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美利 《教书育人》2007,(11):61-61
临近毕业,动员学生填好志愿成了班主任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学校召开了由中层领导和我们初四班主任教师参加的动员会.会上,校长宣读了上级的有关指示和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又给我们各班分配了具体"优秀生"的报名任务.最后,校长说:"学生的学习情况,你们班主任最了解、最有数,也最有发言权,反正我是一个也不认识,你们千万不要来征求我的意见,只要你们想办法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就行!"学生在校学习四年了,校长一个也不认得?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想想平日里校长从不踏进教室一步,从不召开学生座谈会,说"一个也不认识"还真是实话.  相似文献   

2.
教育微语     
<正>@卢志文:听课是校长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校长听课不是检查,而是融入;不是指点,而是学习;不是挑错,而是扬正——对迫切希望校长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校长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徐小平: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儿子想做厨师",至今还有人问我:"你的小儿子还想做厨师吗?"我的儿子现在已经不想做厨师了,但他想跳街舞。想到他在街头卖艺的样子,我都要哭;但一想到他跳舞时是如此的快乐,爸爸我心里就也跟着他的脚丫子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3.
“校长不是商人,也不是官人,校长就是校长。”这是全国师德教育先进个人、校长王振中说的一句话。他还说,校长跟着潮流走是一种错位,如果一个校长不能潜下心来搞教研,而是官不官、商不商,就会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4.
我非常赞同“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它使我想起以前的江校长。带学生实习中,杭林根老师和我谈到江校长,他不无幽默地说:有一次我们小声说话讲到了他,他从十米之外赶过来问我们说他什么了,现在做校长了,你跟他大声讲话,他还装作没听到,要你再说一遍,真是“贵人不贵耳”。我比杭老师迟来几年,情况不清楚,就对他的官前官后行为差异保留意见,仍然以敬佩之心看待校长,但是职称评定的事却完全破坏了我对他的好感。他不愿给我上报材料,还埋怨我的同学马劲(我俩同年分配到校,他现在滁州报社做编辑)“你怎么跟胡维德讲话!”。  相似文献   

5.
罗刚淮 《山东教育》2012,(32):14-15
有一次与一位校长朋友聊天,谈起校长职业发展,我让他多动笔写写心得体会,可以促进成长。谁知他大倒苦水,说校长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因为相交日久,我就冒昧让他列出一周来的各项事务,并把所用多长时间也列出来,我帮他做一分析。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相似文献   

6.
吕赟 《山东教育》2011,(Z5):125-126
一朝做了校长,身上立即就有了一股"校长"味:喜欢说教,喜欢说一不二,喜欢下结论,好为人师……而且做校长的时间越长,这股味道就越重。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它不是病在我们的身体上,而是病在我们的心里。长此以往,教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忘记自己是校长。忘记自己是校长,做教师的忠实听众。毋庸置疑,多倾听,校长便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渠道、多方位、多  相似文献   

7.
栾焕俊 《河南教育》2007,(11):13-13
如今,有不少校长感慨:随着学校的发展,校长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校长越来越难当了.更有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每天从踏入校门起,我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总是忙这忙那.早上班晚加班,但静下来想想,我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忙点啥,感觉也不是忙在点子上,但又无法摆脱,真是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8.
开学前,一位教师不无担心地说:不知道今年来的是什么校长。我说:你管他是谁,做自己的工作得了。他说:不一样的,校长直接影响教师的情  相似文献   

