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2.
2007年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17课列举了“二十一条”五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说,“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内容”。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二十一条’书上怎么只说五条呢?其他十六条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绝大多数称“第五号”或“第五项”,而不称“第五条”。  相似文献   

3.
2007年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17课列举了"二十一条"五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说,"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内容"。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二十一条’书上怎么只说五条呢?其他十六条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绝大多数称"第五号"或"第五项",而不称"第五条"。如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说"‘二十一条’共分五号……第一号四条……第二号七条……第三号两条……第四号一条……第五号七条……日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迫使袁世凯于5月9日接受它的要求。其中仅把原来的第五号内容改为日后另行协商"。可见教材所述"第五条"应该是"二十一条"中的"第五号"或"第五项"。  相似文献   

4.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上册第60页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这样表述的:。是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也享有均等的机会,达到‘利益均沾’。”笔认为,以上表述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1915年日本政府对华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以及有关的中日交涉,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袁世凯时期围绕着“二十一条”要求展开的交涉,其后形成了民国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批不平等条约——“民四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关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要求事件的研究,学术界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本论文试图在2007年前出版的已有的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要求事件之研究状况,作一个系统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中讲到"1914年秋,日本派兵侵入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接着,又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第三条"规定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汉冶萍公司不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93页:“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场”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第107页又说:“19世纪中期,英国……有‘世界工厂’之称。”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应该称为“世界工场”还是“世界工厂”呢?  相似文献   

8.
曹俊 《现代企业教育》2007,(5X):188-189
一战爆发后不久,日本即向中国抛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为了寻求国际舆论的支持,决定私下泄密“二十一条”。通过澳大利亚记者端纳的种种努力,“二十一条”最终曝光于国际舆论界。端纳为日本最终放弃“二十一条”中最为狠毒的第五号条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10.
是源赖朝,不是赖源朝⊙陈家国人教版新编高中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58页注释①说:“12世纪末,日本一个武士集团的首领·赖·源·朝当上了‘征夷大将军’,控制了日本的政权。他把将军的政厅‘幕府’设在镰仓,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镰仓幕府’”(着重号是我所...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49页上说: “旅顺与大连湾成犄角之势,有炮台五十多座,大炮一百多门,原可一战。”前不久,我们接到伊川县第三高级中学二七班一位学生的来信,信中说:《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49页“犄角之势”实应为“掎角之势”,确属笔误,恳改之。现就这个问题,答复如下。“犄角之势”是成语。在古代描写战争的小说中常见,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第3版)时,笔者发现两处错误。一是第88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阐述.应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确切的论述.并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二是第105页第10行.“20时期后半期”应改为“20世纪后半期”。  相似文献   

13.
2000年3月新版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70页写道 :“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 ,就改用‘招抚’的办法 ,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 ,企图控制利用。”1992年11月旧版教材第69页写道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 ,承认义和团合法 ,企图控制利用。”从新旧教材的表述变化可以看出 ,新教材最大的修改就是把“清政府”改为“慈禧太后”。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第二册第六单元后有“常见言句式”介绍,它对学生概括、掌握这五种常见言句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编分条例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在对判断句表示判断的五种形式的介绍中,其中第4条“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一论断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其中“非”表否定判断是正确  相似文献   

15.
编者同志: 你们好! 我在学习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教材第46页有这么一句话:“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这句话中的“左”为什么加引号,而“右”没有加引号呢?请来信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刀大杀人多     
对于大陆政策,人教版的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表述。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8页说:“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征服朝鲜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同样的表述也见于本节“练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是侵略朝鲜。  相似文献   

17.
张彬 《历史学习》2000,(7):23-23
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83页上说:“俄国在为争夺巴尔干同英法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中,遭到失败。”第101页上又说:“1853年,俄国大军入侵土耳其。第二年,英法……就直接派兵参加对俄作战。  相似文献   

18.
戴静 《历史学习》2001,(11):27-27
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在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首次补充了“值百抽五”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实质。那么,“值百抽五”原则究竟是怎样确立的呢?  相似文献   

19.
曹俊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188-189
一战爆发后不久,日本即向中国抛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为了寻求国际舆论的支持,决定私下泄密“二十一条”。通过澳大利亚记者端纳的种种努力,“二十一条”最终曝光于国际舆论界。端纳为日本最终放弃“二十一条”中最为狠毒的第五号条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例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