疑内容 :什么叫“空气污染过敏症” ?什么叫“新鲜空气” ?为什么吸了新鲜空气就能治好狐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