9.
理解校长     
周永清 《师道》2006,(6):20-20
朋友是负责做校长培训工作的,许多校长都做过他的学生,觉得他很有水平,对他非常尊重。我羡慕他的工作,既可以做学问,研究管理,又可以引领众多校长的成长。在一次聚餐中,朋友告诉我,他在工作中并不开心,对自己的工作前途感到有些渺茫。我感到惊讶,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朋友说,校长们虽然都很尊重他,但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管理的,却不到十分之一。一些校长在乎的是自己的职务和权力,看重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他的培训的价值很难在这些校长身上得到实现。我想对自己的朋友说:要让校长理解你培训的价值,你得先理解校长。大多数的校长是清…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8,(27)
几年前,曾有一位老校长意味深长地告诉我,做教师,需要耐得住寂寞;当然,他还说,仅有耐性还不够。可惜的是,我最终还是没能耐得住寂寞,中途逃掉了。不过,这反而更使我对那些长期坚守教师岗位,尤其作出一番成绩来的教师心存敬意。缪钦应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开学第一天,我开车进入学校停车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指挥交通,我的车停好后他帮我们打开车门,说:"早上好!"我想他大概是管交通的校工。下午来接孩子,他又特意把孩子带到我的车边,一边给他开车门,一边问:"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他说:"那你们明天还来吧?"孩子说:"还来。"他又对我说:"开车小心。"等他离开了,我问孩子:"他是校工吧?"孩子说:"好像是校长。"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说"与校长的亲密接触",是因为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一般情况下很难有与校长促膝长谈或密切交往的机会。虽然学校规模不大,教职工不多。可能是校长工作繁忙,无暇与教职工沟通交流,也可能是不愿或不屑。当然,也有可能是教职工对校长敬而远之,"幸运"的是,我就有了一次与校长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3.
首先似乎要问"校长是什么",可是,若首先讨论一下"校长不是什么",也有利于弄清楚"校长是什么"的问题.这里,我们就首先说校长不是什么,说校长不是官.当然,校长也不是商人,不是经理,不是厂长,……  相似文献   

14.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伤害学生与语文的纯洁感情》《(语文建设》2013.10)。我在这篇文章里批评了一些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文的现象。之后,我又跟一些教师说到过这样的现象,也由此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背作文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早已不是个案。有位校长,他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一所所谓的好学校就读,有一天他也终于对我说,他发现老师让他的孩子背作文,孩子背不下就哭。他不许孩子背,但孩子不干,因为不敢。校长说他很无语。我倒是有话要说。说真的,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我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背作文的现象。一方面,我为自己孤陋  相似文献   

15.
Z校长的习惯     
正去年秋天,我们学校迎来了一位新校长——Z校长。Z校长中等个头,目光犀利,喜欢穿休闲服和运动鞋,走路风风火火。第一天见面,大家对他的评价是:看样子,Z校长一定是一个随和、干练、稳重的人。接触时间久了,老师们发现,Z校长务实、包容、大度、赏罚分明,而他的几个好习惯更是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爱读书勤写作的习惯Z校长喜欢读书,他自己常说: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必须读书的习惯,无论是睡觉前、午饭后或是空闲时间,不看点书,就感觉像少点什么似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办  相似文献   

16.
首先似乎要问"校长是什么",可是,若首先讨论一下"校长不是什么",也有利于弄清楚"校长是什么"的问题。这里,我们就首先说校长不是什么,说校长不是官。当然,校长也不是商人,不是经理,不是厂长,……  相似文献   

17.
开心学校     
欢乐镇有一座开心学校。今天又转来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学习差,转学多次,没有自信心。“开心学校?”他们一看校名就都叹息道,“什么开心不开心的?还不是一样……”话还没说完,值周老师出现了,发给他们每人一个卷卷棒棒糖。这一下,这些学生都愣住了。接着出现的是校长大人,他笑眯眯地说:“我是红鼻头校长。欢迎同学们!”大家  相似文献   

18.
提出"心中没有校长"的观点,恐怕会招来很多人的"围观"和非议。大家难免会说,连校长都不放在眼里,更不置于心中,还能搞好工作?还能得到校长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还能得到一些诸如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想想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一个教师的成长是不能离开校长的。正因为校长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仇忠海小传:他以人格魅力见长,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海哥";他以教育家的敏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培养人文精神";他本人也是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校长,到偏远农村学校参观,发现学校竟然没有像样的厕所时,他立即拍板:我们来出这个钱。他赞助七宝中学的贫困孩子,从高一到高三,学生考上研究生、参加工作,两家也走成了朋友。他善于学习,从国外的课程设置,到国内的办学思路,他都能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理念之中。他说,做校长,除了用心用力外,还要有一点悟性和慧根。他是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仇忠海——上海市特级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聘教授,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模。自1994年以来,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佳"我心目中的好校长"等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荣誉称号60多项。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  相似文献   

20.
校长大部分是从副校长或学校中层干部中提拔的,也有部分是从教师中直接选拔的,初任校长,完成角色转变,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我是一个从副校长走过来的校长,对此有一些感触。一、校长要做杂家型的专家校长负责全局工作,需要考虑学校的方方面面,但以前往往只分管过某一方面或做过某几方面的工作,对其他方面不熟悉,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重视熟悉的工作,而忽视其他工作。这就需要校长在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上,多听取分管校长和其他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决策。校长应该对各方面的工作都心中有数,学校工作如果只懂点皮毛,是很难有权威的。校长应该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